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案例来学习各派思维要诀 1

这一节详细讲解一个医案,通过这个医案,试着把这一年半以来讲的知识点加以融汇,演示脉色症三参求证的思维套路、各流派其不同的特点和要诀。

平时阅读医案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以什么样的目的和方法去阅读医案,会有截然不同的收获。

比如搜索医案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某个特定病的高效率治疗方法,这是想学习方药或者方证,学习重点是方证对应。哪些症状规律遵循哪一经的发病规律,哪个方子与之对应,这就是方证。

如果阅读案例是想完善自己的理法框架、治法、诊法。这种阅读则需要做更深、更多的思考,因为医案的记录经常非常粗糙、简单。医案不可能详细的记录望闻问切四诊信息,因为医案记录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下次病人复诊,便于医生想起他的病情,方便后续治疗。所以无论谁记医案,都是只抓住几个重要环节,能提醒自己记住即可,不可能记录的很详尽。这造成了一个结果:想通过医案直接鲜明的提高自己的临床诊断能力就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在医案中最难掌握的就是诊断的技术;最容易学习的就是方药的运用、治法。医案不可能写理论。

除了这些麻烦之外,医案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谁也不可能把那些需要长期治疗的医案,写好几页甚至半本来供人学习。大多数医案都是简单明快,几次甚至一次治好的。可是咱们在临床中会见到大量,得治几个月或者一年才能明显改善的病人,这些医案几乎没有。到现在为止,我没看到一本书那么厚的医案,讲的就是对一个病人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治疗。可这就是临床中常出现的情况。

学习医案的困难远不止于此。比如同一个病,不同门派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治,至少在医案记录都治好了,那该怎么理解?如何融会贯通?最简单粗暴、无知的方法就是认为自己对,那个医案是假的。这显然不是咱们的求学态度,咱们的基本求学观点是:除非找到十足的证据证明他是错的,否则就认为他就是对的。可是作者的这个治法、方子显得如此怪异,跟自己的思维格格不入,像这种情况,大家时不时就会遇到,该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一大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藏腑学说运用起效的核心关键就在于要同时把握住邪气最盛的地方、以及正气最虚的地方,就是虚实最明显的两个短板。只要把握住这两个短板,以藏腑学说立方就会起效。如果再能同时把握住虚实正邪的传变,那就可以治那些错综复杂、虚实夹杂的久病、杂病、重病,像这些病通称虚损,正气虚、邪气盛而损伤藏腑经脉。又虚又损都是难治的毛病,这是非常常见的一大类疾病,不管哪个学术流派的什么主张,不管以什么方式去理解或者解释《伤寒论》条文,最终还是落实到如何用他治病。能用的技术,哪怕再简单也是实效的,不能用的技术,哪怕解释的再完美、再漂亮,也不能用。中医是一门实用技术,是不能脱离实用的,于是咱们就需要在理论的精深和实用的有效性之间找一个平衡,理论过于精深,只能拿来谈玄论道;过于简单则不足以指导临床的各种变化运用。流传至今的学说,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书还在,还有人去用,一定是在某个方向有着明确的实效。

说到实效,藏腑学说渐渐式微,因为运用起来不如六经方证那么简单明确。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相互彼此配合产生的各种复杂的功能,极容易把人弄糊涂。就像要讲的这个案例,仔细看来,心肝脾肺肾、膀胱三焦胃二肠都有问题,如何着手?方法就是刚才说的,抓住他最严重的实证和最严重的虚证,从这两个点着手。所以这个时候,单以藏腑学说来看,很难把握住哪一点最虚,哪一点最实,那就要配合上六经学说或卫气营血学说,来判断哪个层面的病是最深、最严重的。

以前提过藏腑可以在一个面上展示的极为细腻,但是在深度、立体感上显得不够足,这很正常。看的太细,就容易忽视整体;看的太宏观整体就容易忽视细节,永远有这种矛盾存在。因为人类使用大脑的思维来工作,就一定会有这种缺陷,这是无法避免的。就像后世以及现代各种流派学说的相互批驳、抨击也是源于此,所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求学做学问,这点至关重要。因为直接会导致未来自己的风格和态度以及特点。咱们是以藏腑学说结合六经,或者藏腑学说结合卫气营血做为理论指导。如果单以藏腑学说,容易忽略整体框架。同时也能弥补单以六经细腻度不够。学习任何一套学说,一定先要在理上自洽,然后在临床中去验证他。最佳的验证方式就是治那些从来没治过的病,没看过医案,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治的,如果能治好,就说明你的理法是自洽的。

于是把话题转回藏腑学说的实践价值,就在于两点。

第一点:使用藏腑学说一定要加上六经的框架或者卫气营血框架,使之具有立体的观念。

第二点:实际操作时,一定要抓住最虚的短板和最实的短板。

如此一来,藏腑学说的临床运用一定效果明确。每一套学术体系,要想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一定有诀窍。咱们说的是藏腑学说运用的实效诀窍。

六经方证学,其关键诀窍在两部分。

第一:一定以六经框架做为整体观的指导。胡老称之为六经八钢。

第二:抓住其主要症状规律与方剂的高效率对应关系。胡老称之为方证。

两者缺一不可。方证的高手都是在六经框架之下使用方证,因为如果忽略了六经的整体框架,只抓住症状规律的方证,将无法解决局部和整体的矛盾。换个说法,假设有三阴证的前提之下,同时又现三阳证的症状规律,按照三阳的症状规律去使用方证,这个病就治不好。或者说症状可能能消除,但是三阴会更加受损,这就是一定要在六经框架之下使用方证。这些属于真传一句话,核心中的核心。

再说一气周流学说或者圆运动学说起效的核心要点。可以用《黄帝内经》上的一句话来表述,极为精辟,出自《黄帝内经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句话翻译成白话:人体有两个圈,内圈和外圈。内圈是脾胃之气,外圈是水木火金,这两个圈各有其阴阳,无时无刻都在旋转运化,内圈带着外圈,外圈带着内圈,哪个点堵住了就会生病,彻底堵死了就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就是死症。不通、堵住了就是病,所以一气周流学说、圆运动学说都是盯着中土与四维的关系。哪堵了就通哪,通的方法不外升降。什么性质的邪气堵了,就以什么性质的药去通。被寒堵了就用热药通;被痰湿水饮堵了,就用清痰湿水饮的方法去通;因为虚证,虚弱无力运转不开的,就用补法,不管是补气还是补血、补阴还是扶阳,这就是圆运动一气周流学说运用的核心。把握住这两点:一是哪堵了通哪;二是什么性质的原因造成堵了,就以什么样的方法对治。

由此大家可以充分的体会一个道理:中医的不同流派,根本就源自于大家以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并解决问题。人还是一个人,道理还是一个道理,规律还是一个规律,只是因为人大脑思维的局限性,使得咱们永远只能以某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各流派之间不存在谁高谁低,谁优谁劣。借用佛家的一句话: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赵绍琴赵老的温病学,是以卫气营血学说做为应用框架,经过几代人的完善,给后人留下了一套非常好用的模型体系。这就是前辈在探路,然后告诉咱们哪条路能通,虽然对那条路的了解程度不如前人,但毕竟咱知道哪条路能通。当否定一个流派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与这条路的所有风光都无缘。我们可能会主动放弃一些路,因为当了解一些之后,发现这不是迫切所需。比如后世的温补学说,在温补这一块,伤寒体系也很强大。当年温补学说之所以创立,是因为要纠偏,纠从金元以来的寒凉派、攻下派、滋阴派造成的偏颇。为什么要纠偏,肯定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有他的偏颇所在,才会诞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学术流派,不断的完整整套体系。于是发展到明朝,整个框架体系、治法体系就算完整了,之所以要再次总结发展,一定是因为失传。

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这样,不断的总结完善再失传,就像一个诅咒一样,不断的轮回。虽说这几十年中医式微,但是这些具有完整体系的典籍留下来了,虽然显得有点凌乱,各流派典籍之间表面看着还有些矛盾,但是这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从散乱的有到整合的有。

在伤今悲古之后,看看赵老学说的卫气营血学说运用的核心要诀。大家学习后可以结合一下圆运动学说,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相同处在哪,不同处在哪。这两种学说分别以各自的角度去解释并解决问题,其解决问题的焦点,相同之处就在“通”,通则不病,不通则病。不同之处在于视角不同,一气周流圆运动学说是从中土和四维的角度来通,卫气营血学说则是从深浅的角度来通。还记得咱们反复提到过一个概念:当有了一气周流学说,咱们的视角就有了动态的观点;当有了卫气营血或者六经的体系之后,就有了深浅的观点;当有了远公的藏腑学说,就有了细腻的观点,所以运用卫气营血学说的核心要诀在于,要分别把握清楚这四个层面,各自有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邪气或者有什么样的正气不足,只要这四个层面各自都越来越通畅,病情就会越来越见轻,就是明确的疗效。

在方法论上,温热学更擅长治温热病,湿热、痰湿、阴虚这类的疾病。治寒证阳虚,还是伤寒更擅长。所以就通行、流通这块,温病学和一气周流学有着类似的地方。用比喻来说就有倾向了,一气周流学说就像物流,负责交通;卫气营血学说也搞交通,但是更擅长垃圾清运,哪堵了就给清走;六经学说就像搞基础设施建设,到处修桥铺路盖房子,把整个框架搭建起来;藏腑学说是搞精装修的,细腻豪华,但必须建立在框架上,所以每套学说要想发展完整,必须要有所相互借鉴。比如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显然融入了藏腑学说,不可能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六经学说要想细腻,则要借鉴藏腑;要想具备动态视角,则要借助一气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