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症吐法之整体观理念二

先以整体观理论解构一下吐法与吐症,然后再展开金匮要略妇人篇的吐症条文,这样更容易理解。先说吐法——催吐之法,再说吐症。

一般的吐法指催吐之剂,广义的吐法还包括并非催吐剂,但是吃了会呕吐的药。并不是每个人都呕吐,但是这个患者的体质产生了呕吐的动作,以助排邪。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服药之后,患者吐痰多。可能是咳,从肺里出来的痰;也可能感觉像是从嗓子里涌出来的痰,不是肺里的。反正痰多,老是吐痰。这个也勉强算吐法,吐痰也算吐。久痰、顽痰、宿疾的痰证、湿证,即便用了催吐剂,也只能十去五六,剩下的还得用缓慢的吐痰方式。但也可能是走大便,大便粘稠、溏等。这些吐全算上,主要是治痰湿水饮,治其他的效率差些,比如瘀血,谁也不可能平常吐两口血,经常咳痰的常见。常见的积食所造成的呕吐,属于自解的一种方式,吐能解一部分,但还是靠排大便。

这么一捋,病位病性大致也出来了。以整体观,六经结合藏腑的病位,咱们比较熟悉、常见和容易理解的: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都可见吐症,其实太阳有的也能见吐症。显然越往核心深层越难治,比如厥阴证的吐,厥阴重症、厥证、死证的吐。相关厥阴篇的条文,咱们还没讲到,但是大家应该自己已经读到相关条文了,那是胃气将绝的呕吐。

那太阳证的呕吐呢?思维到这,最正确的学习方式是打开文字版的伤寒论,搜“呕”、“哕”、“吐”。重要的事反复说:学中医绝不可能只靠听老师讲就学会,老师讲的只是启发,思维训练、记忆训练、反应训练还得靠自己修炼。就以三阳的条文随便说几个,这种搜索工作得自己来。

  • 比如柴胡证的呕,这个好理解。“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 比如太阳病的条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甘草泻心汤也能见呕吐。“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 吴茱萸汤也能见呕吐,属寒呕。“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 还有那一大堆的半夏剂,因痰湿水饮造成的呕吐。
  • 阳明病的不大便而呕。就是大便憋得下不去,就往上逆,就呕,还出汗。

以六经论,不同的病位都能见呕症。以病性看,寒、热、淤、痰湿也都常见呕症。以藏腑论,各藏腑影响了胃,都有可能出现呕、吐、哕等症。

1、比如肝犯脾胃的呕,这个临床很常见。

2、心火传到脾胃的热证呕,一般都加黄连。心寒也能传脾胃见呕,还是吴茱萸汤。

3、肺传脾胃的恶心,是晕晕欲吐,不是那种强烈的呕吐反应,而是老没完没了的恶心,比如小青龙汤证就有可能见到这种恶心。服用小青龙汤后,有可能恶心下去了(因为寒痰、寒饮治下去了);也有可能是药力催动,服药后吐。

4、肾的水饮犯脾胃的恶心,或是肾寒使得脾胃也寒的寒呕,治法各有不同,难度也不一定。因为虽是犯肾,少阴证的犯肾就难治;厥阴证的更难治;太阴证的犯肾还好治些。三阳证也能犯肾,但是好治,比如猪苓汤证、五苓散证、苓桂术甘汤证,这类犯肾、犯心的都好治。肾阳气化不利,三阴证的需要加附子,真武汤之类。如果是三阳证,温化、气化、升腾水气津液不足,化成了水湿、痰湿水饮,加不加附子都能好。加了附子有点多余,可能会热力大了点,但不至于有太大毛病。因为三阴的阴足够,这点附子吃不坏。只是三阳证,三阴还比较好,阴阳都比较足的时候,加附子相当于白加,有点浪费,但也会吃坏。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的化裁,就能处理这种三阳证的犯心肾、阳气气化不足形成的痰湿水饮。

所以咱们强调方证要在六经的架构下使用。三阳病体现不出来这点有什么差异。可是治三阴病,虚实夹杂的时候就能体现出差异了。高手重六经,初学重方证。就比如,有三阴的阴虚,可是三阳又运化疏导津液不足,阴虚的同时又停留了水湿,就是阴虚加湿证,这是咱们伤寒一脉不擅长的。但是如果你有了六经架构的思维,在六经之下用方证,这种病不会难倒你。至于技巧用药上的欠缺,跟远公学点、跟温病学点,就补回来了。即便硬用伤寒论的药,效率低点也能治。但是这时候如果只有方证的思路,没有六经的思路,这个病可能就治不了。因为届时患者会表现为一种虚实夹杂、错综复杂,即有阴虚、又有阳气气化通利不足、又有痰湿邪气停留,你治哪个?用方证对应,对应哪个?如若想治明白这种病,前提是必须弄清楚阴虚是哪一经?是三阴还是三阳?三阴三阳哪一经?这个痰湿的停留是哪一经?然后理出顺序,先治哪个,后治哪个。可能先治标,可能先治本,也有可能标本同治。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同理,就像你处理日常工作,得有一个大的全局规划,然后再一个个解决局部问题。没总规划,处理一个个问题的时候就乱了。大局乱了,事就办不成。这种大局咱们称之为整体观。

虽说这节在讲呕吐哕,但其实不管什么病,都是这个道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以理驭法。治呕症当然不是只盯着呕吐这个症状,要从藏腑整体全局观去看,是哪个或哪几个藏腑的失衡,或者郁滞不畅;是什么病性?是寒、热、燥、湿、风、郁、还是痰湿、水饮?六经的格局,让你对这个病的难治、易治、愈后的判断、治疗的过程有一个大局的把握。只要藏腑趋于平衡通畅,六经功能恢复,那症状一定会下去,病一定会治好,而且是从根本上真正的治好,不是消除、压制或转移症状。某个症状或某个病从来没见过,就用这个思想去治,最终都能治好,只是可能会慢点。因为你没学过针对这个病的高效率的治法,但也会有效。之后再学关于这个病更高效率的治法,不断的积累经验,就可以成为这个病经验丰富的医者。

咱们这套课程,跟着听下来的学员,已经发现不算秘密的秘密了:无论什么病,都可以回到整体观的框架中去分析、治疗,并且见效。而绝不是一个病一个病的学,一个症、一个药、一个方的学,这么学将永远也学不完。这点很重要,所以反复说。因为咱们这个群教了一年多了,仍然会有学员在以惯性的思维方式,盯着症状思考。但也不用气馁,因为人的思维转变是很难的,尤其养成了惯性思维后,要升级或重建思维极其困难,甚至比从零开始都困难。

六经所犯何藏腑,是什么邪气所伤,是什么正气不足,是咱们这套课程的思维模型。之所以总结出这套思维模型,是为了学习的便利,而并非模型的本身就是真理。模型是只手,手指着月,通过手领悟了月亮。这是禅宗慧能大师的比喻。每个医家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运用模式,但是要教给学生的时候,就必须把它整理成一套更容易复制的思维模型。学生通过模型学会了思维方式,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必须得这样,中医才能一代比一代强。真的不能师傅要求学生必须按自己的路走,按照师傅的完整复制,那样很难一代超过一代。

咱们设计一套完整的教材,理论、诊断、治法相融合,在同一套理论体系之下,总结出一套思维模型。所有的条文讲解、医案讲解,都是基于这套理论思维体系、框架模型、方法,只要下足够的功夫,就能学成。平台课、群和资料库的内容,等所有的课程完成之后,会把所有的这些课件编制成一种树状结构的连接方式。从最基础、最根源的理论开始,逐层树状结构的展开,每层展开都有相应的超连接,连接到相应的理论、诊法和治法,乃至于医案和资料库。构建起这种相互连接的知识网状结构,而且是带着这种树状延伸的网状结构。我相信这个东西做出来,肯定对后学很有帮助。

把整套的学习教材录制完成就很耗时间,再把它完成连接,也得很久。我大致规划是,再用三年把所有课件讲完,之后用两年完成连接。现在就开始培养以后可以帮着一起完成这件事的学员。所以平时讲课也特别重视这种理论框架的构建和知识连接的练习。这个思维方式就是咱们以后设计这种结构化教材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咱们用于临床的思维方式。

让我比较高兴的是,已经有学员给我反馈,用这种思维方式之后,再面对学习、面对临床的时候,已经有了整体结构式的思维方式了。那么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患者那些症状、自己的治法就不再是单个的状态,而是整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