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不用看康本也能看出来是小注,因为表达方式很不一样。
- 一开始得阳明病是有食欲的,“初欲食”肯定是之后食欲变差。
- “翕翕如有热状”是患者自感有热状,不一定是发烧。
- 一个比较容易鉴别的信息是“发狂”,所以这种关节疼痛比较好判断,就是阳明热证。
- “小便不利,大便自调”想到的是水道系统的毛病,所以“濈然汗出而解者”,汗出或者小便排出就好了。
表一出汗病就解了,说明这股热影响了水道系统,在下犯小便不利,在外犯出汗不正常,所以只要把这股热水处理掉就行了。还有一层理解,汗出而解是解表,通过解表而在里的小便不利自解,可以理解是在里的小便不利源自于在表的汗出不彻。属于水道津液的表里不利,相互传变。倒过来想也可以,有时候是通过利小便治汗证。本条是通过出汗治小便不利,因为人的机体,表中里、内中外是相通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前辈有个比喻,称之为提壶揭盖。
从小便不利可以考虑猪苓汤。从出汗而解可以考虑越婢汤。如果自己开方,即能针对在表的津液失常,又能针对小便失常,都是为热邪所伤,比较省事的套路是越婢汤加滑石,或者可以再放点猪苓、泽泻。因为小便不利,大便自调。一开始没大汗出,津液伤的不严重,所以甘草、大枣这种巩固津液的药可酌情减少或去掉,留着也没大问题,不会因为留着甘草、大枣和生姜,方子就无效了。只是说理,因为早晚会遇见加上甘草和大枣无效的情况,所以在条文中做一下相关思考。
还可以用别的方子,大家自己琢磨一下。
“脉紧则愈”不是字面说的出现脉紧病就好了。意思是出汗功能异常,被闭结住了,是热证闭郁的脉紧,如果能自汗出而解,这么个则愈。
“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水道既表现为汗的异常,也表现为小便的异常。
从这能看出小注者的思绪,在想为什么小便异常,大便却正常?胃肠道、谷气正常,水不正常,所以水不胜谷气明显是一种推演整理思绪的过程。还有一些细微的语境转折表达,比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显然在宋本上认为濈然汗出和此不胜谷气是连续的语境。康本是“濈然汗出,而解。(注: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所以在康本看到的是没加修饰的语序。参照康本,很多宋本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