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针炙 四逆汤证 下

再讲深一点,如果同时考虑到穴位的五行属性,同时考虑到穴位井荥输经合各自的属性,那么这两种属性结合之下,会产生更多的功效。比如前辈医家教给咱们:利用复溜穴来补肾。复溜穴的五俞属性是经穴,能通行。所以当想要通行肾水的时候,会选复溜穴。不管是水不够给运过去,还是水太多给排掉,都可以用复溜穴。可是复溜还有一个性质,除了能通行、调度肾水之外,五行属金,金能生水,所以本身又是补穴,他的状态就是一边通行一边补,哪虚就补哪,哪水多了又能带走。所以当你明白复溜这个穴性,如果患者有四逆汤证,同时兼水道受到影响,不管是肾水虚,还是哪出现水气停留,都可以用复溜。

继续回到经穴的运用,牵扯到扶阳、壮火的另外一种用法就是用经穴。因为经穴能持续、长时间提供力量,所以这种特性完全可以拿来扶阳,以针法扶阳,用于那些不适合艾灸的体质。

什么人不适合艾灸?阴虚的人,因为艾草燥热,久用伤阴。

什么人适合艾灸?津血不亏,只是寒湿,就是单纯的寒证,没有阴虚证,最适合艾灸。

有热证的人艾灸也要小心,很有可能艾灸的热把本来的热相互感召,于是不好操作。不是说热证的人不能灸,而是灸起来非常考验水平,就跟拿火灭火一个道理,只有专业消防队敢用火来灭火,没有这个技术就成了放火。所以不适合用艾灸来治少阴寒证的,改用针法扶阳,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人体最热的器官是心脏,心属火,肯定要让心火温肾,把肾中的寒化掉,这是一个思路。第二个思路,持续的通行阳气把寒给化掉。主要是这两个思路,还有一些辅助办法,比如因寒造成的湿、郁也要兼顾一下。

如何将心火导入里持续的温肾,取两个穴位,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激发心火持续的运行、通行,再将这股通行的心火之力导入肾。心经的经穴是灵道穴,持续的激发并运行心火。第二个是再取心经的通里穴,将这个心火导入肾。通里穴是心经的络穴,可以连到肾经。这边发送,那边接收,接收端就是肾、肾经,取一个肾经的穴位就可以,选择有很多,比如取原穴太溪穴,原穴的属性就是经气流经此之后停留、驻留,再过去。也可以用其他穴位,比如当寒走的很深的时候,为了让力量走的更深,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溪穴,溪穴可以将力量引到深处;第二个选择是选胸腹部的募穴,心经的募穴巨阙穴,肾经的募穴京门穴。

像这种知识,各经的井荥输经合,募穴、背俞穴、络穴、溪穴,都可以随时查得到,知识就摆在那,是最容易学的,关键是学会属性、运用。

肾经的募穴当然可以接收,并且可以接收的很深,肾脏之里,就选募穴京门穴。如果目的是为了肾的功能得以加强,就选后背的背俞穴——肾俞。就是这么组合运用。

淼叔讲针灸不同于其他资料,其他资料这些反倒是次讲,主要是讲穴位怎么找,这些穴位都治什么病,但是那么讲完之后,同一种病能治的穴位多了,或者同一个穴位能治很多病,该怎么选?势必会有这种疑问,明其理就知道这么选了。

接着说,如果想把这股热量温肾水、温水,就选肾经的合穴,因为肾经属阴经,阴经的合穴五行属水。如果你想调和水火,水火交济,可以选然谷穴。阴经的荥穴五行属火,肾经又属水,所以刺然谷穴,这一个穴位就能起到调节水火的功效。再刺一个脾经的公孙穴,公孙穴可以上下调济,通冲脉。一边调水火既济,一边调上下既济,水火、心肾就调济起来了。

这么一来,四逆汤证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分别怎么取穴也知道了,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这一节说了传统用艾灸的方法去攻、散少阴的寒,这是极为常用的方法,同时也讲了如果有一些人不适合艾灸,比如阴虚的,本来就有火的,外面有热、里面有寒的,用艾灸操作难度就很大,改用针。针怎么治也说了,取穴的原则、原理,不同穴性的属性,不管是井荥输经合,还是原穴、溪穴、络穴。像这些知识,如果一股脑全都讲给大家,不一定能消化,咱们把这些知识都拆开到运用法理上。先明白一条线索,再明白另外几条线索,最终不同的线索就能编织起一个整体来,咱们称之为整体观。只要有了整体观的框架,就可以拿这个框架去解释并运用到任何范围,剩下的就是练习,不断的丰富知识量,再将新学的知识,再次纳入到整体框架中,找到他的位置。

关于井荥输经合、俞穴、原穴、络穴、溪穴、募穴的属性,以后会再次一一提到。等差不多都讲完了,再做一个总结,不同的穴性规律是什么,那时候一听就全明白了。现在都讲出来,听了也不会用。所以咱们先从“用”这方面讲,讲用就可以增加理解能力,培养思维方式,有了这个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你的运用和理解体系就会自行拓展延伸,可以更进一步的把这些知识跟不同学派的理法体系相融合,跟各种诊法技巧相融合,直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