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16 热邪痹表而伤里阴(上)

 一一六、微数之脉,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此条相对于前两条的热证则更加偏向于入里,更加偏向于伤阴、伤正气。

读中医古书的一个基本方法:一个条文,有的时候是在说理,有的时候是在说诊断,有的时候说治法,前辈经常会把鉴别的思维过程隐去不讲。

比如此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从字面语境上看,脉跳的微数,不可灸,因为有火热之邪。这句话更多的是在说理,而不是简单的说运用。见到脉微数,就不可灸吗?不一定。除非这个“脉微数”是因为内有热邪——“因火为邪”。灸的时候需要谨慎——“慎不可灸”,这句话应当理解成“慎灸”。因为不是只要有热就不能灸,而要表达的意思是——内有火邪的时候,如果还灸之太过,会进一步伤阴或者进一步化热。这是一种常见的可能性,必须考虑在内。问题就集中在,你如何判断出哪个是能灸的微弱之脉?哪个是不能灸的微弱之脉?因为这个微弱之脉,内有火邪。

说到灸,咱们基本只在一种情况下使用灸,就是阳不足或阳受损的病,如寒证、虚寒证、或阳虚证。虽然其他病也能用灸法,但毕竟不是灸法的擅长之处,而且操作难度极大。用火来治火邪,就像用火来救火,一旦玩不好,反而成了放火。只有极其专业的消防队、消防员才能以火救火。而且这种方法也仅限于治森林大火,要是城市里着火了,这方法也不能用。所以热证、阴虚证,咱们不用灸法,有其他更加高效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一旦操作不当,病情就会加重。

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这句说的是热邪直奔血分病去了,伤到营分,再伤血分。以六经说就是伤到三阴。“血难复也”指的是造血机能受到损伤,至少也是个太阴病。太阴生血,生了血才能养少阴。少阴储藏的够了,厥阴才能发挥升极而降、降极而升、阴极化阳、阳极化阴,阴阳相交接的功能。而火热之邪的传变速度非常快。阳邪(比如热邪)的传变速度相对于阴邪(比如寒邪)快。就像是热药用错了,表现出来的过激反应非常强烈。而那些阴药(寒凉药)因为其性属阴,表现的不是那么积极。所以阴寒之药或者滋补之药用错了,为祸比较隐晦。而热药、扶阳药用错了,表现特别明显。正气如此,邪气亦是如此。

这就是寒邪和热邪最根本的不同之处,一个传变速度快,一个传变速度慢。所以才有寒邪传变的伤寒以六经传变;温热热邪以卫气营血传变的温病。叶天士《温热论》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也是类似的表达。但是咱们需要知道,这指的是一般规律,不是绝对规律。临床时间长了,一定能发现按六经传变的温热之邪,和按卫气营血传变的阴寒之邪。

这是读书的一个技巧,一定要分析这句话出现在这本书中的位置,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书的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要记得咱们中医的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判断。就算是科学一直希望追求绝对的真理,但是越追求越发现,咱们这个物质的三维世界不存在绝对恒定的唯一真理。一个规律在某个层面有效,在另外一个层面就会失效。经典物理在量子层面就会失效,客观分析在量子层面也会失效。由此大伙已经能够品味到,永远不要用有“唯一正确标准”的思维来认知世界。咱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这个东西放这合适不合适;这个解释用在这里是不是在它的可用范围之内;为这个病人治病,他当前的主要矛盾用这种方法是否合适。

言外之意就是一个复杂病,每个阶段矛盾点会发生变化。矛盾点一发生变化,治法就得变化。还用以前那些药,之前对,现在就错。换一个更准确的表达方式——之前合适,现在就不合适。不得已,用对错表达。其实咱们的思维方式,不是对错,而是合适还是不合适。

回归条文,火热之邪从三阳到三阴,从卫气到营血,伤到了这个人造血的根本功能,称之为血分病。开始影响了血液和营养,营养全身的能力,称为营分病。以六经的表达方式是,太阴负责生成气血津液。生成的这个功能没受损,受损的只是往全身运化、输布气血津液的能力受损。如果按照卫气营血学说,是太阴的营分病或者气分病。如果是气分病,就是太阴往全身提供能量、热量的能力受损。太阴的营分病自然就是往全身提供营养、血和津液的能力受损。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这么分的背后有相应的治法、有相应的诊法。

如果造血的功能已经受损,按照本条语境,是被热邪伤到了造血的根本,则是血分病。血分病可见太阴、少阴和厥阴。用藏腑学说来表达,每一藏都有其气分证、或者说气证、经证,也有其藏证,伤到根本了就是藏证。如果伤到根本、伤到藏,伤到根本造血能力的时候,就不是只用驱邪或是只用扶正的方法就能治好了。就必须扶正驱邪,把握好当前的矛盾,把握好准确的节奏。时而扶正、时而驱邪,或同时按某个比例扶正驱邪。那么他必定是一个虚实夹杂的毛病,不可能是单纯的实证或虚证了。尤其这个病拖过几年之后,就百分百是虚实夹杂了。如果刚开始进入藏证,时间还不长,或许还表现的较为单一。

本条虽然没给出治法,然而你在理上明达了,自然能够推理出治法。因为本条所涉及的范围太广,可能是很多病,很多不同的病位,火热之邪是否还勾结了其他邪气?完全有可能。

比如很容易勾结痰湿、气机闭郁、瘀血,治法略有不同。虽然不同,一旦明理,治疗时不外是方法的选择和叠加,以及当前矛盾点的把握。

比如当前表现为以实证为主,热势特强,肯定先用一两副药清一下热。但如果一直用寒凉药,一定败坏藏腑,尤其是脾胃。这一两副药的目的,不是把热邪彻底消灭,而是让热清一点,从而有机会恢复藏腑的根本。如果热势特强,通行经脉也不管用,加一些风药反而会风热相刑。而用滋阴养津液的药,养的这点津液还不够烧的呢。人体的这团火不能太盛,太盛则为邪;但也不能严重受损。当正气受损(本条指的是阴),就是当阴受损,人体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承载庞大的寒凉药,而将热邪一举歼灭。所以要分好几步,清一点热,扶一点津液;生成一点津液,再去清一遍热。反复多次之后,才能把顽固的邪气拔掉。尤其是某一邪气伤久了,一定与其他邪气相并结。比如火热之邪,灼干津液,灼干水谷精微,一定化为痰湿,那就还得处理痰湿。痰湿的本质又是粘滞难除的,根本没有快的方法。

再谈一谈怎么学治温热病的药

  • 先把药按照卫气营血进行分类,因为辨卫气营血非常容易。
  • 再把这些药以五方或藏腑进行分类,以确定病位。

注意:这个病位是双重界定的病位,即有卫气营血的病位确定,也有藏腑的病位确定。因为病位辨的精准可以使药效更加突出。病位辨错了,只把病性辨对了,对于单纯的毛病也能有效,复杂的就不行了。在病位的判定学说中,不管是六经、藏腑、一气周流,还是卫气营血,层面分的越复杂的越难辨,越简单病越好辨。卫气营血最简单,只有四个层面,六经有六个,藏腑有十二个,所以藏腑最复杂。

要是把病位和病性两个作对比,哪个最复杂呢?病位要比病性难。或者说判断病位时出错的概率要大于判断病性。病性的判断,下功夫学五六年、七八年就基本不会错了,除非有些病极为诡异,出错是极小概率。但是下功夫学同样的时间,在判断病位上,偶尔就会出现疏忽。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比如热邪,表现出一派热象,是不会和寒邪辨反的。比较容易和其他邪气的表现区分出来。或者几个邪气并存出现,也能诊断出来。

但是有可能是不同病性,在不同病位同时出现,寒热并现、湿热并结、寒湿并结。或者不同的病位,一个寒,另一个湿。这些诊断起来比较困难,属于那种错综复杂的毛病。

但总的来说,只要判断出整体的病性和局部的病性,在治法上,病性这方面就不会出错。无论是虚实、寒热、风郁、燥湿,还是痰湿瘀血,因为它们向外表达的信息相对清晰,比病位清晰的多。

为什么病位不好诊断?因为邪气会沿经脉、藏腑之间传变走动。有时一股邪气既影响了上焦,也影响了下焦,甚至影响了上中下三焦。还可以从中土影响四维,从一藏传到其他藏腑,这一传变,病位就显得驳杂混乱。而各藏腑又有其不同的专属功能,同一股邪气入了不同的病位,就有可能显现出截然相反的病症。比如痰湿之邪,影响了阳明(或者说影响了胃),在这种多气多血环境,就容易跟热并结在一块。如果入了脾肾,同时这人体质又偏于阳不足,或者以前曾经受过寒。那痰湿就容易和寒并结在一块,变成寒湿、寒痰。结果此人就有可能变成同时有寒湿和湿热出现在不同的病位。比如三仁汤的症状规律,就是上中下三焦的各个病位的症状规律都有。

不用因此感到畏惧,因为咱们治病还有另外一个规律:只要病性判断对了,治法就会有效。区别只在效果好点、差点,但一定有效。病性对了,病位辨的不那么精准也会有效。反之病位辨的再精准,病性辨错了,一定无效,甚至加重。比如寒热辨反了、虚实辨反了,就是这个逻辑。难学的东西对临床效果影响小,好学的东西反而对临床效果影响大。所以这就是学医之人的幸运,当然也是患者的幸运。

就病性而言,粗分虚实,虚证又分多少种,实证又分多少种。之前的课讲过,不重复了。虚实咱们称之为病性。无论以何种方法(六经、藏腑、卫气营血、一气周流)确定病位,咱也会发现只在病位上有区别。但是以何种理论体系诊断,病性都是不变的。流派之间的区别只是以病位的不同角度切入,治的病性是没有差异的。这样就给咱们学习、融汇各流派带来一个便利。因为病性相对好学,却最大的影响临床效果。病位相对难学,还分出各个流派,但它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会轻于病性。而且病性上,各流派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病位的判断才有差异。无论判断为六经阳明实热证,还是判断为藏腑的胃火,其根本的治疗方向是不变的,就是把热清掉。这算是临床治疗和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