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79~181 阳明开篇概说

一七九、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一八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一八一、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伤寒论不太讲理论,于是这些讲理论的条文就显得极为珍贵。由此可以品味伤寒学说的思路。伤寒论讲理论的方式,也是通过临床信息、通过症象描述来间接表达理论。

条文一七九,从字面看,最直接的意思是三阳合病、并病的状态。两经一起病,不分因果、不分线索叫合病。一经导致另外一经、一经传变另外一经一起病叫并病。这里没说是哪种。“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是太阳病传到阳明?还是太阳阳明一起得病?还是太阳的病好了,现在只剩下阳明?太阳完全入阳明了?条文没说,只说是“脾约”。脾约的意思本条看不出来。医家前辈说脾约的意思是阳明经津液亏乏出现的大便干燥。这种解释已经默认,基本都认定是这个解释。可是按照本条“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的表述方式,略品一下,是否还有其他意思呢?是一个由太阳表证传进来的阳明证,是脾约。脾约一词定义为脾虚津少,肠液枯燥,以致大便干涩难出,好像就有点问题了。具体是什么?大家自己思考。因为像这种名词定义,不影响咱们临床治证。

思考如果把脾约定义为:脾因为被热伤到津液之后,运化输布能力变差而造成大便燥结。如果把病位定义为脾,同时又是六经的三阳证,那你的理论解析体系中就必须分辨好五藏和六经之间的关系。因为通常的表述是太阴脾。一套理论体系还是要考虑一下传承过程中如何让人更容易理解,减少误解,这始终是一组矛盾。因为中医的本质是万物类象、天人一体;是阴阳、六经、藏腑,其核心本质是无法标准的,可是如果没有一个相对标准的表达方式,又不利于传承。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单从语境上看,少阳阳明是因为伤了津液造成的,津液被伤之后显得热偏盛而出现阳明证。祖师爷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不知道。因为如果只看表面意思,伤津液之后化为的阳明证,不是绝对少阳阳明并病。如果是太阳阳明并病,不会诊断错;单阳明证也不会弄错;少阳阳明并病的,也不会诊断错。

太阳传阳明的是条文一八一、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看是否符合太阳传阳明脾约的表达方式。阳明之为病,胃家实。这个实一般被理解为大便燥实。拓展的理解是因热而成实,此处的实代表热气很盛的意思。也不一定非得大便燥结。定义不是特别重要,能够辨证出是否有大便燥实,用的时候是不会用错的。专业词汇的定义目的是服务于提高临床实力,理解临床,临床用的时候不弄错就行了。就像条文一八一讲的就是太阳病传入阳明,这是不会弄错的。病有太阳阳明,脾约是也。弄不清楚名词定义没关系,因为在道理上知道肌肉中的津液肯定对皮毛的津液是种支持。而肌肉中津液的来源需要脾功能的支持,这些概念不会弄错的。在咱们的解释体系中也有阳明犯脾的表述,咱们不会认为这是太阴病,这是阳明病影响了脾的功能,只要阳明病好了,脾不用治,立刻就好。咱们还知道,人伤津液之后会变成阳明热证或阳明燥实证而不传入三阴,说明三阳的阳气是充沛的,同时也说明三阴的力量是足够的,所以传不到三阴,如果三阴虚了,这股邪气就会往三阴传了。

当看到后面条文的时候,还能看到一种情况,三阳阳明是热的,而三阴,或太阴、或少阴却是寒的——二二五、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还有少阳阳明并病——二二九、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这是一个阳明热证兼少阳证的大便溏,与阳明开篇说的“少阳阳明者,胃中燥烦实,大便难”需要做鉴别理解。少阳阳明证能见到大便干、大便难,也可能见到便溏。阳明热证能出现便干,也能出现便溏。

阳明篇还有栀子豉汤,更多栀子豉的条文在太阳中篇。栀子豉证的阳明证需要和白虎、承气类的阳明证相鉴别,它的热势没那么强,属于郁滞之热,气分的郁热。

阳明篇还有像蜜煎导这样的方子,热虽然退了,但是大便干燥下不去,只不过现在都用开塞露替代了。蜜煎导也不是仅用于大热退之后,燥实不下的情况。蜜煎导这个药做起来很麻烦,不怕麻烦做蜜煎导一定是因为开塞露不好用了,开塞露久用伤肠道津液。

阳明的热蒸腾津液、蒸腾血还能出现发黄证——茵陈蒿汤证。还有抵当汤证,本是瘀血证,但是瘀血能造成瘀而化热,热散不出去越来越盛,变成了一个热和血互结的毛病。治起来主力是处理瘀血,稍带处理一下热。

热犯了膀胱水道,出现的小便不利——猪苓汤。猪苓汤的条文有两个,一个在阳明篇,一个在少阴篇,其实太阳病也能得猪苓汤证。

承气汤类、白虎汤类,属于阳明证的正经之方。

麻子仁丸在条文上提到了脾约,如果按麻子仁丸的脾约,其实不太符合阳明篇开头提到的“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虽然麻子仁丸的条文见脉浮,但这个脉浮条文中已说明是胃气(即阳明热)造成的,不是太阳病的脉浮。按麻子仁丸的条文语境表达,确实是这股热邪把脾运化津液的能力弄乱了,水分偏于走水道而弱于走肠道,所以大便干。治法是利大便止小便,可以联系五苓散的用法,利小便治下利。前辈医家有个顺口溜:利大便实小便;利小便实大便。这些都属于治法层面的东西,背后一定有个理。没有理单论治法则迷茫。比如,什么情况的拉稀下利是需要通过利小便来治?肯定不是所有的都这么治。

阳明篇治热的方剂基本就这些。还有一些治寒证的方剂,言外之意就是阳明病也能有寒证。怎么解释阳明病的寒证或阳虚证?如果三阴之里有足够的阳气,那么阳明是不会得寒证的。不管是热、寒、风、湿、郁进到阳明,阳明只有一个反应——化热,当不能化热的时候,一定是后劲不足,三阴已经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阳气了。这时候阳明会犯寒证、阳虚证。所以阳明证的阳虚证,一定兼有三阴证的阳虚。

思考一个问题:三阴有寒,不管是太阴还是少阴;不管是四逆汤证还是附子理中汤证,三阴有寒而阳明同时也出现热,这个情况是什么道理?就像阳明篇出现的四逆汤证条文:表有热,里有寒,用四逆汤。这种情况临床也能见到很多。看着像热证,可是用了寒凉药,热退不下去,反倒是用了热药这股热退下去了。这是因为在里的三阴还没有久虚,刚被寒邪所伤,阳之本还没有动摇,这时候阳明还会表现遇见任何邪气都化为热。当三阴进一步虚弱,三阳没了后援,阳明的这股热也就热不起来了,到那时候就是表里一片寒。这个道理用六经学说解释的不够透彻,用一气周流学说解释的更清楚。有的条文适合用一气周流学说解释;有的条文适合用六经学说解释;有的适合用藏腑学说,有的适合用卫气营血学说。也有的条文用多个理论都可以解释的通。

用藏腑学说和一气周流学说来解释,阳明有热而三阴有寒,或者腑有热,藏有寒;或是上有热,中下有寒。这是因为阳气有循环,有升有降、有发有收。当发出去的阳气要往回收的时候,在里又有寒,往回收敛则不通畅,盘旋在外化为热。这种毛病也被咱们的前辈医家经常总结为寒热相隔。此处的寒热相隔要跟厥阴证的阴阳相厥类比,厥阴证是伤到阴阳交接的根本功能了。此处没伤到根本,但确实有寒热不相交的迹象。于是前辈医家发明了一个概念:类厥阴,类似厥阴但又不是。这种类厥阴或者中土失司造成的寒热相隔,阳气不得回敛,浮越在外化热是一大类证,有好几种,随证治之。阳明篇出现的四逆汤证,这种寒热相隔的,只需要把里寒去掉,这股热自动就收回去了。但是临床会遇见不收回去的,所以有不同的证型,需要随证治之。

阳明证可以多经并见,可以三阳并见,也可以阳明与三阴并病,这是指病位。病性:最常见的是热证。热有强烈的热和不太强烈的热。热也分跟其他邪气相并结的和没有并结的单纯的热,比如跟瘀血相并结、跟燥屎相并结,条文中还提到跟湿相并结,比如阳明湿热发黄证。还有一种情况,因为津液伤而显得热,热化不去就变成了阳明证。

初步的理解不外病位、病性。思维需要个主线,初学就把握好病位、病性。病位是六经的哪一经、哪几经;病性是或虚或实的哪几种病性。把握了病位和病性,理解虚实正邪传遍就容易多了。在阳明篇,简单的阳明证的传变,大致几种:

  • 先伤津液,再传变为热。
  • 热而伤津液。
  • 热蒸腾津液、蒸腾水谷精微化湿,化为热和湿并结。
  • 热结住血,变成热血互结的传变。
  • 因为瘀血使得热邪郁结,变成了血热互结。

这些都是指病性之间的传变。再考虑到病位,就变成了病位、病性的虚实正邪传变,如此考虑整个框架就渐渐完整了。

不管什么病,准确理清楚了病位、病性、虚实正邪传变,就一定能治。只要不是绝证、死证,就会起效,或快或慢。总之有了太阳篇的基础,再学阳明篇就非常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