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05 调胃承气

条文一0五: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承气汤主之。

文中语境几段转和,说的是这种情况:病已经十三天了,还表现为阳明热证。但是这个阳明热,用攻下的方法不是特别对路。但是出现了脉调和,标志着邪气退了。貌似也治好了,虽然还拉稀,拉稀是因为用了攻下的药。因为已经脉调和,所以拉稀也快好了。

热是确定的,条文说了“以有热也”,给咱们圈定了思维的方向。吃了攻下的药后,拉稀了,说明不是需要攻下的阳明燥屎证。攻燥屎单用大黄、芒硝还不够,还得加上厚朴、枳实。这指的是热和燥屎相结并重的情况。但是调胃承气汤更偏于治热,而不是治干燥的屎堵在肠道里。

条文还做了两个思维的假设:

  1. “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这句话告诉咱们,此证不是燥屎。只是单纯的胃肠道有热,否则也没必要用调胃承气汤。所以没有燥屎,而用了攻下的方法,则会下利。不需要攻胃肠道、通胃肠道,只需要清热就可以了。单看小便利或不利还有种可能性,就是水道的问题。如果真是水道的问题,就应该联系到猪苓汤的条文。咱们读条文的时候,一定要有条文之间的联想能力。
  •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这里说的是,太阴虚寒证或少阴虚寒证的下利,吃了调胃承气汤这么一剂猛剂,阳气被伤的更严重了,脉应当微厥。可现在脉反和,说明不是太阴、少阴的虚寒证。

从这个条文就能看出,咱们祖师爷在教咱们区别、联系、对比,也在暗示咱们要做条文间的联系。比如脉当微厥这种太阴、少阴证的下利,应该怎么治?如果是小便利或不利,该怎么治?热入水道的该怎么治?(热入水道是猪苓汤)。

大家是不是还记得,调胃承气汤和大承气汤的区别。大承气汤的主药是大黄、芒硝,另外还加了厚朴和枳实。加厚朴、枳实是为了宽肠理气,目的是帮着把肠道的燥屎通出来。厚朴、枳实宽肠理气的这股力量,表现在有形层面,就是加强肠道的蠕动力。而大黄的力量是加强肠道的推动力、通行力,前辈医家称之为“涤荡藏腑”。芒硝有两个用处,既能清热,又能把水分逼到胃肠道里去。其实芒硝除了是清热药,还是排水药。只不过咱们较少使用芒硝排水,肠道太干了,就用芒硝。肠道太热了,就加大黄。肠道蠕动力不够了,燥屎堵住了,大黄不好推,就加点厚朴、枳实,这就成了大承气汤。

注意一下方后,煮药的不同。大承气汤是先煮厚朴、枳实,然后煮大黄,最后入芒硝一两沸。芒硝不久煮,因为要保着芒硝的寒凉性,久煮之后寒凉性会减少,清热力量就不够了。大黄不能久煮也是此理。

调胃承气汤是甘草和大黄一起煮,三升煮取一升,再加芒硝更煮两沸。调胃承气汤里的大黄煮的时间就比大承气汤的大黄煮的时间长,所以寒凉性就相对没那么强,只靠芒硝来清热。调胃承气汤煮的相对比较久,通胃肠道、通腑道的力量会被保存下来。如果煮的时间更久,大黄通腑道的能力就会减弱,但是始终存在,对于胃肠道堵的严实的,力量就不够了。但是对于胃肠道虚的,大黄煮一小时,吃了照样拉稀。

调胃承气汤里加甘草的目的是为了保津液。大承气汤不用保津液,就没放甘草,猛攻肠道,把肠道的热和燥屎通出来。不但不保津液,还用芒硝大量的刺激,使之分泌水分,以此把大便泡软。大便硬着就用大黄往前推,会很疼。

紧接着下一条就讲桃仁承气汤,目的就是让咱们对比条文。

之前的条文都以讲理为主,以后的条文偏向以讲治法、讲药为主。但条文中的症状差异就映射着思路,区别、鉴别症状的差异,所以肯定是理论、诊断和方药相结合的讲,只是阶段性的以讲方药为主。直到下次停更,再复更就以讲诊断为主。诊断是最难学的,所有的教材都是通过理或治法间接讲诊断。治法方剂相对好学。通过学方剂,渐渐整合理论,通过整合学好的理论加上已经学了的方剂,渐渐的提升诊断技术。就是这样的学习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