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96~104 小柴胡汤的证治运用(8)

九七、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九八、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九九、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几条在条文的排列序号上有点出入,但是没关系,不会太影响理解。从条文九七到条文九九,都有一个核心症状,就是两胁的症状。

条文九七:结于胁下。

条文九八:而胁下满痛。

条文九九:胁下满。

可以把它理解成同时都有胁下、两胁症状,还有不同的兼症。

条文九七的兼症:往来寒热,不欲饮食,呕

条文九八的兼症: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

分析一下条文九八

有两胁或胁下的症状,至少要考虑是不是少阳柴胡证。

再看兼症:

脉浮、弱、迟,显然是表虚的象,邪在表,而表虚。

手足温。列在条文上的症状肯定指的是不正常的,所以说“手足温”的时候肯定指的是比正常温度偏高,而不是手足温暖。

被误下之后不能吃饭,同时出现胁下满痛。

除了脉浮弱迟,恶风寒,手脚偏温之外,还增加了不能食,胁下满痛,脸、眼睛、身上发黄。

表证、太阳证还在,因为颈项强,后脖子、肩膀发硬,还有浮脉,但是浮脉又弱又迟,说明虚了。

小便难说明被截住水道。但凡发黄证,兼见小便困难,只要小便一通,黄基本就会退去。

条文给的就是小柴胡汤,这是在讲理。让咱们知道,这一系列的症状,只要把少阳的瘀滞给解了,所有的症状都能下去。只要枢机的运转一恢复,怕冷的症状,脉浮、脖子后背僵硬,小便不太通就全都化开了。从这体会祖师爷写书的用意,为了告诉咱们,小柴胡汤证所针对的少阳枢机不利,是有可能出现在表解不开,在里堵了水道不想吃饭,全身发黄,手脚偏温,貌似郁热。

临床怎么处理?习惯于按照一套公式化的思路来解。既然有脉浮、恶寒,同时还有肩膀、脖子强硬的症状,太阳证很确切了。这几个症状合参,说明太阳不解,怕冷属太阳风寒,桂枝汤放进去。不能食,胁下满痛,两胁的症状,属少阳证,小柴胡汤放进去。又有脸、眼睛、身发黄,加茵陈。所以就是柴胡桂枝汤加茵陈。临床是这个方子。

为什么条文的说理用小柴胡汤来讲法,而临床用柴胡桂枝汤加茵陈?还有可能加利尿的药,比如茯苓、泽泻等通小便,小便一通,黄就退。为什么会有理论和实际运用的差别?其中一个原因是写书做药就一事论一理,告诉咱们理是这样的,临床是有这种情况的:少阳堵住后,表解不了,水道也不通,还堵的全身发黄。讲这个理:少阳一通,表能自解。

临床有所不一样,临床中很难明确的区分出,这个证少阳一解,表通了、水道也通了,黄就退了;还是另外一种情况:光解少阳,表的太阳证下不去,在里的发黄证也下不去。因为但凡发黄证,多少都有郁热,单用小柴胡汤可能解不掉。临床不好区分是哪种情况。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如果有太阳证,就把太阳证的方法用上;有水道不通,把通水道的方法用上;有黄证,就把退黄的方法用上,就肯定能解。

这个条文说了临床运用的区别,背后折射一个道理,越是功力强大的大夫,越能用极简单的方子治大病。这个境界我追求了将近20年,至今为止还没达到。读案例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案例,一个特别复杂的病,如果让咱们治,肯定不会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因为没把握。但是案例里的大夫就有把握,就那么治,还就给治好了,他能够看透整个复杂矛盾中最突出的点,四两拨千斤。这是咱们非常渴望的境界,但是至今做不到。

就拿条文九八的案例来说,太阳少阳并病的情况下,有了水道不通、发黄证、还有些少阳郁热,太阳风寒。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矛盾组合。用什么方法能够发现,在这一组矛盾中,撬动某一个点,其他的全都坍塌。只能说有一定的方法去精细诊断,但是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

有些话也就淼叔说:去看所有的教材,基本都在讲成功的一面,怎么做,运用什么理,用起来是多么的好,基本不会讲这个理怎么用会不太好,会有不适应的时候,从来不讲不适用的点。可是当你学到一定程度之后,你最关切的实际是什么时候不好用。因为已经学了很多何时好用,用于临床发现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好用。于是你很自然就想知道这个法什么时候适用,什么时候不适用。

如本条文,并没有告诉咱们当太阳少阳并病,太阳有风寒、少阳郁出湿热发黄证,同时影响了水道,水道不利,小便难,这几个矛盾组合的时候,撬动哪个点会使得整个矛盾完全消失。实际上不一定用柴胡汤能解掉。比如这个证有可能用了小柴胡汤后太阳证没解。之后还得补一剂桂枝剂。桂枝剂是否加上退黄的茵陈?得看此时的黄退了没有。

其实在条文中,祖师爷已经给了暗示,最后一句:与柴胡汤,后必下重。这讲的便是一个变数:有可能出现喝完柴胡汤后,枢机一利,人通过大便把郁滞的湿热给排掉,于是下利。也有可能换另外一个人,改成小便一通,尿出很多深黄的尿之后解了。既然如此,还有可能是黄解不掉。

临床治发黄证,从大便解就会拉稀;从小便解就会尿出很多深黄的尿,然后黄渐渐退去;也有可能出黄汗、粘汗。所以排邪的渠道不止一个。“后必下重”指的是要么从大便、要么从小便,得把邪排掉,意思是必须要把邪排掉的意思,“”指的是必须排邪,并不是必定下利。

所以说读祖师爷的书,必须读到无字之处,祖师爷没提的,必须自己脑补出来,怎么脑补?自然是明理法,根据理法脑补,不能瞎想象。

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一个人平时就体表腠理致密,表不容易解,又得了发黄证,可能黄证一定要到最后才解。少阳证、太阳证都明显好转之后,黄证慢慢解掉。也有可能有的人黄证解的快。

所以常说论理是论理,临床实际是临床实际。临床实际是理论的灵活变化,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有差异,但是再怎么有差异,都脱离不开理法的圈子。这是咱们说的万变不离其宗。整部《伤寒论》就是极力给咱们讲宗。只是时代久远,这本书不太好读。所以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前辈为那个时代做出注解。换个时代,那些注解就不合适了,又得出现一批新的人为当前的时代去做注解。

说到发黄证,多跟阳明、太阴相关。中医对人体有着简单而朴素的解释。五行有五色,土色为黄,阳明胃、太阴脾都属土,所以但凡黄证,必责于土。比如肝病发黄,临床都知道,肝上有毛病特别容易发黄,要治好这个黄证,脾胃要是功能不恢复,黄证根本下不去。所以祖师爷在条文九七和条文九八中间加了一句: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承上启下,接下来说的就是有发黄症状的条文九八。在九八条文之后,仍然有一个鉴别条文,起承上启下功效,目的是把注意力从两胁胀满的症状转到口渴。口渴分各种情况,有的是柴胡证的口渴,有的不是,怎么鉴别?出现明确的柴胡证的症状规律,自然就是柴胡证,用柴胡汤。如果没这些症状规律、典型症状,就不是柴胡证,不能用柴胡汤。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口渴想喝水,喝水后吐,告诉大家这不是柴胡证,柴胡汤解不了。可是没告诉咱们这是什么证,会跳到后面很多条文之后,给咱们讲到水饮证的口渴,呕。祖师爷就是这么安排条文的。所以咱们说研究《伤寒论》必须反复联系条文。不同条文之间、前后条文之间。不联系就不理解这句话蹦出来什么意思。文章又不在这里加上水饮证的口渴、呕吐,或者是中焦有湿证,阻滞中土的口渴、呕吐。就用几个字,简单点明,就是告诉大家还有这个病,注意做鉴别。

就是这句“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吃东西吐。因为临床有喝水吐、吃东西不吐;有喝水不吐、吃东西吐;有的是喝水、吃东西都吐。这是不同的。如果出现典型的喝水吐,吃东西不吐,首先考虑的是水饮,或者基本有这个症状,就能确诊是水饮证。如果吃东西吐,喝水不吐,是另外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不是一个单一的原因,以前的条文讲过寒证的食后则吐和热证的食后吐,那就知道,寒证和热证都会造成食者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湿证、寒湿、湿热、中土虚弱也可以,治法各有不同,这就是拓展思维。写书的时候不可能全面展开,全面展开书就没法写了。当前的这一堆条文都在说柴胡证,所以没法展开其他证形的相关症状该怎么治。祖师爷继续讲柴胡汤。

九九、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还是在说口渴一症。这几个条文都是在说口渴。通过一个症状出现的兼症来鉴别是怎么辨证,应该用什么方子来治,因为口渴这个症状,指向性很差。有的症象指向性很明确,或指向病位,或指向病气,即病性。但是口渴一症,背后的原因太多,指向性很差。所以判断这个口渴是什么病的时候,就要通过同时出现的兼症,那些兼症有着明确的指向性。本条指向的就是柴胡证,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临床中不一定是条文说的这些症状:发烧、怕风,可能还怕冷,后脖子、背僵硬,胁下满,手足温,同时口渴,小柴胡汤主之。不一定是这些症状,但只要现出了柴胡证、柴胡证的规律,就用柴胡汤来解,这就是六经用法的一个核心规律。你一定能够找到那些规律性的症状指向是什么证,用什么方,然后出现的那些非规律性的乱七八糟症状,可以不管,就抓住六经的主规律去治。

一0一、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条文一零一对这个主规律做了个总结“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个条文的语境很简单,伤寒中风告诉咱们这个邪是个外邪,不是内生的久病,这是个语境。实际内生的少阳郁证,也可以见到,解法是同样的。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句话整个伤寒学界争论到现在还没结果。最常见的说法是少阳证的规律性症状,只要见到一个,就可以用柴胡汤。但这种解释显然有问题,单凭一个症状,有的时候很难确定就是少阳证。需要是症状群,甚至是脉象、症状、舌象合参,才能确定是少阳证、柴胡证,这是咱们对这句条文的理解。一定是症候群使得咱们可以确诊是少阳证,这才是“一证便是”,根本不是只有一个症状就可以确定是柴胡证。

就比如口苦,造成口苦的原因,可不单有柴胡证、少阳证,比如黄芩黄连大黄的三黄汤,心火、胃火都有可能出现口苦这个症状,并不是只有少阳能郁出口苦。而且少阳和厥阴为表里,厥阴证也常见口苦,所以怎么能说口苦就是少阳证、柴胡证?说不通。

同样目眩、咽干、脉弦,也不一定只有少阳证才能口干、咽干。从概率上说,如果出现一天之内几次往来寒热,这是少阳证的概率较高,但也不能百分之百断定。还记得麻黄桂枝各半汤,一天也有几次寒热往来。疟疾,也有一天几次寒热往来的症状。只是往来寒热一天好几次,是少阳证的可能性较大,不能排出其他的可能性。所以说方证派或日本的汉方派,也要通过症状组合才能确定一个方子。

症状组合是关键。如果出现脉弦又口苦,基本确定是少阳证、柴胡证。这一组症状:脉弦加口苦,那就是但见一证便是。这个证指的是这个意思。

或者出现两胁症状加口苦,基本也能断定是少阳证。

或是脉弦,又有舌象两边出现异常,也能确定是少阳证。

或是头晕,还有两胁的症状,也能确定是少阳证。

两相合参,多相合参,才能诊断正确。

一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祖师爷插入了小建中汤,跟小柴胡汤做鉴别。告诉咱们腹痛的症状,先用小建中汤没治好,那就是小柴胡汤证。

这个条文所指的思路,最常用来给孩子治肚子疼。因为孩子肚子疼不是小建中汤就是小柴胡汤,基本囊括了其中的一多半。

小孩积食、便秘也肚子疼。这个很好区别,因为小建中汤证不会造成便秘,而小柴胡汤有可能出现大便不下,所以咱们也经常用小柴胡汤加味来治小儿便秘。加山楂、槟榔、大黄。当然一般用不着加大黄,除非发现热象特别明显。如果热象不明显,加山楂、槟榔就能解便秘。小儿积食造成的便秘,只要大便下来,积食就消,积食一消,发烧一般半天到一天就退。不过也有先退烧,大便后下的。但更多的还是大便先下,后退烧。所以说小建中汤和小柴胡汤加减化裁变化一下,就能治一多半甚至七成小儿腹痛。

小建中汤下节再说,祖师爷插在这里是为了做鉴别。讲完小柴胡汤后,专门会讲小建中汤。因为小建中汤的方子特别常用,从治小孩脾胃不和、营养不良,到治成年女性更年期;男性狂躁证、抑郁症等等都能用的上。经方同行前辈还在不断拓展小建中汤的运用,使得这个方子的运用极为丰富,所以咱们得单独讲小建中汤。

祖师爷这里写的很有意思,条文一零零,貌似是先用小建中汤试了一下,没好就是小柴胡证。感觉有点辨证不太有把握似的。这个语境什么意思?其实在临床中不太会把小建中汤证和小柴胡汤证弄错,因为这两个的兼症非常明确。不过确实有这种情况,柴胡证不是很厉害,或者这个人小建中汤证的症状规律不明显,没有出现那些明确的规律性症状,就是病的不重,常见于儿科。说的就是这个条文的运用,先拿小建中试一下,不好再用小柴胡。

还是那句话:理归理,临床自有一套应对的方法。当你看着即像小建中汤证又像小柴胡汤证,分不清楚是哪个的时候,应对方法极为简单:两个方子合用。因为规矩祖师爷已经划好了,只要在规矩之内用这些方法就不会脱离规矩,就不会有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阳脉涩,阴脉弦,”同时见腹痛?为什么小建中汤证和小柴胡汤证都有可能阳脉涩,阴脉弦,同时见腹痛?

此处的阳脉指的是偏浮的脉,此处的阴脉指的是偏中或偏沉的脉。涩是一种虚脉,是一种运行不畅的脉,也有可能是一种郁滞的脉。脉的跳动感,跳起的那一段动感艰涩不畅,这种手感就是涩脉。用语言只能描述到这。在临床中去感受,一定能遇见,遇见了一定能分辨出来。因为正常的脉跳,很顺利就能起来,涩脉起来不顺利,这是说脉起。

脉落即血在血管里惯性流动这一段,也可能出现涩脉,流动不畅。脉跳起来是阳鼓动,心脏一跳,是阳的功能。脉落这一段是血液在一次鼓动之后的惯性前行,反应的是人阴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心脏跳一次能不能往全身输布足够的血。如果能输布足够的血,那脉落这一段就清晰明了。脉落这一段艰涩,那这种郁滞或者虚,在血上、在阴。可能是血不足,可能是阴不足,也有可能是血或津液堵住了。脉跳起出现涩脉,代表阳气输布堵住了,不太通畅或者弱。用大白话一讲,脉就好学好用了。

回到条文语境,阳脉涩肯定指的是脉跳起这一段,因为反应的是往体表、往外供应气血的受阻或者不足。弦脉也是一种受阻之象。阴脉主里,在里面。少阳证是在中间,半表半里。中间这块堵住了,在表那段也不畅,如果是因为虚症造成的,就是小建中汤证。如果是因为郁证造成的,就是小柴胡汤证。仅凭阳脉涩、阴脉弦就判断是小建中或小柴胡,确有一定难度。有难度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何判断?以理驭法。脉跳反应阳的功能,如果跳起出现阻滞感,涩象或者弦象,那是阳出了问题,所以是小柴胡汤证。反之如果脉落出现涩、或弦、或细,脉落为阴,那就治阴,用小建中汤。因为小建中汤里白芍翻倍,白药养阴,大枣、甘草都是养阴的,放饴糖,甘味能养脾。所以小建中汤就是通过甜味恢复脾胃津液的方法,再加上白药这种明确具备养阴功能的药,恢复脾胃来养阴。同时还辅佐桂枝使得不至于偏于养阴,所以咱们说小建中汤是一个阴阳较为平衡的方子。

前辈有些注家称小建中汤是典型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子。中医还把小建中汤称之为酸甘养阴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酸味的白芍、甜味的甘草、大枣、饴糖。所以整个小建中汤是偏于养阴、养津液的。归属于阴,所以看脉落。这是脉象的一个小技巧,通过脉起、脉落的阴阳相应归属,进行辨证施治。

当然有个前提,祖师爷就忽略不说了:没有三阴证。如果有三阴的症状,那么这个就极有可能是三阴,而不是纯粹的小柴胡汤证或小建中汤证。其实小建中汤已经开始涉猎太阴的范围了。只不过小建中的比例,桂枝三,芍药六,看似芍药量比桂枝多一倍,但实际上这个方子相对阴阳还是比较平衡的,以至于体质偏寒的人吃了小建中汤可能会偏凉,而体质偏温偏热的人吃了小建中汤会偏热,就是这个原因。之后在讲小建中汤的时候细讲,一次讲太多容易乱。

现在说的是又涩又弦的情况,到底是虚造成的还是郁造成的。如果有明确的兼症,那就很容易分辨,实际临床很少把小建中汤和小柴胡汤弄混。祖师爷之所以写出来在这,肯定是遇见过或他的师傅遇见过,所以就记在书上了。所以理论上知道会有难区别的时候,但实际上,我这十多年行医并没有遇见过小建中汤和小柴胡汤难区分的案例。有可能是现代人不像过去的人老是营养不良有关。这只是猜测,不是定论。

条文一0一后半段: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明明是柴胡汤证,却用了下法,一下就有好几种可能性,条文上没说,大致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直接入三阴,前提是患者三阴已经虚了,如果三阴不虚,用下法后容易结在阳明,变成阳明热证。道理是少阳是介于太阳和阳明中间,半表半里,用了下法可能结在阳明。另外一个道理,少阳又是三阳和三阴的交界,用了下法可能入三阴。这是理。

条文的语境说的是体质比较强壮,用下法后没事,还是柴胡证,那就还用柴胡汤。就像桂枝汤的条文似的,下了之后身体强壮没事,还是桂枝汤证,那就还用桂枝汤。下法之后变证了,那就随证治之。

条文后面“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喝了柴胡汤之后蒸蒸而振,这是一种发热的状态,发抖又出汗,又发热,病解了。从这个条文看,就是快入阳明了。已经有一部分邪入了阳明,所以会出现那些热象。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小柴胡汤证很快就要结成少阳阳明证了,但是还没成少阳、阳明证,仍然可用小柴胡汤来解。用小柴胡汤,这点阳明不严重,顺道就解了。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已经变成了少阳、阳明并病,没用小柴胡汤,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或小柴胡汤加大黄,吃完之后一阵发热、发抖,汗出而解。这几种解法,从语境上都通顺,在临床中也不会弄错。加石膏是因为现出明显的热象,没结到肠道里,所以不用大黄。如果热结在肠道,大便不通,加大黄,就变成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也算柴胡汤的分支。所以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大柴胡汤在条文一零三提到了,所以一定要联系条文。所以咱们在下一节说一下大柴胡汤,后面还有柴胡加芒硝汤,这个方子临床不常用,基本就用柴胡汤加石膏或大黄处理。做为思维上的鉴别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