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21·122吐症二

一二一、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一二二、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条文一二一,从条文语境上看跟上条很像,都是太阳伤寒证变成阳明证了,只是症状表现不一样。本条的症状是“不欲近衣”,那就是有点怕热。还“内烦”,内烦可能是心烦,可能是胃烦,可能是肺烦。反正是太阳向内传到阳明了,阳明证犯心、犯肺、犯胃都有可能,还有可能犯三焦,那其对应的治法,可能是白虎汤、承气汤、黄芩黄连阿胶汤、三黄泻心汤、栀子豉汤、大青龙汤、越婢汤。所以此条在论传变的道理,不是治证条文。

那么从太阳传到了阳明,是已无太阳,变纯阳明?还是太阳的病没好,而兼入阳明?这个问题,治三阳证,不用复杂考虑;治三阴证的时候,必须考虑。在治法上,三阴证传变,确实复杂;而三阳证极简单。见证治证。基本就是一剂之二剂已。

再联系条文一二0,如果出现了饥不欲食、朝食暮吐,还能不能一剂之二剂已?如果已经是三阴证了,就不行。如果是三阳证造成的症状,还可以。如果是三阳证造成的,一定伴随着强烈的三阳症状,比如本条说的阳明,阳明证是主症:不想吃饭,吃了吐是兼症。主症治好了,兼症也就好了。如果没有特别强烈的主症,平时就病病歪歪的,一定是三阴证了,或者表述为三阴体质。治三阴体质或三阴证,太阴、少阴、厥阴恢复的速度明显不同,治疗的困难也明显不同。在治法上可能是相似的,某些时候开的方子也是相似的,但是三阴不同,恢复的难度就不同。三阴根本不虚而得的三阴证,是因为邪气盛而伤了三阴,其根本造化能力尚在,这种三阴证相对好治,但是比较少。那些久治不愈,四处求医都治不好,最后找到你的,都不是这种好治的。

再看下这两个条文有什么细节不同之处。条文一二0中脉细数,又出汗、又吐,伤了津液。而条文一二一没明显指出伤津液,但是有点怕热,不欲近衣,有内烦,这个烦肯定是热烦。所以两个条文的对比,一个要治伤津液;另一个不一定伤到津液,条文没细说,重在讲传变。看到这样的条文语境,用了吐法,结果病传到阳明了,还变为热证,就应该联想到吐法伤阳。吐法能伤津液、伤阴,也能伤阳,伤阳怎么处理?话说回来,吐法伤了胃阳,表现为伤阳证或寒证,那就已经不是单纯的阳明证了,至少到太阴。因为太阴造化生成阳气的力量足够,阳明就不会得寒证、虚证。吐法或者汗法,或者其他什么法,伤到了阳明胃家的津液,伤了津液化热;也能伤阳,伤阳化寒,胃中虚冷,胃中虚冷也能吐。条文一二二就说了这两种情况,算是祖师爷做的一个总结。如果解释为一种情况的分支,怎么又热、又消谷饮食,同时还胃中虚冷?一个是热证 “数为热,而反吐者”,一个是“胃中虚冷,故吐也”,语境矛盾了。所以肯定说的不是一个情况,而是两种情况:一个是胃中热,一个是胃中虚冷。

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说明热是虚热,是伤了津液,津液虚了后的虚热。这个虚热可能造成吐证,也可能造成消谷饮食,就看这股热是怎么表现的。表现为上逆则吐;表现为不断的消灼饮食,就吃得多。所以同样是热证,可以是吃得多,也可以是吃不了。同理,同样是寒证,可能是拉稀,也可能是便秘。虚寒证的拉稀常见,虚寒证的便秘也不少见。所以在理解本条的时候,不要盯着真热假寒、真寒假热去思考,那个逻辑不顺。因为是阳明病,单纯的阳明病不会出现复杂的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琢磨自己行医这十几年,见过几个阳明热证,比如白虎汤证,极度怕冷的症状?从医案中见过,但是自己没见过。而且以咱们的理论体系来分析,如果一个热证已经表现为热极化寒的时候,已经不是简单的阳明证了。

把问题回到这股胃热,怎么会消谷善饥,又怎么会造成吐、食不下?其实很简单,这股热加速了脾胃消化,因为脾胃消化是需要热的,阳明本就多热,这下更强了,就更能吃了。如果这股热壅滞了胃气,令胃气不得通行,堵住了、郁住了,那就吃不下。轻证就是没食欲,还往上逆,就吐。这是从通畅的角度来论。换个角度,用一气周流学说来解释:这人的胃气能够降下来,降的功能正常,胃有热,就能吃,消谷善饥。如果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胃还有热,就吐。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可以让你的思路更加清晰,同时必定也会让你的治法更加丰富。

至于胃中虚冷故吐也的吐证,大家随口就能说出吴茱萸汤。因为在整个伤寒论里,治肝胃脾寒证的呕吐,就这一个方子。引申一下,照理说,按照方证是吴茱萸汤,咱就偏不用,用附子理中汤行不行?也行,但肯定好的速度会慢些。如果我又要用附子理中汤,又希望好的快些,那就在附子理中汤里加半夏、或者旋覆花、代赭石,这种降逆的药来治气机上逆,让症状好的快点。这样也行。所以真到治的时候,各种方法多得很,非常灵活,比理上容易。理上分析的极为脉络清晰,区别联系是为了更好的指导诊断,有更好的兼容性,有更灵活的治法。真到治法的时候,就简单了;到开方子的时候,就更简单了。有可能太阴病、少阴病开同样的方子。咱们中医管这个叫异病同治。还有同病异治,就比如刚才举的例子,你用吴茱萸汤可以,用附子理中汤加些降逆的药也可以。理上的深究是为了在诊法和治法上的灵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