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经脉篇研习5

上节把一个思路证伪:寸口三盛,太阴实证,这里人迎定为寸脉、寸口定为关尺的思路与临床观察不符。这是因为按照藏腑脉法的定位,右手的寸脉就是肺脉,肺脉现实脉代表肺家实证,把肺脉定位人迎,跟经脉篇的表述不合。

 人迎寸口
一盛少阳厥阴
二盛太阳少阴
三盛阳明太阴

把六经三阳列在人迎下面,三阴列在寸口下面。这种脉法的基本核心思想是:如果阴经脉现出实象就是阴经有实;如果阳经脉现出实象就是阳经有实。所以这套脉法给人感觉是先把六经分为三组:一盛、二盛、三盛。每组都是表里相对应,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一盛;太阳和少阴互为表里,二盛;阳明和太阴互为表里,三盛。用一盛、二盛、三盛分出三组,再在每组里分出阴阳,看是人迎盛,还是寸口盛;阳脉盛还是阴脉盛,定出阴阳。先确定出三组中的哪一组,再确定这组中的阴还是阳,最后确定出是哪一经的毛病。

再思考一个问题:此处的六经是伤寒六经吗?按照灵枢经脉篇的语境表达,不是伤寒六经,是经脉的经。已经非常明确:伤寒六经的经跟藏腑经脉的经不是同一个意思。虽然有相关性。

借此思考下一个问题:是否能通过灵枢经上人迎寸口一倍、二倍、三倍的表达,从而得到一种伤寒六经的诊断方式?不能。得不出一套简单明确的伤寒六经脉法。就像上节说过,人迎寸口不是确定的脉位,是万物类象,有多重含义,根据不同情况取不同的类象进行使用。通过这个表格也能间接印证这点。

列在人迎下面的都是阳经,列在寸口下面的都是阴经,所以人迎偏属阳,寸口偏属阴的属性可以确定。那就继续推演:偏浮的脉属阳,偏沉的脉属阴。以偏浮的脉定为人迎,以偏沉的脉定为寸口,再把这个判断用来解释手太阴肺经之脉的条文,看能不能解释通,是否合于临床观察。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寸口大三倍于人迎,那就是偏沉的脉跳动力度明显大于偏浮的脉。如果患者右寸肺脉中沉取偏实,而轻取不足。肺脉在中取和浮取中间的位置是常态位,其次是偏中,再其次是偏沉,这是肺脉的常态脉。此患者肺脉偏沉、偏实,而本位不足,邪气壅滞于肺家之里,所以偏阴的关沉明显大于偏浮的本位。倒符合: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这样能自洽了。后面: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肺家的常态脉位是在浮取和中取中间的位置,换成灵枢经的表达就是寸口反小于人迎,这本是常态,但是这个小是逐渐的弱下来,如果明显的弱下来,说明里虚。按经脉篇的表达就是寸口虚。就像肺脉中取或者中取偏浮还有,稍微往下一按,脉极度虚弱,沉取都没有了,这确实是肺家的虚脉。所以把寸口脉、肺脉、人迎定为偏浮取;寸口定为偏沉取,在理上、临床使用上能自洽。

但马上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左手有寸关尺,右手也有,现在只论了右手寸脉,而且这句话在脾经上也重复了一遍“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是否这种用法只能用在寸脉,不能用在关脉?如果是用于寸脉,还有左手寸脉——心脉,是否也是这个用法?可是当考虑心脉的时候,手少阴心,而灵枢脉法的表述:少阴和太阳是二盛,如果心脉出现三盛,那是太阴病(太阴肺病、太阴脾病)。思绪推演到这块,又开始陷入迷茫。是否可以理解成当左寸心脉出现寸口三盛的时候,不仅仅表达为心火炽盛,也同时暗含另外一个意思:这个心火必伤太阴。这么解释在理上能通,因为火盛一定会克肺。但不是一个直接表达,是一个间接传变。第一个问题是心火特别盛,第二个才是传变到肺或脾。如果按这个思绪整理,那么灵枢脉法暗含一种传变的思路,把握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