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久病案【二~四】

风湿久病案目录:
一、治疗理路
二、狭义风湿定义 [本篇内容]
三、常见疑惑(重点) [本篇内容]
四、风湿发展的三个阶段 [本篇内容]

五、治疗难点(重点)
六、治疗本案所需实际条件
七、治则
八、病情进退判断(重点)
九、此案传变规律
十、护理

二、狭义风湿定义:

简称,风湿。又名风湿关节炎,病犯关节、肌肉、骨骼,非广义风湿。广义风湿还能出现浮肿、水肿等症状。

三、常见疑惑:

问题一:风性疏泄,湿性粘滞;一动一静;一个是偏阳疏泄的邪,一个是偏阴粘滞的邪。两股相反的力量是怎么勾结到一起的?

湿是因为脾受损后无力运化而生湿。没能正常运用的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在身体里停滞久了,化为毒。就像食物放久了会烂。治疗这种毒,不会使其瞬间消失,一定得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传的过程中症状会发生变化,所以症状总是循环往复的。根本原因是身体不断地产生湿毒,大便、小便排湿毒排不干净,就会运到体表出不去,于是化为风湿。可是不排,就让毒在藏腑里停着,永远也好不了。总结为不治湿,早晚藏腑闭结成危证;治湿就会循环往复的症状加重。

风是因为淤:

  • 此淤按藏腑分——1.本身肝淤,2.或是湿浸染了肝,使得肝淤。治则——肝脾同治。
  • 此淤按卫气营血分——1.肝气机闭郁,2.肝血分闭郁,3.脾湿的闭郁。三者同时存在。治则——不同肝脾气血同治。

问题二:风能胜湿,湿从风化,风本能化湿,为何风湿病的风和湿都化为邪气,不干正事?
这个问题的理解要从几个角度交叉着思维。

A.正邪的角度。风化为邪气,邪气是不干正事的,只有正气才干正事。之所以风不干正事,是它不是正气的风。

B.邪风是因为肝的功能受损,使得全身的升发、疏泄、升降之力紊乱。

C.当肝病表现为风气过度的时候,就得治其太过,想办法把太过之气平衡掉。此太过跟热相结,就得风热一起治。同时肝的功能时而会突然表现为升发不足,此时就要助其升发。时而表现为津液升发不足,就得助其通条津液;时而表现为气机升发不足,就得助其升发气机;还包括升发血。升不要简单的、具象化理解成从下往上,而要理解成从收藏的状态变成往全身运化输布的状态。所以升是降的前提,就像抛石头,升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降是积累后用这些势能的过程。《四圣心源》学说把此抽象的简化为升降。其实升降的本质就是身体的气血津液要往全身输布,输布是为了使用,使用完了,还需要收回来。收回来是为了积累之后的使用。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肝的升发、疏泄之力与脾的运化之力的关系。脾的运化力其中一部分要靠肝的升发力和疏泄力来实现。其他部分靠心、肺、肾的力量来完成。所以脾的运化力是通过其他四藏合力实现的。

D.风湿病的病情是始终不稳定的,因为始终存在阴阳相隔的问题。在某个阶段病人表现为气机升发不足,过一段时间表现为升发太过:

升不起来,阻滞在某地,引起内淤,就是前辈说的气机内陷。还可能内陷化热。此时的脉象就会表现为寸脉极弱,而肝脉大。同时如果尺脉也比平时大点,就说明是内陷。这种病机就得助其升发。升阳可以用桂枝甘草汤;升津液和阳可以用——桂枝、茯苓、生姜、甘草;升津液和血布于表可用新加汤;里偏热时,升津液和阳可用三根汤——白茅根、芦根、葛根。

升发太过的脉表现为心脉比平时大的多,肝脉也很盛,尺脉比平时弱。脉势往上,气都往上顶,不往下降。升发太过,而降不足。气盘旋在上焦,淤在上焦,没法降,就得助其降。

无论助其升,还是助其降,风湿病一定得帮着中土运化。因为它已经不是单纯的升降的问题了,升降失司是因为中土失司。如果脾胃特别强壮,即便此人有肌肉关节腠理先天不畅的问题,也不会得这病。

问题三:为什么用疏风、通络、化湿的方法,疗效欠佳?

因为没有治虚,虚治不好——1.脾的运化力不行,2.肝的运化调达力不行

四、风湿发展的三个阶段:

  • 阶段一:里虚不严重,或刚开始里虚。此阶段不用养正,只要按照某一节奏健脾化湿、疏风解郁,配上活血法、通利关节透表法。前几个月容易反复,最短三个月后能见明显效果。
  • 阶段二:里虚严重,不治虚好不了。疏风活络、化湿散热的方法只能一时减轻症状,从根本看毫无好转。藏腑里虚关键是治脾。
  • 阶段三:里虚非常严重,以至于没有资本治风、湿、淤、热,必须先保住他的藏腑。但是同时痛到一定程度,患者吃、睡不好,不治标又养不了藏腑。这个恶性循环不能打断,就会变成不治之症。第三个阶段就能危及生命了。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水手审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