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82~184 热证为何恶寒

一八二、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一八三、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一八四、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这三条看似简单,但是看完之后还是很难理解为什么阳明证怕冷恶寒。借这三个条文再复习一下阳明热证以及温热证怕冷的原因。常见的解释是阳明外证出现怕冷,一旦热入里就不怕冷了。这个说法是对的,只是听完还是不理解。因为持有一种观念:寒证怕冷,热证应该怕热,这属于直线思维。就像临床治病,遇见寒用热药,遇见热用凉药,这也属于直线思维。但是人体要复杂的多。咱们只能给出一种可以指导实用的解释,却给不出真正的道,一定要以此为前提展开学医、行医生涯。

试着用各家学说来阐明这个道理。

六经气化学说。简单明了,解释后也能举一反三,推而广之使用也好用,但是有个不足——想深入思维其原理的时候,感觉还是有困惑。为什么阳明热证会怕冷?因为怕冷就是太阳经本身的功能。就如同阳明经犯了病会弄出一股热,太阳表证犯了病自然就怕冷,这是一种自然属性。六经气化学说以太阳寒水表之,虽然是三阳的太阳。这种解释简单有效,比如:当你看到一个患者有阳明证,同时还怕冷,就可以兼治太阳,就用治太阳的温热药,用药之后要么太阳阳明两解,要么太阳消失,只剩阳明了,就单治阳明。否则会陷入一种困惑,哪一种恶寒是阳明证的恶寒?是需要用清热药来治的恶寒。哪一种阳明病用了热药担心治坏?另一个常见困惑是:阳明证外证即阳明证表证跟太阳证有什么关系?是太阳有一个表证,而阳明也有一个表证?还是阳明的表证就是跟太阳相关?所有的表证都是跟太阳相关。因为太阳管的就是卫外固里。六经皆有表证,这句话本身就在说明一个事实,比如少阴表证或太阴表证。以少阴为例,这个患者的表证就是因为少阴有毛病,或者虚或者实,使得少阴成为太阳卫外固里能力的一个短板,少阴证治不好,其太阳证也好不了。打个比喻,因为战略储备的不足,使得前线物资匮乏,而不是有一个单独的少阴表证对应一个单独的少阴表证的治法。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困惑;不同学术体系的人有不同的困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困惑,谁也不可能把困惑彻底消除,咱们只不过找到一个方法可以应对困惑,更形象的说法是能够凑合应对这些困惑。所以一定不要轻易的、人云亦云的贬低温病。温病学说传到后来出现了种种弊端,是因为一家独大,任何一门学说一旦一家独大,其弊端就会越来越放大的展现在人面前。

要真正理解温热证、阳明证怕冷的原因,则需要将藏腑学说、六经学说、温病学说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太阳这个功能归纳为卫外固里。卫外和固里同时也是卫气营血学说的卫气功能。其功能要想正常,必须阴阳和合,任何一经或一藏要想发挥正常的功能必须阴阳和合。当阴阳失和则发病。太阳开篇就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热邪气伤了太阳,但是在伤寒论中没给出治法。

现在讲述阳明热证怕冷的原因,两者的道理是共通的。当阴阳失和的时候,必有正邪相战,正邪相战所表达出来的症状,可能是正气发动攻邪的症状,也可能是邪气发动伤害正气的症状。就怕冷这个症状而言,可以是邪气伤害了正气,也可以是正气发动起来攻邪。显然阳明篇所表述的这些语境,是邪气太盛,正气根本扛不住。正气虽然发动去攻邪了,但是没攻掉,结果正气被暴揍一轮更弱了。太阳的正气没有力量跟热邪抗衡了,所以不再表现为怕冷,而表现为怕热。基于这个原因,能看到这么一种医案:吃了白虎汤,患者会怕冷,甚至出现寒颤(冷的直打哆嗦),之后病好了。如果不用正邪相战的原理去理解的话,那么吃白虎汤出现怕冷之后病好了就很难理解,因为你要准确的理解这股冷是借着白虎汤的寒凉性药劲攻热邪,是正气发动出来的症状。正邪相战激发出症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寒证吃了热药之后,刚吃完药的一至二小时内,体温不降反而升高,升高之后再慢慢降下来。如果没有这种正邪相战的思维,寒证用了热药,患者反而发烧更厉害,会不会心里发慌?延伸一下,治痰证的咳嗽,服药后咳嗽更厉害了,因为通过肺的收缩有助于排痰,却激发了咳嗽。咳嗽的本身就是为了更容易把痰排出来,这些都是正邪相战比较激烈的情况。

还有邪气不是很强,比如阳明热邪不那么强,出现的怕冷,那是因为本来正经的阳气应该干正经的工作,现在被热结住去化热了,不能正常发挥体表抗寒的能力,所以在里面是热的,在外面不能抗寒而怕冷。热邪不是很强,但始终在阻滞阳气发挥自己的功能,反而教唆阳气变成热邪。用中医术语表达:阳气郁结于内,郁结化热而不得外达,在外则阳不足。这正是温病擅长的领域,属于温病学说的理解表达。此处的内外是泛称,可以是三阳的内外,也可以是三阴三阳的内外。比如说三阳,就是阳气都郁在阳明化热,太阳的阳不够,所以抗寒不足。如果是三阴三阳的表达,则是阳陷于三阴,三阴就不能把阳气送给三阳,这些阳在三阴就结出热了,所以在外面三阳的阳气不够,怕冷。显然三阴热结病位更深。治法都在提升举陷、透转气机,令阴得以出阳。之前太阳篇都讲过了,这里基于条文再复习一遍。后面的各经各篇还会不断的重复。

阳明热证、温证偏多,体会一下温病。温病的框架是能治寒证的,只是更多细腻的去表达温热证,在表达总结治疗寒证、虚寒证这方面确实不足。《温病条辨》的序言里明确说是为了弥补伤寒,不是自立门派,所以温病条辨是温热病治法的汇集本,肯定偏重收集治温热病的方子,治寒证的方子少。就像伤寒论,治温热病的方子少且不够细腻,治寒证、阳虚证的方法足够细腻。

寒温一统为什么那么难?因为伤寒论以六经框架叙述;温病学说以卫气营血学说做为框架叙述,这是理论框架传承的选择。卫气营血学说可以追到叶天士,叶天士的学说还能继续往前追。后世的温病学说选择了卫气营血做为框架。如果选择六经做为框架,那今天再融合温病和伤寒的时候就没有太大难度了。凡事有利就有弊,弊是学起来麻烦;利是给中医多了一个视角,我觉得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