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76 桅子豉汤方药解析(2)

七六、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切)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分析一下方剂,很简单,就两味药:栀子十四个、香豉四合。

十四个栀子,有人称量过,大概是10克到15克。

一升等于十合,汉代一升相当于200毫升,一合就是20毫升,也有人称量过,四合的香豉大概是80克到100克。

所以可以估量出比例,豆豉的用量是栀子的四倍。豆豉四,栀子一,或者三倍的量,按这样的比例用。

香豉也有叫淡豆豉,是黄豆泡制而成。泡制的过程比较复杂:把青蒿和桑叶煮水,用这个煮过的水泡大豆,等大豆把青蒿和桑叶的药水吸的差不多了;再蒸,蒸熟之后;用煮过的青蒿和桑叶渣闷着蒸熟的大豆,让其发酵,闷半个月左右,闻见有香味就算完成。具备芳香味道的药物,一般都有开散之效,更何况还加了桑叶和青蒿。桑叶和青蒿本来就有开散之力,都善入肝。桑叶解表的力量更强,清肝热青蒿更强,所以前辈医家称香豉有入肝的功能就是这个原因。大豆本身不能入肝,但是桑叶和青蒿都能入肝;大豆本身也不能清热,但是青蒿和桑叶能清热、散热,又因为经过发酵,芳香、宣散能力就更强。

说到发酵,用粮食发酵,就有了酒精,酒精有活血行气的功效,所以凡是发酵过的东西入药,都有一些宣散、通活的功效。

栀子又称山栀子,用果实入药,颜色黄中带红。古人经常用来当染料,用来染布。其性寒凉,有宣散之性。本身就是一个散热、宣热的药,又加上香豉,宣散、散热的力量就更强。香豉宣散的力量大于栀子,栀子清热的力量、寒凉性大于香豉。因为香豉的基本原料就是黄豆,黄豆本身没有清热之性,之所以有凉性,是因为加了青蒿和桑叶,所以栀子和香豉都有宣散和清热的功效,只不过各有擅长。因为大豆属于谷物,五谷入脾,所以香豉能够行脾、散脾,当然是跟热证相关。还有人在泡制香豉的时候,加上黑豆,那就不光能入脾芳香化散,黑豆能入肾,所以加了黑豆的淡豆豉,也能散肾中的热。

方后讲到“得吐者,止后服。”字面意思就是喝完栀子豉汤,患者吐了,吐了就好了,不用再接着吃药,为什么?因为吐的动作,说明郁结散开了。这里补充一下:并不是一定会吐,不吐也能好。也不是说栀子豉汤是催吐剂,栀子豉汤不是催吐剂,并不是因为吐从而打开了郁热。吐法可以治痰、湿、水饮,但吐法一般不能治热,之所以吐是因为郁结打开之后,人体自动的排邪反应,有点类似于吃了小柴胡汤之后,人体自身出汗病解,并不是小柴胡是发汗剂,而是人体正气恢复之后,把剩下的余邪给排掉的一种反应。

方后既然提到“得吐者,止后服。”在条文中还提到“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一开始就吐,肯定得治到不吐才算好。所以读书的时候要灵活的思维,要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因为只要理解了原因,就可以举一反三,就可以推演。

再补充一点不太重要的知识,条文中香豉四合用绵裹,现在其实没那么麻烦。裹起来没有更多的意思,就是防止煮烂。因为豆豉是经过泡、蒸、发酵,再煮就很容易烂。煮烂了也不会影响药效,只不过会黏黏糊糊,现在都有滤网,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不像旋覆花,旋覆花之所以绵裹,是因为有极少数人吃了旋覆花的碎渣,会刺激嗓子不舒服,淡豆豉没有这种情况,只是防止煮成糊。

“绵裹”的绵到底是什么绵,其实不重要。如果这两个字是出自《伤寒论》原文,祖师爷写的,那肯定不是棉布。因为那个时代还不用棉花来织布,宋朝才开始大规模的种棉花、织布,唐朝时期棉花是当观赏花卉用的,这些当闲暇知识了解一下即可。

已经知道栀子豉汤的功效、方解,主要用来宣散郁热,这是咱们经方一脉治疗热邪郁滞的最常用方。条文七六到八二之外,还有很多个关于栀子的方剂,咱们会收集过来一起讲。学习《伤寒论》一定要对比和研究条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方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症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条文之间的联系和呼应,一定要花很大精力在这块,这样才能体会祖师爷字面之外的意思。

在整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很少出现像栀子豉汤或五苓散这样连续的条文都在讲同一类的疾病,或者是某味药,这样的书写方式很少。其实也是祖师爷间接的告诉咱们要用这种方式去学习、去理解《伤寒论》条文。他不可能给咱们一一展开,只能给咱们做一个示范,让咱们自己去思考整理。那个时代写字费劲,得写在竹片上,即便是后来造纸术普及了,纸也是很贵的东西,承载学问的,所以古人上厕所是不用纸的。穷人是因为贵,富人是因为纸是圣人治之学的载体,肯定不能用来方便。《伤寒论》中把上厕所叫更衣,更衣完毕用竹片刮,现在听起来挺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