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汗证案

营卫不和误辨为气虚感冒案介绍:

【案例】男,成人,渔民。该患者素来身体健壮,某年夏季的某一天,刚吃完午饭,身上汗出未干就下水中捕鱼。回家时,汗出很多。自此以后无论冬夏,不分昼夜地经常自汗出。曾经多方诊治,辨证为卫阳不固而用玉屏风散加龙骨、牡蛎、麻黄根等止汗药物,后来也用了桂枝汤加黄芪,都是服药时见效,不久又复发。某医院怀疑是肺结核病,但经X 线透视心肺均正常,由此拖延了1年多,患者体质愈来愈差,已不能参加劳动,皮肤肉被汗水浸渍而呈灰白色,出汗时甚至可以看到张开的汗孔。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少。出汗多半在中午、下午,上午和晚上较少,清晨可汗出略止片刻。脉浮弱,重按无力。本证为正当汗出之时,腠理疏松,骤然入水,水湿乘虚入侵于营卫之间,使卫气开合功能失常所致。病起虽已1 年多,但脏腑并未损伤,脉象仍浮缓,应微发汗以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9 克,白芍9 克,炙甘草3 克,大枣7 枚,生姜9克。

清晨睡醒时服药后,嘱片刻再吃热粥1碗,以助药力,静卧数小时,避风。第3 天复诊,服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已止。仍照原方加黄芪15 克,服法如前,但不啜粥,连进2 剂,竟获全功。其后体渐健壮, 7 年未复发。


反复的思考各种可能性,在这种思考过程中,你的功力就可以慢慢增长。如果只是给出一个结论,当你拿着这个结论用于临床的时候,往往很难与之对应。反之,如果你掌握的是一个思维过程,遇到什么情况就都可以用这套思维去处理。不同的中医,治同一个病,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经历不同的过程。试问,这些不同的大夫,他们的哪一个结论才是最为正确的呢?这是咱们学中医必须要适应和解决的一个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上的问题。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就是多角度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看都是同一个东西,但能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出不同的景物,而又不失整体。

就像这个案例,照理说,最终用了桂枝汤病愈,之前用桂枝汤加黄芪时,也应当见效。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前面的方法无效,通过现有信息无法判断。那就换一个思路,如理如法地去推演。按照桂枝汤能见效的病机、病理,去反推此案的各种可能性:

  1. 整体药量如何?桂枝汤加黄芪全方,量大是发汗,量小是补强营卫之气。
  2. 黄芪用量如何?
    A. 如果黄芪量用大了,会把气强行调到体表。而患者在体表又是虚(营卫皆虚)的状态。此时气有余则化热,这会不会成为出汗的另一个原因。
    B. 或者某些体质的人,有用完黄芪化郁的现象。黄芪在体表化郁,也需要通过打开体表(出汗)的方式把郁化掉。这样也可能成为出汗的另一个原因。
    所以要治好一个汗证,津液和阳气这方面能这样去理解,就算过关了。临床中遇到的汗证,其实要比医案上显示的,要难治得多。

3.之前用过的药,产生的影响。涩表法用于表虚会出现什么情况?

4.对麻黄根的药解,都是止汗固表,却未明示其理。其实麻黄根止汗是因为其散性缓,针对表有水气饮的多汗,开散力猛反倒效果不好,缓散正合适。所以麻黄根的功效不是固表。这是我是反复亲尝的总结。

5.表有水湿,又兼营卫虚。有没有可能,前几付桂枝汤加黄芪,湿未排尽,才没效,再多吃几付会不会就有效了?毕竟桂枝汤加黄芪不是直接治湿,但能间接治湿。

这个问题不但可以从医理上推演,还可以从人情世故上推演。从病人用过那么多方子来看,有没有可能桂枝汤加黄芪这个方子用对了,因为没有坚持用,而未见效。还要考虑,最后这个大夫接手这个案例的时候,患者的体质肯定跟之前吃那些方子的时候是不同的。此时,患者正好适合用一个轻量的桂枝汤,就能迅速见效。因此,有没有可能当大夫用玉屏风散加龙骨、牡蛎、麻黄根等药的时候,用桂枝汤就不会迅速见效呢?

有没有可能性是,吃完了前面那些药,病情改善多半了,只是症状没改善。此时,正好这个大夫接手,于是三副桂枝汤就见效了。如果按照这种思维去学习,哪怕这个案例信息再不完整,你都能从中有所受益。这个受益是源自于你受到案例启发后的思考,而不仅仅是这个案例给出的结论——桂枝汤能止汗,能治营卫不合。

同学A问:此患者出汗,为何口不渴?

淼师答:太阴证高概率出现的症状就是口不渴。如果继续虚耗,耗到太阴重证或少阴证,就会口渴。其实太阴重证和少阴证的治法已经很接近了。解释一下这个从不渴到渴的过程:

  1. 如果太阴还不太虚,还勉强能给全身提供津液。但是效率已经开始变差了,不能满载运行。此时更多地表现为运行速度变慢了。因为津液运行的速度变慢了,所以水的代谢就变慢了,所以对于水的需求降低了,于是就不渴。不渴的前提是,人体还能勉强供应上,至少是最低限度的供应。
  2. 太阴继续恶化,某一些藏腑因为太阴的虚,已经严重供应不上了,就会变渴。这种情况其实说成少阴病也可以。只是因为治少阴的虚证,还得治太阴,所以咱们习惯性地把它归为太阴重证。

同理,此证的“多汗、不渴”,说明在不断出汗的情况下,身体还能勉强支持津液的供给。没因为大量的出汗,伤到根本的阴。就像《伤寒论》条文上“自利不渴”的情况,不断地拉稀或多尿,但津液还没伤到根本,就不渴。伤到太阴重证、或少阴证,就会渴。因为少阴是储存“存货”,而太阴管生产货物。太阴重证是生产严重不足,影响了少阴的储存。

再比如,一个国家刚开始生产不足的时候,正常的反应肯定是全国节省开支。在身体,就是减少对水和津液的消耗。因为无力运转,只能减少开支。所以,“渴与不渴”是咱们判断虚损程度的标准:是伤害了生产运输的功能——太阴,还是伤害了战略储备的功能——少阴。虽然在治法上相差不太多,但是太阴证和少阴证在治疗上所消耗的时间和难度,却是不一样。

这就引出另外一个概念:比如,肾水虚就对应地黄。理解了上面的思路,你就明白,患者太阴很弱了,再用地黄补肾水,也收效甚微。这就是为什么咱们会看到,那些重证少阴证用滋阴药,阴补不上。所以才有了“以后天补先天”的治法。用六经气化学说的说法就是“少阴之右,太阴治之”。也正是由此,前人才留下了一边滋肾阴,一边健脾的治法;也有边滋阴,边活血、通行、利水的方法。二法都是让滋的阴通行起来。如果通行不起来,阴虚到少阴,单靠地黄剂(如四物汤)根本滋不进去。这点可以在临床上反复验证。

同学B问:此案作者接手时,在表有没有湿邪?如果表有湿,还能不能只用桂枝汤治?

淼师答:作者接手时有没有表湿,现有信息判断不出来。表湿能否单用桂枝汤治呢?分两种情况:

  1. 如果患者的湿,是因为桂枝汤证的虚证(营卫虚、太阳虚)引起的。把虚证治好了,身体能自行排湿。单用桂枝汤,那就能治好。这属于间接治好的,是身体的自愈力治好的。
  2. 有表湿,在方子里加一点治湿药,效果更好。比如,此案用桂枝汤加黄芪无效的那个阶段,如果有表湿,有可能再吃几副药,通过不断养正的方式,正复邪退。只是患者没坚持下来,因为这种治法毕竟效率较低。但如果此时加一味苍术或浮萍,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同学C问:此案能否用桂枝汤加附子?

淼师答:如果患者的体质是汗后,以伤阳为主。桂枝汤加附子就最为对证。此时,如果用桂枝汤加黄芪,见效就会慢。需要积累到自愈力恢复起来,也就是不断积累气,使之化生足够的热后,才会见效。这种因表的热量不够,而多汗的问题,才能被解决。但如果患者在某个阶段多汗后,表现为伤阴大于伤阳。此时再给体表提供热量,这种过多的热量反而会使他更多汗。临床上如何判断呢?

  1. 看脉是虚是实,能否浮起来。比如,脉现出虚象,已经浮不起来的那种,就是个虚证。
  2. 再结合问患者怕冷与否来判断。如果某个阶段在表伤阴更重,于是在表阴阳失衡,显得阳偏盛,此时的热象不是阳盛,而是阴虚。患者表现会比平时更不怕冷,但一定得跟患者之前的情况比较。

这里强调一下,问诊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具体到本案要注意问:治疗过程中,因错治而出现的症状的微妙变化;还要参照这些错治之前是什么状态。比如这位患者在出现汗证之前就怕热,就要问出现汗证过程中,何时怕冷、何时怕热?所以问诊时,岂是一句“怕冷”或“怕热”就能表达清楚的。追求这种细腻,就能治那种错综复杂的病。咱们治病不是因为掌握了什么特殊的方子(方证对应),或者什么神方、秘方,而是因为你分析精到。如何做到分析精到?那一定是因为你经常练习和推演。

同学D问:麻黄根的作用能不能理解成与麻黄作用相似,只是发散性偏弱、偏缓,实际上并没有固表功效?

淼师答:麻黄开表开肺。以不同的量,有不同的用法;以不同的配伍,有不同的方向,或散表、或散肺、或散热、或散寒······

麻黄根,所有的药书都说麻黄根是止汗固脱的。临床中确实有用麻黄根止汗的用法,但是“固脱”绝对是错的。麻黄根绝对不是一个固摄药。它也是散表,只是散表力比麻黄更和缓。正因为它散表的力量偏于和缓,所以它不单可以散表的邪气停留,还可以散肝、散脾、散肺。但是有人用麻黄根治汗的时候,发现汗止住了,于是随意地解释为固表止汗。而这种止汗的现象,其原理是通过麻黄根把在表的痰湿水饮之淤滞散开了,致使身体不用再发动汗来散邪了,于是汗止了。因为有一种汗证,是因为在表有或气、或水、或饮、或痰、或湿的闭郁。身体需要不停地出汗,来驱邪外出。但又没能力把邪驱逐出去,所以会不停地驱邪外出,表现为出汗。直到邪被驱除干净,汗出才能止住。

这就是阴阳观,看到出汗,想到他在不断地损伤正气;对立的另一面,还应想到因为要驱除邪气,才造成了这种损伤正气。此时如果只考虑到正气的虚弱,去补正气、巩固正气。也许正好帮身体强壮起来,把邪清理掉,那就有效。反之,就无效。

由此引出一个临床经验,麻黄跟一些药配伍之后,或者用量降低之后,其开散力就没那么强了。比如麻黄跟治湿的药、或相对和缓的药组合之后,也可以用来治表湿、表饮、表水。这便是用麻黄治多汗的原理。可是按照思维的惯性,看到多汗,有几个人敢用麻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维上的禁锢?就是因为人们普遍把麻黄这味药直接跟发汗对应上了。省略了中间过程,只重结论,继而造成理解偏差。这种理解偏差其实是理解不足,因为省略整个过程,导致在运用的时候就变得束手束脚,继而整个思维方式就都被束缚住了。诸如,看见拉稀就止痢;看见遗精就固摄;看见多汗就固表······这些思维就不可避免了。

当你临床中遇见,因为邪气停留,不得不消耗正气驱邪,又驱除不掉的情况(或多汗、或下利、或遗精······诸症),反倒需要用加强开散通行的方法才能治好。但是你把开散的方子开出来,会让别人大吃一惊。比如,用利尿药治尿频;用通行水道(泄肾)的方式治遗精;用开表散表的方式治多汗·······如果把药直接跟症状对应上,这些方法就不敢用了,就是自缚双手。于是得出的结论就是,麻黄是发汗的,汗多就得用龙骨、牡蛎。

所以咱们常说,不是药把病治了,是药恢复了人体的平衡、流通、稳定,然后人的自愈力把病治了。咱们一直在反复强调这个概念,借这个机会深入体会一下这个道理。如果一开始的学习思路就是建立在“什么药把病给治好了”,就会出现上面一系列问题。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大家多品一品。品一品这种把药跟病直接对应的方式,是如何限制着一个医生的成长的。

回到问题,总结一下麻黄,千万别把它理解成发汗的、治咳嗽的、治不出汗的,这么理解就忽略了整个中间过程。麻黄属于最强级别的开散剂,可以散表、散肺。这么理解就可以往下一步推演,不管是寒、热、湿、水、饮在体表,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方药配伍散邪。于是无论是无汗,还是多汗,都可以用麻黄治。

同学E问:苍术和浮萍有何区别?

淼师答:在这个患者身上,这两个药都可以用。二者都能治湿,但是治湿的方式不一样。浮萍是长在水面上的,本身就能抗水,又有甘淡渗利的力量,所以通过利水、抗水的方式排湿。而苍术治湿的方式是通过它的芳香开散来散湿。从药的归经看,浮萍走表,治中土的湿,效果就不好。而苍术更善于治中土的湿,又因为苍术芳香开散,所以也有点治表湿的功效。于是配合一些走表的药,就可以把这股芳香开散,又略带燥性的力量,带到体表治表湿。分析一味药,主要从药性和归入方向思考。其中最重要的是药性,其次是归入,再次是治症。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紫涵同学审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