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46柴胡桂枝汤治表治里的理路

一四六、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一四六条是柴胡桂枝汤,一四七条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承接一四四条小柴胡汤。把这三个方一起鉴别理解,顺便跟结胸证也鉴别理解。

柴胡桂枝汤条文里有个“心下支结”,肯定没结胸证那么严重的疼痛。“支节烦疼”就是四肢和四肢的骨头、关节疼的让人心烦(不是巨疼),原因就是太阳和少阳闭郁不畅。既然是太阳少阳并病,所以还有些太阳表证的常见症状:发热、恶寒;还有些少阳证的常见症状:微呕。治感冒,这个方子常用。

柴胡桂枝汤的方子就是柴胡汤和桂枝汤合方,量减半。显然是太阳证比桂枝汤证要轻,少阳证比柴胡汤证也轻。言外之意就是如果症状比较重,可以适当加大量。另外一个含义:小柴胡汤调和少阳枢机的调和之力,加桂枝汤调和营卫的调和之力,两股力调和太阳、少阳。

柴胡桂枝汤,临床使用有个投机取巧的方法:当面对一个辨不清楚的感冒,寒、热、痰湿象都不明显,就用此方。前提是先排除了是明确的热证、寒证、痰湿证,貌似都有,貌似又都不能确定。因为本方的特点就是太阳少阳并病,症状又都跟轻。症状一轻,寒、热、痰湿可能就都不明显,所以用调和之法,而不是明确的治寒、热、痰湿。感冒了,可是又不确定是什么证,看舌象,如果舌象不支持热证,就用此方。反过来用就是:舌象显示热证,本方把桂枝换成连翘、菊花、桑叶这种辛凉药。这属于投机取巧的招,不鼓励用这种方法治病。

咱们鼓励的是加深诊断功力,辨出是什么证。一定有蛛丝马迹能辨出是寒、热,还是寒热相杂。比如本方,有热药桂枝、凉药黄芩,说明寒热相杂。寒热相杂又是感冒,肯定有郁滞,郁滞后有寒又有热,自然能想到是有少阳枢机不利的关系,所以能想到用调和之法。如果现出的是在表的热,那就加连翘、菊花、桑叶、薄荷这种辛凉药,半夏也换成浙贝,那此方就变成一个温病方了,也可以就用温病原方。

细琢磨一下,三阳证本来就没多大病,病情单一,只有寒、热、郁(不同性质的郁,气郁、热郁、痰湿郁),还不用太考虑虚证的问题(纯三阳没有真虚)。寒、热不会判断错。判断没把握的时候,一定是寒、热、郁掺杂着出现,又都不够确定,柴胡桂枝汤就可以针对这种三阳证的外感。

但本方不是只能治三阳证。从本方中可以领悟出一个广大的方法,用来治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其实这才是更常用的,咱们治太阴病久虚、阴阳两虚的基础方子,就是桂枝汤和小柴胡汤的合方打底,再做加减变化。根据患者三阴偏阳虚、还是偏阴虚,分别加强化裁。

此法治太阴病,虚实夹杂久损病的原理是什么?表面看是治感冒的方子,怎么治久虚久损?以理驭法,必求其理。后天之本不管用什么补药、补法、调养,从根上说,得是这个人的脾胃能够消化、吸收、运化,这才是一切治虚证的根本。如果脑中想的虚证就是填坑,阴虚用养阴药填,阳虚也如此,那不是真正治虚证。治病所有的方法归到根本就是平衡、通畅。填坑或者消删本质是平衡法,只有平衡法,久虚久损、虚实夹杂治不了。反过来说,只有通畅法也治不了。完整的是两者合一。

此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胡汤调和枢机、运转,帮着脾运化。桂枝汤有一些不太强(指到三阴病不太强)的养正力,可以加强化裁。比如有严重的三阴阳虚,加附子、干姜;有气虚加人参;有阴虚加黄精、山药、地黄。只是填平法,化不开怎么办?太阴运化不开,少阳枢转不开,那么滋阴就化滞,扶阳就化热,攻伐之法又伤正。这就是为什么说,本方背后折射的法是治疗虚损证的基础方。务必求其理,如果不求其理,本方只能用来治感冒了。

以上是正虚,下面说邪实。痰湿、瘀血、各种郁滞、气机的郁滞、郁而化热、郁而化痰湿、痰湿郁了化热、痰湿造成的气机闭郁,以这个方子为架构,往里加强。这是最早学会的一个治疗阴阳两虚、虚实夹杂的基本方法。这个方子背后的理能帮你学会怎么治虚实夹杂。当你诊断更精妙、用药更熟练的时候,自然可以做到更加灵活自如,那时候也不必非得受困于这个法。而且体现太阴之后,少阳治之的基本方法,也不是非得这个方子。虚实夹杂的毛病都没有快速搞定、一次搞定(包括一波扶正和一波攻邪)的,得来来回回的折腾。每个人体质不同,有的人可能要花很大精力驱邪,邪很顽固,有的人则相反。你心中有数,遇见病会思考了,脑里不再是用什么方子、什么药治这个病,而是怎么整体观、系统论的一整套方法处理这个问题,而且它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是一堆问题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