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讲针法补泻

有句话:针法的关键就是补泻。那咱们是怎么理解的呢?

凡事都从理上追,补泻的核心就是调其虚实。只要能让虚变的渐渐不虚,实变的渐渐不实,这就是补泻。这就是咱们用平衡来表达平衡。

经脉其功能本身就是通行,所以只要刺经脉,它就有通的功效。不像用药,比如地黄,本身就是收敛的性质,它怎么都不可能是通的作用。比如风药,怎么使用都是通行的功效,用来治虚证也是因为不通而虚。

但是经络,包括放血则不然。你只要用了经脉或者血脉,它本身就有通的特性。所以在针法的描述上,反倒以平衡做为主要思维。反映到具体的操作上就是补泻,其本质是调其虚实。这就导致实现它的方法就非常多。咱们看到的不同说法,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调虚调实,于是看得很乱。

如果从主干看支流分成几支,这样容易。而从支流往主流看,这就难,因为它分出好几支。想通过支流摸到主干,只有一门深入,顺着一条河一直往上游走,总能找到主干。但如果有八个分支,八条河全都走一遍,摸到主干就费劲了。

要么说不论学哪个流派,第一步先花3~5年,把这个流派的优点学到手,遇见他优势的擅长领域,你都可以随手而愈。然后紧接着就会发现他的劣势,再去弥补劣势。当然做为一个专科大夫,也可以选择没有下一步,就把自己擅长的这件事做到极致,成为一个极致的专科大夫,这也是一个方向。就看你学医的初衷是什么。初衷谈不上高低、好坏,最顺你心意的、最适合你的,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

非要确定下来以哪种手法作为补泻的标准,我觉得没必要。这种手法你用的熟,你就用这种;别人用那种熟,那别人就用那种。这个不重要,反倒是做学问的方法,整合这些知识的理念,这些东西我觉得更重要。因为这些东西一旦掌握了,很多东西就可以自己学会,不用非得手把手教。

经脉和穴位绝大多数都有双向调节的功效,只是有一些穴位更偏向于泻或者偏向于补。而这个补和泻,也是每个穴位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单用补或者泻,很难把这个概念彻底讲清楚。

举个例子,五输穴“井荥俞经合”中的合穴,尤其是阴经的合穴,五行属水,这个“水”其意为藏的意思,所以所有阴经的合穴都有收藏的功能,那当然可以刺阴经的合穴来补这一藏。原穴也有补的功效。像足三里、气海这种穴位也有补的功效。关键是同样用“补”来形容它,它是如何产生功效的?

藏除了有向外的功能,又有向内巩固收藏的功能。而腑(或者称为阳经),它本身的功能就不是往里收,而是往外通行、运输、运化。阳经原穴有补的功效,那么它的原穴“补”的涵义,指的是加强这一经运行通行的功能。比如足三里,胃经的合穴,它并不能将气血津液运行的精华物质向内收藏,但可以加强脾胃的运化能力、燥热能力。这个能力加强了,功能自然能提升。

有的医家把功能由弱到强称之为补。这与咱们对补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咱们对补定义是“固本、里”,在里的本,令其巩固,称之为补;把藏或者收藏的功能定位为补。而能力的加强,需要生发、运化提升的这个能力,咱们称之为生发、运化。这就决定了你对于补和泻的定义。其实各流派都不一样。如果这一点没理清楚,以下在论补泻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互说互话,互相理解不了。

明白了这些,就可以选择配穴来实现,到底是固本培元,往里收藏;还是增强生发运化各个藏腑的功能。你就有了角度,有了角度自然能配出穴来。

比如肾水虚,希望身体能够藏住、镇住、固摄住水而化为肾水,而且还希望这个水要藏的更深一点。有了这个思维,再去配穴,就是刺肾经的募穴和合穴。募穴和合穴两个合一块,自然会往深层次、往里去巩固。如果目的是把肾水或者肾气向外输布,比如输布肾水偏阴的这一块,刺复溜穴。如果想让津液能够到体表,复溜穴配合谷穴或复溜穴配昆仑穴。这两套针法都是增强肾的能力,一个是往里巩固的能力,一个是往外输布、生发的能力。都可以称之为补,就看你怎么定义。

咱们是把前者往里巩固肾水称为补,往外运用称为泻。之所以要把这个定义明确化,就是为了防止理解上的偏差。咱们说的这个定义,背后一定有与之对应的方法。

关于补泻的定义,其实自古咱们这一行就没有统一过。所以当这个医生说补的时候,你一定要看它的书。他在书中一贯关于补和泻的定义是什么,然后用他的定义来理解他的思想。如果用自己对于补泻的定义来理解他人的书,轻则看不懂,重则甚至批判作者。

最后总结一下,补泻是为调节虚实服务的,而经脉的穴位功效经常是双性的(双向或多向)。不同穴位实现的补和泻,形式不一样。而经脉其本身的性质就是通行,通行的本质就是把身体的气血津液、精气拿出来用。用得好了,人越来越强壮,用的不好就越来越消耗。在补泻上,咱们对于加强某一藏和某一经的功能,让其功能变得旺盛这一块,是倾向于泻的。因为他是拿出老本,加强他的工作能力。而将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的精华向本敛藏,这个称之为补。

为什么要这么定义?因为每一种定义后面会直接对应治法和诊法。如果一个笼统的概念,后面还再分支,分支完了再对应针法和治法,得多一道工序。如果少了中间那道工序就容易变成各说各的,或者迷糊了。

比如脾有很多功能,大多数功能都会有一个穴位,可以去加强和改善它。其中脾统血的功能,有地机穴与之对应。想发挥脾统血功能时候就选地机。脾经还有血海,也能管血。地机和血海的区别在于统血这块是一致的,所以这两个穴位经常可以相互替代。但如果更倾向于把血往外调送,选血海。怎么知道的穴性?看前辈怎么组方。比如治好的皮肤病,发现使用了血海,那就知道这个穴位倾向于往体表运化血。

这就是方法论了,怎么通过以方测证的方式来学针灸。脾属土,土制水,那发挥用土治水功效的穴位,自然是脾经五行属土的穴位,或者脾经上能体现土克水的穴位。查一下井萦俞经合的表。

找到足太阴脾经那一行,然后找到五行属土,再找到五行属水,分别是俞穴和合穴,就是太白和阴陵泉。所以当你想发挥土制水功能的时候,就选太白和阴陵泉中的一个。

这个表没有络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公孙有一个最常用的功能就是可以调上下。脾居中央,斡旋上下左右。上下左右斡旋失司的时候,又跟脾相关,是脾郁滞或者脾虚?就看配穴。斡旋上下不畅,选公孙。如果体质偏虚,你希望能够向内补固一点,就选阴陵泉。所以阴陵泉被称为一个治虚、补虚的穴位。这个穴是双向的,土制水,你从水湿的角度讲,把水湿清理掉了,那不就是泻吗?这就是穴位,它有双、多向性。

脾还有功能是管消化吸收的,消化吸收食物需要大量的能量。人的能量主要就用在两块,第一块是消化吸收食物,包括排出二便,另外一块就是运动,支持四肢、大脑的活动。人的主要能量都消耗在这块,所以自然就少不了在脾经上选一个相应穴位之后,得配上胃经的穴位。最常用的是足三里。

咱们把这些穴位进行这样的分类,而这样的分类是源自于灵枢,像五俞穴、络穴、郄穴、募穴,背俞穴等,它本身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够调控身体气血,或者调控经气和藏腑的方法,这套方法就够用了。

这当然只是指的是调藏腑平衡的针法,还有循经的用法,全息对应的用法。这三个治疗体系:调节藏腑、循经和全息对应,一套针方能包含两个,就能确保这个针方是有效的。如果三个都加进去,肯定有效!其中最难学的是藏腑,循经和对应全息都好学。

全息针法很好学,基本上看一看就会,照着用,多数也能起效。麻烦的是,如果只用全息,而患者有一个顽固的藏腑的病因存在,那套方法,属于扎上就见效,回头还复发;再扎还见效,可能用几次之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就不见效了。

所以这三套方法,排位是这样的:调藏腑是根本,循经和全息是为了加强疗效,让它能够迅速见效。

你通过刚才说的这个方法,把会用到的那些穴位:五俞穴、背俞、络穴、原穴、郄穴、募穴等都捋一遍,基本就能编制出各种治法,就会组合出各种想要达到的疗效。甚至都不用背配方、针方表,可以自己组方,用了就灵验。

有一定理论之后,用针比用药容易。比如,号脉发现肝郁,舌象有瘀血象,症状也确定有瘀血。那你得细辩一下,肝脉有没有瘀血象?结果发现肝脉瘀血不明显。肝有瘀血容易影响胞宫,女子就问下妇科;男子问男科,也没这样的症状,那基本排除瘀血在肝。

经过诊断发现瘀血在脾,比如瘀血在脾的一个常见症状,伤寒论里有:老想排便,而大便后,腹痛等不舒服的症状逐渐减轻。这就是瘀血在脾。

如果是寒、或者湿、或者寒湿、或者积食,总之是胃肠道上阻滞的问题,排便后症状会减轻。但如果是瘀血,通过大便排瘀血效率很低,所以不减轻,或者没有明显减轻。就是这样的症状,这块讲这么一个症状,就是让大家多去拿理论去整合这些症状。

总之,这个病人经诊断后发现:肝是郁的,但是郁尚未形成肝瘀血,而是影响到脾有瘀血。
怎么配穴?

解肝郁首选太冲。解脾的瘀血,首先得加强脾的运化力。然后找脾经的郄穴。各经的郄穴,阴经的郄穴,都能起到活血的功效,都能入血活血。既然是脾经的瘀血,那自然扎脾经的郄穴。如果不用脾经的郄穴,用心经的郄穴也能有效,因为心本来就管这个的。用肝经的郄穴也行,虽然瘀血不在肝,只是不如扎脾经直接。取脾经能够管理瘀血的郄穴更直接。

这就是咱们说的,病性弄对了,病位没对,各藏腑之间、藏腑和经脉之间是相连的,也能有用处。打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就好比一个人生病,身体不好,营养不良,那他最该做的事是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学会怎么合理搭配膳食,自己给自己做饭。可是他如果不是自己做,而是请保姆做,保姆懂也行,但终究是靠别人的力量。大家自己品味一下其中的道理。

具体的操作细节方面,不用太着急。先把核心的理编织起来。编织理相对麻烦,但成功了,后面的路就都特别好走。如果主要精力放在分支方法上,那就有可能弄得脑袋疼。比如看火神的,也看寒凉的,这俩就不对付,你就难以整合。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zhang整理初稿。真水无香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