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文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参考: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96~104 小柴胡汤的证治运用(1)
学生问:此处的阳脉、阴脉怎么理解?
淼师答:这个问题之所以难理解,是因为阴阳二字的含义太过宽泛。如果把它限定为狭义的意思,比如阳脉定义为一种阳性跳动的意思,或者定义为寸关尺的寸,那就好理解了。难就难在,阴阳的意思是多方面的,万物类象的。所以遇到这种条文时,从万物类象(多项对应)的角度去思考。
二者可以指在外的气和在里的气,在外的气更多表现为浮,在里的气更多表现为沉;也可以类象为寸关尺的定位:尺代表收藏,藏为阴,寸代表宣散,散为阳。究竟本条的小建中汤对应的是浮沉还是寸尺呢?其实都有可能,而且还可能既不应在浮沉,也不应在寸尺。这就涉及到对于条文的理解了,小建中汤证是一个津液不足的问题,还包含了脾虚,治这个脾虚是通过甘、酸、运化,辅佐一些扶阳,来恢复脾生成津液的功能。
阴脉、阳脉还可以类象为脉起、脉落,脉起为阳,脉落为阴。所以同一个阴阳可以对应很多象,而且这些象都有一定概率表现出来。内在气机的失衡反映在脉上,会表现的变化多端、复杂多样,如果其表现为外在的症状上,咱们尚可根据这些症状规律组合得出一个大概率有效的治法,而仅凭脉象开方子,治疗效果就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有依靠症状规律而产生的方证流派,却没有诞生出依靠脉象开方的流派。有也非常少见,而且运用起来也不好用。
此条文中的脉弦、脉涩肯定是津液不足造成的,因为津血是载体,载体不足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内在气机表达在脉象上,是整体的表达,所以脉象展现出来的信息也是多元的、混合的。所以无论是气机运化时出现的不足之象,还是压制之象,或是两象兼而有之都可能展现在脉上。
古人把脉总结成二十八部脉,其实远不止这些。比如,弦和涩完全可能展现在同一个部位;弦和滑也完全可能展现在同一部位。弦中带涩、涩中带滑这种混合脉象,经常出现。所以用脉判断病位可以非常精确(能够最直观的表达当前的主要矛盾),但是判断病性就模糊的多。
咱们回到这个问题本身,这个阴和阳可能代表寸尺,可能代表浮沉,可能代表脉起、脉落等等。弦脉代表什么呢?弦脉代表一种压制之象,造成这种压制之象的原因可能是气机闭郁,可能是瘀血,可能是寒,还可能是饮,在本条文是津血虚。涩脉可能是瘀血,可能是津血不足。“阳脉涩、阴脉弦”这句话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小建中汤证一定会表现出这个脉象。祖师爷描述这个条文的时候,是为了通过这个脉象和症象来讲述背后的原理,而不是一一对应的意思。
万物类象这个思维,理解成象类万物也可以,落实到中医实用层面更趋近于“象类万物”。人体内在的一个问题表现到外在脉色症,可能是这种脉,也可能是那种脉,可能是这个症状,也可能是那个症状。
比如,已经确定病人就是痰湿饮证,那么病人出现了各部的浮中沉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按这个思路推演就清晰了。如果尺脉偏沉(比正常的沉取更沉),就是痰湿犯肾,因为犯肾一定会在肾脉出现一些异常的指感。尺脉本应沉取如果中取明显,表明饮在上犯。关脉的本位在中取,如果沉取了,说明痰湿饮藏的深,如果关脉浮取了,也是说明痰湿饮上犯了。有种极端的情况,痰湿饮证的病人,在脉象上完全不表现出来,这就是脉症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趋于复杂,所以随着治疗,痰湿饮一定会在某个阶段表现在脉上。按照这个逻辑继续推演,如果痰湿饮的症与脉并现,脉症共振,两象合参的结果就指向当前要治痰湿饮。如果痰湿饮的脉出现在两寸脉,尤其是左寸心脉,同时又出现了心慌、心悸,诊断至此方子就呼之欲出了,这是玩方证的强项。再比如,脉症共振,痰饮犯胃,症现恶心、呕吐,自然方子也就有了。这样方证和脉就结合到一起了。结合之后,你对方证的运用就一下拓展了,而且极有可能由此建立起整体观,继而建立起藏腑和六经整合的学术体系。
这样,仅从一个点,你就可以串联出很多知识点,联系起来的知识,你就可以灵活运用,所以最重要的是联系。如果知识没有联系起来,你只能是见到“心慌、心悸、脉弦、舌苔厚腻”就开苓桂术甘汤。这种没有联系的知识堆积在一起,只能处于一种零散无序的状态。如果知识处在零散无序的状态,你就会发现:用书上记载的方子治书上记载的症状,因不能考虑到整体,使得整体变了,造成病情加重。比如,有的案例,石膏症,用石膏造成病人瘫痪。之所以出现这种事,就是因为没有整体观。如果整体的看,一定会发现,患者这几个症是个石膏症,用石膏是没错,可是整体上又不能用石膏。
局部症状能用石膏,可是整体上不能用石膏,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用一个比喻来讲这种情况:你要打一场局部战争,必须要有国力支持,否则就容易因战争而亡国。所以这种情况,按咱们的体系就是:之所以顾此失彼,就是因为没考虑整体。
藏腑、经脉、邪气、虚证等等的任何局部治疗,一定要考虑他整体的承载力。这些理解,虽然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可以在理论上提前推演明了。比如,病人有三阴寒证,即使有局部的热,用了大寒药也一定会使整体变坏;再比如,患者已经出现了津液不足,又需要治湿,此时用利水的方法治湿,就会更加消耗津液,继而出现诸多伤阴的后续问题。这些问题不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从理论上就可以推演明白。在理论清晰的基础上,再慢慢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提高功力。
有时在整体观的统御下,需要运用这种局部治疗方法,前提便是考虑患者的承载力。因为咱们毕竟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你明明知道这种方法用了一定会存在弊端,可是为了破局,又不得不用。所以就只能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重”的方法,但是永远无法避免那个弊端的存在,除了三阳病。既然不能避免,就需要加强控制。比如,一个实证兼津亏的患者,当前实证的症状特别急迫,此时只能先考虑消除患者痛苦的症状,即使消症状的方法更耗津液。可是只有急迫的症状消除了,患者才可以平稳的配合治疗,只有痛苦减轻了,饮食、睡眠才能得到保证,然后再处理津液被伤的局面。
三阴久病没有完美无缺的治疗方法,所以医生能做的就是把那个“缺”控制住。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小边同学审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