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门十变

“五门十变”这套法式其实特别简单,只是把外在的表述和内在原理表达出来难。学习传统的学问要具备一个心态,就是不要做终极追问。比如,不要问为什么甲己合化土,为什么戊癸合化火。当然咱可以给出各种解释,但都不是足够究竟的解释。我国传统的学问就有这个特点,多少得适应一下。咱们只需要知道,这东西只要照着去用就有效,哪怕是生搬硬套。不但能用来针灸取穴,还能用来算命,推演五运六气,因为其是自然法则。可能是上一次文明遗留下来的东西,具体的推演方法已经失传了。这是前辈给留下的一套法式,按照这套使用规则可以直接用。咱们在运用这套法式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按原样运用了,因为咱们已经把它消化吸收了。就像人吃一块蛋糕,被人消化吸收之后,蛋糕已经不是蛋糕了,已经变成人的一部分了。这种古人留下来的法式,对咱们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是照搬取用,而是要思考其背后的原理。因为只要思考了背后的原理,就可以灵活变化运用,这就是消化。然后,用久了就不用在脑子里想“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这些东西了。天干合化是一套自然法则,这套法式就是源自这套自然法则而诞生出来的。其不仅能用来针灸配穴,生辰八字占卜、五运六气预测都用得上,因为它是自然法则。按照原有的法式,其有一套固定取穴规律。咱们通过举例,来揭示其中的原理。原理明白了,根据此原理查表就行了。

足临泣(对应甲木)是胆经的本穴,而太白(对应己土)是脾经的本穴。这条经五行属性是什么,本穴的五行属性就是什么。就像这个足临泣在胆经上,胆经属木,作为本穴它的属性也属木。反过来也成立,脾经属土,脾经上属土的穴位就是其本穴——太白。其他几个穴位也是这么与天干对应。

原有的法式所基于的原理是藏腑五行的补泻。最关键的就是这个五行补泻背后的原理,只要把这个悟出来了,就可以把这个法式完全消化,使之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具体运用的时候,就已经不用思考这套法式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所以当肾水过剩,要泻其子的时候,足临泣作为木经的木穴就是其子,就用它来泻。心火不足,需要补其母的时候,足临泣又成了其母,就用它来补。太白也是这个道理,当需要泻心火的时候,就要用到这个土经的土穴来泻其子。反之,需要补肺金,就用太白来补。这个方法就被称为“五门十变”。其中“变”指的是合化,当同时刺两个穴的时候,就有其化性。关键是前辈们教咱们这套东西的时候,是不怎么讲其化性背后的原理的。咱们基于远公的藏腑学说,来试着解释这种化性的原理所在。一旦理解了其原理所在,运用的时候不必只局限于这些穴位。比如,要虚则补其母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刺太白(太疼),脾经的其他穴位也可以。甚至灵活一点,刺胃经的穴位也可以。就看你的需要,是要加强偏阴,还是加强偏阳,加强偏表,还是加强偏里。胃经的穴位也可以起到培土的功效,比如足三里。

试图去领悟五行这套作用规律如何表现在藏腑之间的作用关系上。因为藏腑的作用关系才是五行的根本立意。如果不去深刻的领会藏腑之间作用关系,只是套用这套法式,其实也会有效,只是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反之,一旦理解了藏腑之间作用关系,这套法式就会被你完全吸收,用起来就很灵活,不必拘泥了。

之所以讲这个,是因为咱们学中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的固定法式。这就有点像算命里面的断语,还有点像堪舆里的风水图谱。法式上说的都是固定的,但实际上遇到那些地形、命盘或者病情,经常不是那么固定。

咱们极重视前提的交代,交代完前提,再一一的解释合化的原理。先说甲己合化土,以藏腑学说来理解是这样的:脾的运化力少不了木气的疏泄力。如果少了木气的疏泄力,脾的运化力就会缺少推动,而变成死土,也就是脾滞。所以为了让脾能够运转开,在运化力正常的基础上,还必须有这股疏泄力。这就是甲己合化土的藏腑原理。类似的说法还有“太阴之右,少阳治之”、“肝脾需调和”等等。这些都是同一个道理以不同角度进行的阐述。这便是学术融合,能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物,而不迷于其中,渐渐的就完成了自洽。

再看乙庚合化金,乙是阴木,阴木为肝。庚是阳金,阳金是大肠。查下五门十变的表格,这两个穴祖先给出的是行间和二间。实际上绝对不是必须行间、二间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藏腑别通论》提到肝别通于大肠。虽然咱们不太用这个《藏腑别通论》,但是临床中明确发现调大肠的时候经常需要调肝。因为肝(胆)的疏泄力通了,大肠就容易通,反之肝郁大肠不易通。比如承气汤里的厚朴、枳实就是为了让气机通畅。如果不放厚朴、枳实,只用大黄使劲通腑,可以想象病人会多么受罪。临床中咱们见过大量的病人一紧张,就出现大肠失司,要么便秘,要么拉稀。西医的解刨学也证实肝脏有根血管直通大肠。所以中医是可以把西医体系融合进来的,而西医无法融合中医。问题是有没有必要融它而已,因为中医独立发展了几千年,完全没有必要融合西医。只是有些个别领域融它进来有点用,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融不融。但是整体来说,是不需要融合西医的。

由乙庚合化金(调肝以畅大肠)的思路,触类旁通一下,胆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取穴时不一定必须取阴木(肝经)之穴,取阳木(胆经)的穴位经常也能起到通调胃肠道的作用。这种情况咱们在临床中有这样的经验,比如小柴胡汤的兼证。或是查一下胆经的穴位,好多穴位是能够调胃肠道系统的。

所以我在研究这套中医理法体系和各种中医法式的时候,习惯去追究其背后的原理,并将其原理跟我之前学到的知识点相连接,形成自洽,再取用的时候就很自然。时间久了,各种法式就忘了,但是背后的原理不会忘。

接着说丙辛合化水,丙是阳火(小肠),辛是阴金(肺)。说到阳火就要想到阴火,这是阴阳观,有时候确实取用阴火效果更好。丙辛合化水如果按照算卦的原理就是火能把金融化成水,但是这个解释也不究竟,而且也不能用于治病。能够用于治病的解释如下:心不断的给肺提供热量,才使肺家津液得以气化,输布全身,这就是化水。小肠本身就是整个下焦热量的中心。膀胱、大肠、肾这些藏腑都得靠小肠的热量来温暖,从而气化蒸腾津液。食物中的津液、膀胱中的残水都要经过气化、加热、蒸腾之后,再次的上奉。上奉的津液其中一部分需要给肺,肺在心的热量温煦下,把津液再宣布全身。这就是丙金合化水的原理,说白了就是阳气(热量)气化津液的功能。

学会了小肠跟肺气化津液的关系,自然就明白大肠跟肺气化津液的关系了。大肠和肺互为表里,它直接吸收津液上奉于肺。二者是一个阴阳表里的关系,同属金。同理心和肺之间的关系也是合化水的关系。所以在运用丙辛合化水的时候,就不仅仅局限于小肠和肺二经的本穴穴位了。阳谷和经渠是前辈给咱们留下的固定法式,实际上不一定就取这两个穴位,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更加适合当时病情的穴位。就像咱们用经方,可以原方用,因为前辈给咱们留下了固定法式,可以方证对应着用。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加减变化,使方子更适合患者的病情。从这不难发现,无论咱们看什么、学什么,最终咱都能按照咱们的整体观来实现运用。无论咱们看什么都是在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看什么都没有矛盾。

有了这样的思路,再看往下看就更简单了。丁壬合化木,丁是心,壬是膀胱。发挥心火热量和膀胱的功能怎么化出木呢?肯定是病人水寒了。能够温养、滋润全身的水不能是凉水,凉水就成寒饮了。应该是津液,津液一定是富含阳气的、已经被气化的、能够随时通行的水,只有这些水才能够养木,同时也养全身。

最后说戊癸合化火。这条其实能给咱们很多的启发,尤其在临床实用基础上。咱们慢慢展开说,理解这条的时候,千万不要局限的仅把戊理解成胃或胃经,这样咱的思维就被限定住了。而是要把它理解成其属性,也就是多热、多燥的这股属性。只有胃的燥热足够了,才能去平衡脾的湿。只有脾不湿了,才能让太阴养少阴,后天之本养先天之本,脾养肾。这个时候合化的火,一定是因为病人出现了肾阳不足的情况。如果他肾阳已经很旺盛了,都开始有身热了,肯定不会去强肾火,一定是肾火不足了,才用这种方法。所以当少阴寒的时候,“少阴之右,太阴治之”。此时不可能用太阴的阴去治少阴的阳不足,必须在太阴的阳充足的基础上,才能去治少阴的阳不足。太阴的阳从哪来的呢?一部分是从阳明燥火来的。这就是戊癸合化火的具体用法。这只是固定法式,临床中会有很多变化。比如还可以调用心火来调和肾寒,或者用小肠的火来温肾寒,以此类推还可以推演出很多方法。一定要去理解其背后的藏腑相互作用之原理,就可以做到灵活运用,而不限于固定法式。如果你能理解其背后的“后天养先天,太阴养少阴”的思维,思路就打开了。前辈给出的本穴是足三里和阴谷。实际上肾经上的穴都可以用,比如太溪。如果已经发现病人肾寒,取用燃谷、照海,效果会更好。如果再加上灸法,再配上一剂四逆汤,效果就更更好。

所以要这样理解古圣先贤给咱们留下的固定法式——前辈给咱们指了个方向,应该把其当成一个方向去研究,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古人的手指上。这是一个思维的习惯和方法,一旦养成这种的思维习惯了,自然能够打开思路。一开始的时候,别怕想错了,就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都没问题。“大胆假设,谨慎求证”,可以胡思乱想,但是一定要合辙。这个“辙”从远公的藏腑学说中去找,从咱们祖师爷的六经框架中去找,从后世的那些前辈的学说中去找。于是乎就出现不会用量子力学去解释中医这种贻笑大方的事了。用量子力学解释中医是中医理论玄谈化的明显特征。咱们所有的理论背后都一定有诊法和治法体系。不能具体实用的理论就是玄谈,学多了会把自己脑子学乱的。这里有个矛盾,如果你特别一板一眼的求知,不敢去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就很难去开拓自己的思路。可是思路过于开阔,又容易落入玄谈。这种矛盾在人生中处处都在,没办法,只能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所以我对大家的建议就是,大可以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然后渐渐的做到天下合辙。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需要有天下合辙的规矩,这两者都得有。好在现在是学习阶段,犯错成本很低,下次想办法搬过来就行了。以后到了临床阶段要尽量规矩、尽量保守;在学习阶段,开拓思路阶段,尽量天马行空。一定要把这个心态搬过来:咱们从小学过的教育是——惩罚犯错者。你要敢胡思乱想就得不到分,就会被老师批评。这种教育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咱们的思维方式。所以有这么一个现象,印度阿三头脑的思辨力极强,这方面超过中国人。为什么?因为中国人被管局促了,不按规矩就扣分。印度人是信宗教的,宗教是建立在一个虚的层面上随意想象,所以他们思辨能力特强。当然各有利弊,印度人变成了大脑特发达,身体跟不上的国家状态。而中国这种模式就可以通过实打实的实干把工业化实现了。这就是另外一种矛盾了,一个人要是想的太多了,行动能力就越来越差;实打实的实干者往往不去想太多,想太多了就没法做了。人生处处都是矛盾,而且没有一个百用百灵、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自己要面对的困难。所以没办法,看自己能不能融合矛盾的两极吧。一旦你能够融合矛盾的两极,就会实现一个跨越式的提升。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刘青同学审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