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肝痰湿的方法

肝本身不会生痰湿,肝上的痰湿是脾肾肺传过来的,所以治肝上痰湿的方法不外乎是治脾肺肾的那些方法,然后再加上疏肝的药,或疏肝气或疏肝血。

远公的方子经常柴胡、白芥子一起用,显然是这个用意。经方常把柴胡半夏放一起用,也是这个用意。还有旋覆花、代赭石的那些个方子。

平时多翻前辈、同行的方,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方向。主要看他在治什么病的方中,用什么药是规律性的。这工作不好做,得看多了才能总结。

肝上的痰湿不是用疏泄法退不掉,而是清掉之后脾或肾又传过来,总是清不完。

当痰湿伤了肝之后,肝气闭郁就容易化热,就极容易变成肝的湿热证。所以翻医案的时候就找“肝湿热症”类,因为其他的同行不解释成痰湿犯肝,而解释成肝湿热。咱们之所以把它解释成痰湿犯肝,是因为背后的治法既要疏肝,又要治痰湿,需要治脾肺肾。这才是生痰和促痰的根本,痰湿是脾和肺生成的,久久化不开就藏于肾。并不是真的有一个肾的大本营或者仓库,把痰湿放里面去,但这么理解不妨碍开药,也不妨碍治疗,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

事实是藏的这个功能本来应该藏好东西,现在痰湿藏里了。这个藏,藏了痰湿,咱们就称痰湿犯肾。这么称谓是因为这种解释背后带着治法:就是把藏的东西翻出来,再扔掉,就是从藏到升发到疏泄到排泄的过程,这就是治藏邪的方法。所以解释后面必定带着治法。比如刚刚说肝有痰湿,要么郁而化热,要么郁而化寒,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肝有湿热,一种是肝有寒湿。

咱们的前辈是怎么想的?都说清楚了:肝有湿热、肝有寒湿,你还不会治吗?咱还真不会治,文化断裂到这种程度。为了解释这个话,咱们又做了一定表达方式的调整。

肝的湿热和寒湿是哪来的?你得治哪里,再同时治肝。如果不治来源只治肝,就会清一波又来一波,病好的慢。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水手整理初稿。真水无香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