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湿的几种方式

脾的主要功能是管湿的,因为脾管湿,也因为脾什么都得管,所以就使得脾犯的病很多。湿可以跟任何邪气相勾结,你看医书会发现治湿的方法是最多的。

打个比方。治寒有几种:

1、真寒。要把寒用热药给抵消掉,寒热相抵。白话说就是你冷了我给你加把火,用药姜附桂一类。

2、虚寒,假寒。虚寒是因为阳气不足,显得寒。这时候要扶阳,不是用特别大量的热药去攻寒。虽然那些药经常用的是一样的,但是治法不一样、用量不一样、时机不一样、配伍也不一样。

3、阴虚化寒。这个很难诊断。这种寒一般是阴虚日久,阴血不够,阳没有载体运不过来。

4、假阳虚,是郁出来的,郁而化寒。对于阳气本来就不够的人,郁可能化寒。阳气不算太差的人,郁了最容易发热,所以郁而化热比郁而化寒的多。但有些复杂的,可能身体某部位郁而化寒,另一部位郁而化热。一般这种,我们定位是少阳或厥阴,要看他有没有血瘀,或藏腑病。

治湿的几种方式:

  • 1、以燥化湿。
  • 2、风能胜湿。前提是津液得够。
  • 3、扶阳化湿。真武汤、苓桂术甘汤。
  • 4、气虚生成湿的,补气。
  • 5、补津液化湿,补血化湿。
  • 6、活血化湿,通行津液化湿。光补不行,还得动起来。通行津液的方法,就用甘淡渗利的药,像茯苓、薏米、木防己、葛根、茅根、芦根,这类的方法,让津液动起来。
  • 7、通大便治湿。
  • 8、芳香化湿,开散化湿。芳香类的药:藿香、香附、白蔻、砂仁、佛手。

常用开结开散消导类的药:大贝、半夏(半夏有燥性)、全瓜蒌、薤白、槟榔、山楂。但同时我也会习惯性加一点枳实,枳实破气。厚朴用的少,厚朴要量大才管用。后来我就用莪术代替厚朴,莪术,姜黄都比厚朴好用。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LGF整理初稿。真水无香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