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症吐法之孕妇体质特点三

回到孕吐的问题。既然是孕吐,就得先了解孕妇的体质特点,阶段性的体质倾向。就像治儿科病,先要了解少儿的纯阳之体、少阳之体、清净之体的特点。要治老年病,就必须先要了解老年人藏腑衰弱的特点。要么在中医,女科和儿科单成一科。中医的分科是按体质特点来分,不是按某个病或某个器官,像西医的那种分科。

孕妇的体质特点,把握这么几条:

1、脾胃要加倍消耗。以前脾胃消化系统养活一个人就可以了,现在要养两个人,这是造成孕吐的核心原因。有核心原因就有外围原因。所谓核心原因指的是,不管心肝脾肺肾什么原因造成的吐,最终一定会反应到脾胃上而出现的吐。这个逻辑有点像以前说过的咳嗽,心肝脾肺肾都能造成咳嗽,但一定要影响到肺,因为最终咳嗽的是肺。吐也一样,最终产生吐的反应的是胃。所以看那些治孕吐的方法、方子,基本都得调理脾胃,这是共性之一。这是第一个特点:脾胃的消耗、工作量翻倍。

2、血和津液消耗量巨大。养胎需要大量的血、大量的水,当母体开始调集血的时候,血又不够,血虚的象就出来了。血虚的象出来,化热的象就出来,所以孕妇多怕热。哪怕之前是阳虚,有寒证怕冷,在怀孕期间也多怕热,生完孩子、哺乳之后再回到原来的体质。但也许病情更复杂了,比如之前是阳虚,生孩子伤了血就血虚,血虚后就阴阳两虚,阴阳两虚后就可能没以前那么怕冷了,但不是阳虚好了。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坐月子,但是坐月子这事也给弄的乱套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你得根据体质去养怀孕造成的体质损伤,不是每个人都一个方法的。所以女子怀孕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血。因为血的供应量基本是不够的,本来供应一份,现在得供应两份,肯定是不够的,区别在于差的多,还是差的少,所以就容易出血虚化热的那些象。

血是这个道理,津液也是这个道理,养胎需要大量的津液。在刚怀孕的时候,身体就要储存调拨津液,准备以后制作羊水。在储存、调拨津液的这段时间,就能够摸到滑脉了。因为存起来的水、津液,表现为停水的滑脉,可又确实不是邪气。所以健康孕脉的滑脉是柔和的滑。但也确实有可能有病,滑脉里还掺杂着病象。这就是靠号脉来判断是否怀孕的难点所在。如果是两尺脉柔和的滑脉,不是病象的滑脉,再问诊后确定没来例假,基本就能确诊怀孕了。可如果里面掺杂着病象,是不是这个病造成例假周期紊乱?得靠经验了。专门做妇科的大夫会有这些经验。勉强也算进第二个特点,跟血算到一个分类里,津血同源嘛。需要血、津液、后续还需要羊水,所以现出停水的象,但是这个不算病,可是确实是种意向。

3、胎儿的成长在某个层面对母体算是异物,由此给孕妇带来的一大堆毛病,都要在这个基础上处理。

对于母体来说,胎儿在某种角度是个异物,尤其当胎儿越来越大,必定会压迫其他藏腑。幸亏人类进化出胎盘,要不然母体的血是不能直接供应给胎儿的,否则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把胎儿杀死。所以怀孕生子这件事极为艰难。在基因的层面,基因的第一目标就是延续下去,繁殖。可是繁殖的过程变成了哺乳动物的胎生,就必须解决母体的血液不能直接供应胎儿的问题,就进化出了胎盘、子宫,就注定了这套设备特别容易损坏。其实不光女性如此,男性为了能够繁殖进化出的这套设备也极其消耗。而且物理结构极不合理,极容易受伤。要不学医的人经常感叹人体结构不合理,就是感觉进化的时候很凑合。

胎儿的成长在某个层面对母体算是异物,由此给孕妇带来的一大堆毛病,都要在这个基础上处理。为什么孕妇很多药不能吃?大攻大伐大下的药不能吃,因为那些攻伐的药极有可能把胎儿攻掉,还是因为胎儿某种程度上算异物。如果遇见那种必须得攻伐,比如有瘀血,可是又怀孕了,攻瘀血的药很有可能把胎儿攻掉;可是不攻瘀血,胎儿又根本养不活。面对这样的情况,确实挺难抉择。谁也没有百分百把握药力只攻瘀血,胎儿稳保。虽然可以用安胎固胎,同时再加攻瘀血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做不到百分百的保住胎儿,攻掉邪瘀。只能说给了患者一个机会,但只是机会,而不是必然。因为病如果治不好,胎儿肯定养不住。解决方法就是把病治好了再怀孕。我处理过几例,跟患者说治半年再怀孕,有的人真治了半年,有的没到半年就怀孕了。那个患者以前是不孕不育,怀上了还有三个月的危险期,得扛过三个月才能坐稳。胎儿存于母体的状态就是这么拧巴,一方面是异物,可另一方面母体又尽全力养活他。

这些道理明白后,再去学妇科病,至少在大框架上就清晰了。以孕吐为例,肯定离不开治脾胃,兼治造成脾胃的其他各藏的原因。同时一定要保住脾胃,还得养血,还得顾及到津液停留化成羊水的问题。羊水太多、太少都是问题。有个孕妇的案例,她怀孕期间反应特别大,三个月之后还不舒服,身上有点浮肿,觉得四肢又沉、又重、又酸。什么原因?本来就是水湿体质,现在怀孕后水湿加羊水,湿气过重。这时候怎么办?处理水湿(甘淡渗利)的话有可能伤到羊水。一个无奈的办法就是让孕妇忍着,生完孩子后再处理水湿。那大家就能想到,这个孕妇生完孩子后,一下体型就会变的特别胖。怀孕期间攻水,确实有危险,得把握的特别好,需得一副药一诊。如果孕妇做不到,你也做不到,那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孕妇忍着,生产后处理。一般怀孕期间吃的多,营养摄入多,再加上水湿体质,那生产后体型就变胖。所以好多孕妇生产后变胖,琢磨一下其中的道理。

基于这样的道理,反过来思考,本来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津液、血,所以在整个怀孕过程中,即便用到附子这种热药,也不会一直用下去的。反倒当归、地黄那些药可以久用。平时根本化不开地黄的,现在怀孕后,脾胃功能变得很强就能化开地黄来养阴养血。我一开始遇见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挺纠结的。因为我知道那个孕妇平时是不能吃地黄的,化不开,可是怀孕后,胎儿一天天长大,孕妇也确实阴虚、血虚。硬着头皮开了地黄,结果吃了后能化开。因为这个孕妇之前一直在我这调理,很了解其体质。两个问题合一块想,如果某个孕妇患者,又需要滋阴养阴,同时又水湿停留,那就一块用:一边滋阴,一边利水。仍然是一天一诊。随着胎儿越来越大,势必会压迫周围的藏腑,藏腑被压迫之后,必定容易产生郁滞,这就是为什么孕妇要适当运动,要不极容易难产。即便不难产,产后也会形成郁滞体质,五藏六腑一下被挤压好几个月呢,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说到这的时候,大家能想到这里面有大量的商机。从怀孕前治疗,到孕中、孕后的护理,全程参与的,我只经历过一例。那真是特别不一样,她身边的家人、朋友都说生完孩子后脸色还红扑扑的,母乳也很充足。不过确实照料起来很麻烦。后来我也思考过,如果商业化这件事,整个过程下来,费用太低根本运作不下来。从一开始治不孕不育,到怀孕的前三个月保胎、安胎;再之后的健脾生血养胎;产后坐月子,月子期间的调理方案,让身体从生孩子的状态恢复到常态,得以顺利的过度,这非常不容易。因为母体在生孩子过程中,做了个临时的大改装,改的时候容易出毛病,改回来的时候也容易出毛病。

好在接生这方面用不着中医了,西医很擅长。胎儿大了难产就剖腹产;失血过度就直接输血,还不用担心感染,有抗生素。所以大家品一下这事,西医刚传进中国的时候,大家一看西医这么厉害,会觉得西医比中医强多了。但那是在拿西医的优点比中医的缺点。然而西医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缺点也渐渐被民众看见,这时候又会有人拿中医的优点比西医的缺点。所以人的认知永远是偏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