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77~78 桅子豉汤

七七、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七八、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条文七七。胸中烦、热、憋闷、痛是栀子豉汤的主症。道理前节讲了,栀子豉证是局部的郁热结于胸中、胸隔,并非是全身弥漫的大热,热势往往也没那么强,所以从条文七六到条文八一,都看不到有口渴的症状。郁热结的轻会胸闷气短、胸中滞;结的重就心疼,心中结痛。热郁的越来越多,有可能会发热,但一般栀子豉汤证发烧的情况少,更多见的是患者自身觉得很热,但体温并不高,所以看到这个症状的时候,考虑一下是不是栀子豉汤证。

因为是虚热,所以表现在脉就不一定是实象,有可能是虚像,也有可能是实象的脉。

表现在舌象,因为是郁热,所以会显出郁热的规律性舌象,比如舌尖红或舌边红,或者是舌头上密密麻麻分布了很多红色小点,这都是郁象,所以栀子豉汤证出现这种舌象的机率较高,而出现整个舌头全都发红的情况概率较低。较低的概率并不是没有,当热越郁越多的时候,有可能会把整个舌头都烤红。

条文七八就是说的这种热越郁越多的情况。“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此处的“身热不去”可能是发烧,也可能是患者自身的一种热感,一量体温并不发烧。“心中结痛”热郁的越来越严重。再看条文的语境“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前面的医生判断是热证,可能还有大便干燥,所以用了下法,但是下法之后,显然这个热没能给清干净,仍然有身热不退。那么书中的意思,可能有两种,第一种是用下法错了,不是承气汤证。第二种可能是原先是承气汤证,用了承气汤法,阳明腑道的热被清掉了,但是胸隔之间还有一些郁热没散干净,所以用栀子豉汤来收尾。阳明证,不管是承气汤证还是白虎汤证,热势很剩,所以表现为一种全身的热,而不是像栀子豉汤的局部的热。辨各种邪的时候,一定要看是局部还是全身;是就一种邪气还是几种邪气相互掺杂;有没有掺杂虚证。自然是情况越复杂,这个病就越难治。

前条说临床中较少见到单纯的栀子豉汤证,这个方更多是用来阶段性的、承上启下的处理这点郁热。当前郁热是主要问题用栀子豉汤处理,然后再处理其他问题。这也涉及到医生的个人习惯,有的医生愿意用合方处理,把几个问题同时顾及到;而有的医生认为,同时顾及的越多,药力越分散,效果会降低。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不都是绝对性原则。在临床中,遇见复合病机,有多个问题、多个虚实之证相互夹杂,不同的病位各有虚实,一大堆问题,要先处理哪个?后处理哪个?其实这种情况才是临床中医最常见的问题。那些简单的问题也不找中医治,尤其不会找民间中医治。民间中医要是没有两把硬刷子,就没法生存。

不同的学术流派,给出了不同的治疗次序和方法。在本节,借着条文简单,重温一下治疗次序这个问题。

六经分三阳和三阴,三阳相对在表,为轻证;三阴相对在里。用一个比喻来说容易理解,三阴是人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三阳是人体运用财富、消耗财富的能力。这个比喻虽然不是很精确,但足够去阐述这个概念:当人体的创造力,就是生成气血的能力,藏腑的基础功能尚未受到严重损伤的时候,先恢复其功能,会有利于他的损伤修复,所以三阳重证和三阴轻证同时出现的时候,可以先治三阳的重证。前辈医家用标本缓急来解释这个问题,只是这个词不好理解。三阳有一个新的毛病,很严重;三阴有点问题,但不是很严重,(有点虚,虚的不严重。)治起来,三阴病一时治不好,而三阳证再重也是新病,能快速治好,所以先治好能快速解决的问题,否则迟则生变,因为三阴已经开始虚弱了,三阳的邪再传进来就会变的更麻烦,这就是先治标,后治本。

如果三阳有一个轻证,三阴也有轻证,怎么办?还是先治三阳,因为三阳的毛病可以快速解决掉。

三阴有一个重症,三阳也有一个重症,这种情况是会要命的。临床中很多因为一次感冒,就染上一个大病,或者感冒把命给弄没了,都是这种情况。没有必胜之法,只有跟阎王爷抢人的机会。民间中医遇见这种情况,如果担不起责任,就会建议送医院。开出对症的方子,能不能把命救过来,这事看气数。言外之意就是方子对症也不一定能把人救过来,就像晚清末年,康熙再来也没用。

接着说,三阴有一个重证,三阳有轻证。三阴是人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通过消化吸收饮食转为自身的气血、通过睡眠充实五藏,这个基本的核心功能如果还在,人就能活,而三阴重证破坏的就是这个功能,所以此时要先治三阴重证,回过头来再处理三阳证。

比如今天的一个病人,是第三次复诊。多重复合病机虚实夹杂,多个病位有问题,不可能用单一的方法,短时间内让他明显的提升改善。这个案例详细的治法、诊法,以后挑一节细讲,帮大家提升临床分析的能力。在此只说三阳证和三阴证之间的矛盾,先治哪个、后治哪个。

三阳证颈部不适,颈椎病,所以经常头晕,就是《伤寒论》上说的头项强。

还有少阳证的种种规律,口干、口苦、头晕。

类似阳明证的症状,三五天才能大便一回。

明显的三阴问题,比如手足凉、不渴、少饮、尿黄、心烦、失眠。

这样貌似太阳、阳明、少阳、三阴的症状都有,显然不能用大柴胡汤;也不能一开始就治头项强,因为在里三阴有严重的问题,三阴如果养不足,三阳这些趋于表、趋于外的这些功能就没法恢复。

补充一下脉象和舌象,提供给愿意思考的听友先分析一下。

肝脉和肺脉实象。肝脉是一种滑而带紧的象,肺脉是滑大散的象。心脉和脾脉极度虚弱。心脉沉弱无力偏细,脾脉沉弱无力偏散。两尺脉极虚,虚到不仔细诊都摸不到。

舌质肥厚,颜色淡。舌质中间厚,两边薄。舌头的中前段有很深的裂纹。

其他的症状信息补充:胃口不好;经常觉得脚趾发凉;心烦;脐上部按着发硬,但是硬的部位能游动,并不是固定的位置;经常觉得胃脘部又无力又虚、又闷又胀,还偶尔会出现胃中烧热;睡眠很差,非常容易醒,睡眠时间也短,不过入睡没大问题。

这个医案大家先想一想,等栀子豉汤条文讲完,把这个案例总结讲一下。

再继续,如果三阴、三阳都有轻证,先治哪个或者后治哪个?可随意,但一般的习惯都是先治三阳,再治三阴。因为三阴病恢复的慢,三阳恢复的快。但如果三阳的症状是因为三阴不足以支持三阳,是因为里虚造成的表功能不足,那还得先巩固三阴,否则三阳的症状属于吃了药就见轻,停药一段时间就复发,像这种情况时不时就能看到。

吃药就减轻,一不吃药就复发,这种情况一般都被称为亚健康。亚健康是养大病的阶段,因为若干年后,就会变成三阴重证,根本不可能快速的把这些病给解决掉。这便取决于患者对这个医生有多大的信心和耐心。如果信心和耐心不足,这种病就再也治不好。不论找什么医生治,都不可能快速治好。因为正气还算够用的时候,通过消耗正气把邪气给攻掉,这叫正治,可是当正气虚到不足以支应战争的时候,还要强行开战,这就会使得正气更加虚弱,以后想要修复三阳的功能更加困难。演变成三阴有个重证,三阳有个轻证,轻证永远治不好,这个重证也很难治。所以当三阴之里有重证,而三阳有轻证的时候,一般选择先治三阴,先治里,让他生成制造气血的能力先恢复点。而里虚证,就是藏腑制造气血这个功能,能多顺利的恢复,完全因人而异,有的人就非常难以恢复,有的人恢复的却非常快,所以咱们中医才会说,中医治的是人,不是单纯的治病。

其实说了这么多先治哪、后治哪,只需要把握几个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如果没有严重的气血虚弱,形成一个瓶颈,使得想攻邪却无力,那就先攻邪,不论是三阴的邪还是三阳的邪。如果气血已经虚弱到不足以把邪气给清理掉,那只得先治三阴的虚证,并且不可能一个回合就把虚补起来,因为还有很强的邪气,会不断的损夺正气。

第二个原则,不要把一个简单的毛病,让他日久变成复杂的毛病,或轻或重,是新的毛病,就先把他处理掉,省的传变入里。

第三个原则,真到要命的时候,先治要命的病,哪怕因为治要命的病,会造成以后后续治疗很麻烦,那也得先保命。

看这三个原则,不但可以治病,不论是治家、还是治企业都是这样的原则。所以中医是和天地自然规律相通的。平时学医遇见盲点、困难,多想想天地自然规律、社会人文规律,经常会令人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