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康本:
太阳病,十余日(注:过经),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注: 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也。)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这个条文在康本上,在“与调胃承气汤”后面的一大段“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也。”都是旁注。读宋本的时候,条文在语境、语序上,确实很不顺畅。把这些旁注去掉再看,整个语境、语序就都顺了。
“太阳病,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条文思路很清晰,调胃承气汤证的阳明证,是能够出现上吐下泻、又恶心、还大便溏、胸中痛、腹满。条文抬头直接说了“太阳病,十余日”,这个阳明证是太阳病传过来的。条文中没有提及这个阳明证是怎么得的,是不是错用了下法或者吐法?都没提。咱们读条文的时候,要研究条文之间的排列顺序。比如跟前几个条文的联系是:跟吐相关。跟后面抵当汤、抵当丸条文的联系是痛,痛症。瘀血证常见疼痛,于是本条在此处承上启下。从讲吐症过渡到讲瘀血证。抵当汤和抵当丸,这两个方子差不多,区别就在于水蛭、㟐虫的量,一个二十个,一个三十个;一个用酒大黄,一个用生大黄。酒大黄攻瘀血的能力优于生大黄;生大黄攻热的能力优于酒大黄。所以本条要跟下两条相鉴别,而不是跟上几条的吐症相鉴别。一个小技巧:学伤寒论注意条文之间的先后次序。
本条文还是用以方测证的方法来学习,演示以方测证的思路。调胃承气汤中芒硝半升,比大承气汤用的芒硝量还大。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一升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一合大概相当于20毫升。大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的芒硝用量转换成毫升,就是调胃承气汤100毫升,大承气汤60毫升。调胃承气汤中加大了芒硝的用量,其目的就是取芒硝的寒凉性,为了加大攻热。取芒硝咸能软坚,有更强攻消热的力量。大承气汤里加上破气行气的厚朴、枳实,目的显然是为了推动干燥的大便。对比之下,调胃承气汤更倾向于处理阳明的热,因为热伤津液,还加了二两的炙甘草。那大承气汤显然是奔着堵住的燥屎去的,攻大便。又有大便,又有热,就用大承气汤。只是清热、攻热,就用调胃承气汤。咱们以前讲过三个承气汤,在这再复习一下,以方测证嘛。
已经知道调胃承气汤有什么功效,便能知道治什么病。知道病机了,就能以此来解释和理解条文中的症状。阳明一股很强盛的热积在胃肠道,尽管还没出现明显的燥屎,也能造成很严重的上吐下泻,条文中称“自极吐下”。还能出现便溏,这时候还不是大便干燥。还有腹痛,胸中痛、晕晕欲吐、恶心、心烦,尚未形成阳明燥屎,就是肠道里还没那么多燥屎瘀堵。只是这股肠道里的热就能造成这些症状。
梳理一下病位,六经病位是阳明,藏腑病位就是胃肠。胃经循行路过心脏,所以热邪循经上行就心烦。胃经为热所壅滞,胃气不降,于是恶心呕吐,这属于人体自解。有股热郁堵于此,机体是有自愈力的,就要消耗津液把热给排掉,于是下利。拉稀后有点伤津液了,没那么多津液可以拿来排这股热邪,开始出现便溏,就是没那么稀了。再下一步,热下不去,就形成燥屎,就得用大承气汤。插一个思维:已经是大承气汤证了,可是还用调胃承气汤治,能不能治好?其实也能治好,只不过患者要多受罪,吃完药之后肚子会更疼,直到把屎拉出来。因为少了厚朴、枳实这种破气、行气的药,推动燥屎力量不足,只能靠人体自身的力量去推动燥屎。但你确实用调胃承气汤把阳明肠道里的热给处理掉了,热没了,只剩下燥屎,人体也能排出去,只是会很疼。疼的概率比较大,得把燥屎拉完,恶心呕吐、腹痛才能退下去。便秘或屎没排出而出现的恶心,以及大便不畅造成的心烦,都好理解,临床中都很常见。本条不是大便没排出来的心烦,而是阳明胃肠有热而心烦,这个心烦也会随着或吐、或下之后,有所减轻。但是热没排干净,一会儿症状就又起来了。如果患者的津液足够,就会反复多拉几次,直到把热排完。如果津液不太够,就化为阳明燥屎。
条文没说的症状,也可以脑补起来。比如脉,肯定会出现实脉,或洪大有力、或滑大有力,甚至有可能出现紧脉,紧而有力。舌苔也大概率会变厚。大便不畅也会反映到舌苔上,宿便也有可能反映到舌苔上。习惯性宿便或习惯性便秘的人,还经常容易做梦会梦见大便。有一段时间我身体不大好,有宿便,就经常做这种梦。所以不是周公解梦说的梦见大便就要发财,其实是宿便。那么多热积在阳明、胃肠,舌头肯定红。热伤津液,肯定口渴。这些脉色症,在读条文的时候,自己脑补回来。这个脑补的过程,就是在锻炼诊断能力的过程。多做条文间的联系,比如以前讲过大承气汤证也能见下利。
本条出现胃疼、肚子疼、胸疼、心疼也好理解,就是让热顶的。因为瘀血证也常出现痛症,所以条文置于此,与下两个条文瘀血证的疼痛相鉴别。咱们祖师爷写书,特别省字,下两个条文基本就没提疼痛。他认为你知道的症状、常识,就不用写进去了。就像本条文,阳明证脉洪大,口干渴、舌红这些症状,条文中都不写了。
再讲一讲最后的这段小注: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也。这段小注想表达的意思也特别简单,就是跟大柴胡汤做鉴别,因为大柴胡也能出现恶心,也能出现阳明胃肠道的热。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
那么再问一下,此证用大柴胡汤解的掉吗?很可能解不掉。因为大柴胡清热的力量不够,通腑的力量也不够,大黄才二两,大黄的量少一半。调胃承气汤和大承气汤中大黄都用四两,而且还都加芒硝。如果把大柴胡汤里大黄用量加大,又加了适量芒硝,也能治,只是大柴胡汤里的生姜、半夏这些药就白加了,不止白加,还有点拖累效果。看到这个旁注,不妨揣摩一下写这个旁注人的思维方式。见到呕吐就想到柴胡证,见到阳明热证就想到大柴胡,自己也觉得不太对,于是加了这么一段旁注。显然这个旁注的作者在思维上,是在鉴别大柴胡汤与本条的区别,用的判断方式是症状规律的方证思维。从这也能看出来,在宋本成形的年代,就已经有方证了,所以方证绝对不是日本人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