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08 肝克脾

一0八、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其门。

本条说的是木郁克土,肝木邪气传脾土的问题。“寸口脉浮而紧”,这里没说寸关尺哪一部,大概率会出现在两关脉上。

可以是肝脉的浮紧,同时出现腹满,能够发现脾证的症候群,条文中以“腹满”二字一带而过。

也可以是左关或右关浮而紧。

也可以是左关紧,右关浮。

咱们习惯称左关为肝脉,右关为脾脉。也可以脾脉现出紧脉,而肝脉现出浮象。这种脉一看就是木土相战。可以是肝邪传脾,也可以是脾邪传肝。一般的判断方法是比较肝脉和脾脉哪个邪气更盛,邪气更盛的是源头。比如,脾脉跳的特别邪实有力,肝脉的邪实之象没有脾脉那么明显,那就是脾传肝。反之就是肝传脾。但咱们从条文的刺期门来看,此条病位在肝。

“谵语”,说明有热。看到肝热传脾,你就要想到肝寒也会传脾,肝郁也能传。看是什么性质的邪气,就处理什么邪气。

用针灸穴位治病,比汤剂更加省事的一点就在于——用汤剂必须要辨清楚是什么性质的邪气,并且有与之相对应的治法跟进,方子得开对了。比如,瘀血证用化痰湿的药就效果差。如果是寒证就得用热药来治寒,以热来化寒。一旦用反了,寒证用了寒凉药,即便用了入肝的药,病也越治越重。这就是相对于针灸,汤剂的麻烦,必须把病性辨的特别准确。

但是用经络穴位治,就简单多了。比如此处的肝乘脾,刺期门。热证可以刺期门,寒证也可以刺期门。甚至痰湿证、瘀血证也可以刺期门。这就是因为经络穴位调动是自身的力量,自身的力量不像借助外力。外力总是会有不熟悉、不好驾驭的问题。

条文中的“名曰纵”,不是重点,大致解释一下。历史上的注家对于“纵”的解释不外两种:

一种是“纵”相当于“竖”,竖着就是“顺”的意思。木克土为顺克。反之土克木就是逆克。顺克称之为“纵”。

另一种解释是,此证有谵语,谵语则是犯心,竖着犯称之为“纵”。

这些解释不重要,因为对临床运用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咱们随便一提就过。

必须要强调的是“寸口脉浮而紧”,前辈注家一般把脉浮指向为太阳病,太阳闭表。但在这里不是,咱们观察到的木克土,或肝木、脾土相犯,脉象主要表现为两关脉,就是肝脉或者脾脉,而非太阳病的脉浮紧。

再顺着“刺期门”的思路,说说经络、穴位与汤剂治疗之间的区别。

人体有他自己的自愈力。只要人活着,人的藏腑就有一种自我修复的倾向。当这种自我修复能力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得那种治不好的病。这里指的是不能自愈的病,需要医生帮一把。无论是汤剂还是针灸,其实都是借用人体自身的力量来治病。咱们是遵循了天地人之间的规律来治病,而不是利用天地人的规律,更不是创造了一个规律。这个遵循,是把医生放在次要地位的,把规律放在主要地位。咱们必须遵循它才能把病治好。人才能活的更加平稳、健康。而不是利用了这个规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一个是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一个是把自己放在负责掌控的主要地位。这两种不同的心境,会使得你日后的医道或者求医之道截然不同。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咱们始终应当对天地自然法则、规律抱着一种敬畏之心。这种心境会使得在学医的过程中,减少很多麻烦。并不是医生开的药把病治好了,也不是扎的那些针把病治好了,而是咱们的这些方法,顺应了这个人的自身规律,把病治好了。这就导致,当遇见疗效好的时候,你以什么心态面对;当遇见效果不好,甚至无效的时候,你以什么心态面对。

针灸之法(穴位疗法、经络疗法)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咱们是顺应了天地人的自然规律,人体的自然规律,而把病治好的。但是使用汤剂治疗,药物治疗,比较容易把人的思路引到——病是用药治好的。因为药是实打实的物件,它有它的化学性质、成分。而针只不过是在身体上刺一下,病就好了。而且同样一根针能治不同的病。这就可以肯定问题的关键不在这根针上。可是如果是用药治好病的经历,就极容易把咱们的思维引向——是药把病治好的。整个现代西医理论,就全照这个方向思维了。这就是用针法治病和用药治病,给人感受的不同。

咱们祖师爷特别爱刺期门,总不能说祖师爷不太精通针法,这么说不对。这是因为这本书主要是讲方剂的,主要讲方剂治病,稍微带一点针灸治法。目的是提醒咱们可以针药并用。

同样这个思路,整部《伤寒论》其实更善于治寒证、虚寒证。这类的方法非常完备。但是你要拿《伤寒论》治温病、热病、温热病、湿热病、阴虚病、阴虚化热病……它的方法就显得不够丰富。所以咱们才需要去学温病的寒凉滋补。但是《伤寒论》中也讲到了治热证、温热证、湿证、湿热证的方法,说的少,一带而过,就是告诉咱们临床是有这些问题的,但是这本书不是以论述这些问题为主。

还是那几句话,《伤寒论》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除了具体的治法之外,在条文之间还形成了理论框架。后世的书,按照我所认知的,只有远公的书有完整的理论框架,其他的各流派都是在某一个方向深入研究,颇为擅长。从整体而论的就是《伤寒论》和远公的群书。这两位先师,一个远一个近。这便决定了你学习的次序,这是咱们整套学习方法论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先建立框架,后学习各种治法。

说到期门,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太冲,区别对比你才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治肝的时候,这两个穴用的最多。太冲是肝经的输穴,也是它的原穴。阴经的输穴和原穴是同一个,阳经的输穴和原穴分成两个。这是因为阳经的气血运行更加明显而强烈。

输穴本身就有输转的含义,有输转的功能。刺输穴治的肝病,更倾向于通过刺激它的经脉,使得郁滞之气得以输转、化开。因为输穴管的就是运输。而期门是募穴,募穴的特征是气机在此汇集之后,深入本藏、或本腑,它能往里走。所以它就能治藏腑之里的病。

换个说法,如果治肝的藏证,刺期门。如果治肝的经证,刺太冲。同时又因为肝藏和肝经,前者是大本营,后者发挥功能,相互之间可以彼此影响。所以在临床应用上,很多时候期门和太冲用哪个都可以。相对而言,太冲好刺,就在脚上。刺期门还得解衣服,比较麻烦。但如果这个病已经表现为肝藏实体的问题,肝藏在里的问题,那期门的效果就会优于太冲。只是优于太冲,并非刺太冲无效,刺太冲一样会有效。比如治情志类的病,就像本条的谵语,期门优于太冲。再比如说肝藏本身,无论是脂肪肝,还是肝肿大,期门优于太冲。

做一个脑筋急转弯,如果不是肝乘脾,而是脾乘肝,刺什么穴?还是这思路,找脾经的输穴——太白,如果太白穴不太好刺(皮太薄),通常刺公孙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