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取经重录3

对于淼叔来说,温病很难讲,很难做到像讲《伤寒论》那样,细节中不失整体、整体中包含细节。原因就是在伤寒上下的功夫跟温病不一样。所以咱们把温病课件拆成两块。一部分是放在公开平台里讲,另外一部分放在咱们的群里讲。有什么区别呢?就是群里发的课,加了好多我个人的理解。温病结合藏腑这方面没什么障碍。我个人理解主要存在于六经结合温病这方面,因为古人也没做过这样的融合。这种融合谈不上什么创新,因为六经不是咱们创新的,温病也不是咱创新的,咱们只不过是对二者重新解构。即便如此,我反复思量,把其放在公开的平台课上也不太合适。所以咱把温病课件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在平台课上,一部分放在群里。群里的部分有我的个人见解。而公开课上尽量放弃个人见解。所以大家听温病课件的时候,要把平台课的和群内讲解的结合起来听。两者的讲述方式不同,内容也尽量不重复。

承接上篇,看一下温病学说的两个核心理论框架——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和温热邪气迅速传变规律。温热邪气迅速传变的规律就是一句话,如果邪气势如破竹,遵循的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这个路线,传完心包之后就入脾肾。温热邪气伤到肺就可以传到营分、血分了。开始入肺还是卫分、气分病,其快速的由卫分突破到气分,又由气分到营分、血分。邪气盛,传遍迅速。比如去年的新冠肺炎,再往上追溯到非典,都遵循此传变的规律。而一般情况下,比如那种几十年的老病传遍过程是热邪逐渐伤阴,遵循卫气营血这种缓慢的传遍路线。所以温病的传变遵循两个框架,一个快速,一个慢速。虽然温病学说的盛行,跟瘟疫传播有很大关系,这是其擅长领域。但是实际上咱们平时使用温病学说治的病,都不是那强烈的迅速传变的温热邪气,反倒是按照卫气营血缓慢传变的病。既然是缓慢传遍的,它的传变也必定符合六经,就完全有可能以六经的框架来整理温病。

绝对不是六经只能判断寒证,卫气营血只能判断温热证。因为无论是六经还是卫气营血,给出的都是疾病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角度。难道六经就没有热证?这显然不符合临床观察。难道卫气营血的各个层面就没有寒证?这也不符合临床观察。

六经也好,卫气营血也好,都是在表达病情由浅层功能到核心功能的一个过程。咱们在平台课上按卫气营血讲温病,群里按六经讲温病。

注意,《温病条辨》上列出的六经名称不是伤寒论的六经,这个六经其实是藏腑的代名词,其本质还是藏腑。然而伤寒六经,是从藏腑之外的另一个角度来阐述的。其实无论是卫气营血,还是六经,其本质上无法脱离藏腑的。

文归原题,怎么定义卫气营血?就像咱们学伤寒,得先定义六经功能。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定义卫气营血或定义六经,你先要定义其功能。如果没有把握其功能,直接定义就会很困惑。可是问题是咱们不能直接见到卫的功能、气的功能。这种符合当代人思维模式的解释方式并不适用于解释这个问题。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只有逆推。就是先浏览大量的案例,了解其发病时什么样。知道发病时什么样,就可以反推他没发病时什么样,继而得出这个正常功能是什么样。同样咱们研究六经也是这个方法。结合条文,再阅读大量的医案,知道太阳病发病时什么样,继而反推出他不发病时正常的样子,最后做出抽象概念的定义。这就是方法论。

咱们先不讲推演过程,先给结论再说推演过程,这样更容易理解。卫分的功能跟太阳的功能,定义基本一样,就是卫外固里。在《伤寒论》中论述了寒邪闭表,逆推得出“表”的功能是卫外固里。这个“表”,寒能闭住,热也能闭住。然而,热邪跟寒邪有所区别:寒性的特征就是寒主凝滞,而热邪的特征就是宣散、炎上。于是同样表被闭住了,热邪更倾向于伤津液。所以温病的前辈,一直在告诫我们不要发汗;而寒邪倾向于伤阳,津液伤的轻,所以可汗解。注意,伤寒论中也反复提到“不可令大汗流离,病必不除”,所以伤津液也不行。由此说明看问题需看本质。伤寒与温病的分歧只存在于表面,在本质上没区别,正气都不能伤。不但正气的津液不能伤,正气的阳气也不能伤。虽说热邪倾向于伤津液,但热邪也能伤阳,所谓壮火食气。所以当病到营分的时候,用寒凉药不但解不掉这股热,反而先伤脾。脾一伤,运化力一弱,热更解不掉。欲解此热只需运化疏转。“郁堵的热用寒凉药去攻,热没扑灭先伤脾。”这一段描述是温病学给咱们的一个极为精彩的讲解。这点知识如果靠咱们自己在临床中领悟,可就难了。一般在临床中就会有这样的困惑:这是一派热象的热证,用了寒凉药,就起了一层白苔或白腻苔。白苔为寒,白苔为湿。假设是寒,一派热象怎么解释?假设这个苔是湿,舌红苔白,那就是湿热,于是寒凉清热,或是疏风除湿。用药发现热也没除,湿也没除。这种情况会困惑很多初学的医者。而温病给出的治法是通行透散。其实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都符合这个规律,适应这个治法,有点儿一招吃遍天的感觉。甚至咱们发现,赵老医案中,有些治疗阳虚或偏寒的毛病时,也用这招透转。所以温病这套透热转气,它不但能透热转气,还能透寒转气。不过其实治这种伤阳的寒证,还是六经更合适、更直接。之所以引入“透寒转气”这个概念仅是为了说理,实际用的时候,咱们还是用伤寒法治伤寒。用六经解构卫气营血还可以以藏腑为桥梁,用藏腑解构六经,再用藏腑解构卫气营血,继而六经和卫气营血就能相互解构,于是温病和伤寒在没有界限了。

有了这些讲解铺垫,咱们再理解卫分的功能和卫分病就简单了。卫分的功能是卫外固里。此功能被热所伤,就是温热邪气在卫分。不同于伤寒的是,温病所指的卫分无汗,有时候是因为津液被烧干。而伤寒所指的卫分无汗,是因为津液被闭结。津液被闭,使之通行开散,不可出大汗,“微汗出”代表使津液可以通行,则病解。可是温热邪气伤到卫分的时候,通开之后没那么多津液或者残留的变成邪气的津液,以汗的形式出来。所以温病在自解的时候大概率无汗。出汗的概率小,但是也有。而如果卫分热邪证,本来是有汗的,则病解的表现是汗止。这两种汗出异常的情况就是太阳上篇开篇讲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此处的“若发汗”有两个意思,一是用药发汗,一是自行发汗。风热之邪或者温热之邪,本身表现的属性就是燥热炎上伤阴。热邪还会逼迫津液出汗,这种出汗是一种损夺津液的表现。如果此汗被某种原因或者直接被热邪闭住,那么这已经变成邪气的津液(蒸腾着热气的津液),就会化为暑湿之气。所以汗出来反而更好一点。

卫气卫外固里如何表现呢?不外乎两个方向:1.有阳气能保证不受寒邪。2.有阴气(主要是津液)能保证不受热邪。外界冷了,皮毛紧缩、起鸡皮疙瘩是为了减少散热。然后把内在阳气调过来御寒。外界热了,皮毛打开,通过出汗把热散出去。散热就需要有津液,没津液一片干燥,此热就散不去,化为燥热。卫气就像边疆,此处燥热严重,调来多少津液都不够烧。表现为没津液了,就干烧;有津液了,就出汗。反正是要把这个燥热去掉,光靠调津液不行。一味的使用寒凉,热可能被清下去,但是燥解决不了。所以才用辛凉透散的方法。一边用凉性清热,一边用开散的、通行的形式,把热散出去了。同时通行的性质又可以把津液带过来,平息这个燥。这样热和燥就都下去了。于是真到临证的时候,不外乎就是采用什么样的辛,什么样的凉,什么样的散,什么样的通调津液。回忆一下咱们伤寒一脉是怎么处理燥热的:麻黄、石膏、甘草、杏仁。显然伤寒一脉的这个辛凉发散法,显得有点大开大合。而通调津液、以润燥热的方法,伤寒一脉会用葛根、天花粉。如果津液亏了,伤寒派就用生姜、大枣、甘草,津亏再严重就加玉竹、山药。如果津液伤到三阴,再用地黄。而温病处理的方法,显得就更加细致清灵。

咱们看一下《赵绍琴鉴证400法》上面的卫分证治四法、气分病二十六法、营法九法、血分九法。这就是赵老温病学说的核心技法。可以说这本书的四百法就是由这个四加二十六加九加九拓展开来的。学习赵老温病,先看这一段。就像咱们学远公,要先看外经微言卷三卷四。这是核心,由核心主干再往分支去追寻学习就容易了。但你要倒过来,从分支枝叶回溯主干就难多了。实际上这就是学习的诀窍——先抓住主干,再从主干往旁支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