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91~92 重症里寒下利兼有表证

九一、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九二、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九一、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条文语境看着有点复杂。给了个前提:用了下法造成拉稀不止还下利清谷,这是伤了里,是伤到太阴还是少阴?按照六经症状规律分类,出现下利清谷一般病在少阴。下利清谷就是大便中有未消化完的食物残渣,归少阴。如果是便溏,大便粘稠或者前面干、后面粘稠,前硬后溏;或者是隔段时间,时而便溏拉稀,时而大便干燥,这种特征归太阴(脾的问题)。意思就是至少还能有时间大便干燥,说明脾阳伤的不那么严重,或者说有时候脾阳偏盛一点,有时候弱一点,造成大便干湿不济。但如果进一步伤的更厉害了就变成下利清谷,拉稀水,里面还带着顽固不化的食物残渣,这就是伤到了少阴肾。

本条文说的下利清谷、拉稀不止,是伤到少阴,所以取方用四逆汤。通过用四逆汤,以方测证知道这是一个伤阳证,阳气被伤到,或者寒邪证造成下利清谷。热证也可以造成下利清谷,肠风也可以。肠风就是肠道中的疏泄力过强,大便在里走的太快,来不及吸收。不论是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还是水分,都来不及吸收就排出去了,这个毛病被后世医家(咱们的这些前辈)称为肠风。然而在临床中,少阴证四逆汤证的下利清谷比例更高一些。少阴下利用四逆汤;太阴下利或者粘稠,或者前硬后溏,同样是寒证,用的是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中就有治虚的成分,而四逆汤只有攻寒的力量,以大热攻寒邪,攻完寒,寒不那么重了,但还有虚证,自然还要加上治虚的。

本条文出现了四逆汤证的下利清谷,同时还有身疼痛,身疼痛是在表的症状,所以归类为太阳。但是里证更严重,所以先治里,哪个急先治哪个。用四逆汤治完里证,身疼痛没有改善。条文语境说“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大便好了,可是身体还疼,给出的治法是先用四逆汤攻里之后,再用桂枝汤治表。既然用桂枝汤治表,那这个身疼痛就可以反推是虚证。如果是因为闭郁而造成的津气不畅、津气郁结而疼痛,肯定用麻黄类的开散剂。

表虚也有所不同,用哪个方子更合适,要根据情况而定,所以条文说的是“宜桂枝汤”不是“桂枝汤主之”。也可能会用小建中汤;或者桂枝汤加人参;或者新加汤,都有可能。

做一点延伸,在少阴篇中有麻黄附子甘草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两个方子,因为方中有麻黄和附子同用,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表里两解。

三0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三0二、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条文给出的语境是脉沉、发热,不是下利。那么有个疑问:麻黄附子细辛汤能不能治寒证的下利?此方能清搜里寒,当然可以。尤其方中有细辛,能把藏在细节处的寒都给搜出来,但是考虑到下利不止肯定伤津液,所以可以在方中再加一味巩固津液的甘草。

麻黄附子甘草汤中用甘草来替代细辛,搜里寒的能力会弱一些,巩固中土的力量会更强,所以条文说少阴病两三日,两三日代表寒邪还没有太多机会扎根,还不够深。后面“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这句话是批注,可以参照康本。宋本上是原文,变成原文后就造成语句、语境上不太通畅。

还有一个方法是火神派创始者郑钦安提供的:用附子理中汤加桂枝,表里两解。附子理中汤是太阴寒证,加一味桂枝治表。这个方法是否可以变化理解一下,以四逆汤加桂枝来表里两解?当然可以。不过话又说回来,注意看条文九一的语境:用的是“”这个字,救里,救表,说明病情很急,拉稀不止,再下去性命不保,这时候就不考虑效率,而考虑救命,所以不用那些表里两解的方法,而是先救里保住命,再去治表。

咱们读《伤寒论》的时候,多品味语境,多做联系,不同条文之间,不同篇章之间,上下条文之间,乃至于不同流派之间多做联系。当思维的联系构建的渐渐成为一个整体、具备框架的时候,拿去用就会管用。一个能自洽的框架理论体系,用之指导临床运用,一定是有效的。这便是咱们华夏文明的神奇所在,也正是古人孜孜不倦追求学问之道的方法。知识形成框架体系并且能自洽,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当多思量。

条文九二是对条文九一的补充,语境相同,都是当先救里,还是用的“救”字,表示病情危急,补充了发热头痛,脉沉的信息,于是更加清晰的展现了即有在表的症状,又有在里要命的问题。给出的治法还是“宜四逆汤”,这个“宜”字带有一定灵活性的语境。理解了条文九一,九二条就能理解。救完里之后表证会不会随之消失,到时候随证处理,表证是什么证就用什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