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244 太阳传阳明的五苓散证

二四四、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鞭,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五苓散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各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康本:

太阳病,脉缓浮弱,(注:寸关尺)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注: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宋本中有两个小注,所以本条按康本来读。在分析条文症象和方剂之前,先看本条句首“太阳病”三个字。为什么阳明篇放一个以“太阳病”为句首的条文?于是发现另外一种抬头句首的方式。总结一下:第一种是六经哪一经的条文,就以经抬头。第二种是以“伤寒”二字抬头。第三种是没抬头。第四种,出现了另一经的抬头。有时候在细微之处能领悟出更多的东西。本条以“太阳病”为抬头的原因,咱们先给出结论,再给出思维过程,这样容易理解。在学习的时候,肯定是先根据证据线索,最后推出结论,所以教学跟实用还是有区别的。其实答案特简单:这病是从太阳病传过来的,要表达一种传变的思路。于是带着传变的思路来解析条文。

条文是五苓散证,第一信息告诉咱们,阳明病也是有五苓散证的——温化、通利水道、利小便。上一条已经说了吴茱萸汤证——阳明病的寒证,再理解五苓散的温化,就没什么困难了。阳明病也能病在阳气不化的水道阻滞。本条如果直接放在太阳篇,思路就简单了,只把它当太阳病来看。可是放在阳明篇,就理解成太阳病传为阳明病。

一开始是太阳病,脉缓、浮、弱。宋本上称为“寸缓关浮尺弱”,如果这么表述的话,整个理解就会出现困境。再一看康本,原来“寸关尺”三个字是小注。可以感受一下,如果没有康本来校验,宋本这句话就得琢磨很长时间,而且还有点解释不畅。并且照着“关浮”来推演,还容易引到偏向上,是左关浮还是右关浮?左关为肝脉,肝脉浮代表木气郁而化风,风邪外荡、外鼓。如果脾脉浮,代表脾气郁滞上逆,或者脾胃之气不降而上逆。所以在细节层面就会出现困境,那就只能囫囵吞枣的解释,有意无意的把他忽略过去,更甚者强解、硬解,那就很难受,有一种不能自洽的感觉。但看康本,脉缓、浮、弱,以太阳病三个字开头,那这就是太阳病的脉浮缓,而且跳的弱。跳的弱说明比脉浮缓还虚一些。桂枝汤证其实就有一些表的阳和津液受伤的情况了,虽然不严重。可是说更弱,那就是受伤更重,阳气、津液都比桂枝汤证损害更大。所以患者又发烧、出汗、怕冷,典型的桂枝汤证。出现了心下痞,肚子闭塞胀满不畅,以为有燥屎,误用下法。

“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心下痞是因为误用了下法,用了下法之后没出现拉稀不止,但出现了不怕冷“不恶寒而渴”。以前怕冷,现在不怕冷,还口渴,有往阳明走的倾向。所以这会儿小注说“此转属阳明也”,此处的小注显然思路正确。所以条文中的小注,有些注的很好,有些注的不那么好。有的小注甚至以一种疑问整理思绪的方式。就比如本条注“寸关尺”。在我看来,注者是在思考,脉缓浮弱是寸关尺中的哪一个?在整理思绪,所以写了寸关尺。要不然寸关尺这三个字也不算注解。

病人误用下法后出现了痞证,但没拉稀,开始出现不怕冷,口渴,转属阳明也。转属阳明后,一边影响胃肠道,造成大便硬。另一边影响膀胱水道,造成小便数。如果热邪把尿道闭塞住了,就会出现小便不利。如果水道膀胱没有被热闭塞,人体是有自救能力的,不断通过排尿把热泄掉,所以会出现小便数。这就是同一病机,可以造成截然相反的两个症状,就像热证能造成大便干,也能造成拉稀下利。小便也是同理。所以像五苓散,猪苓汤这种利水道、利小便的药,既可以治尿不出尿来,也可以治尿频。

本证阳明热开始影响水道了,还有另外一种临床表现,就是十多天不大便,也不觉得憋闷难受。“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热影响了水道,有可能造成好几天不大便,也不难受。首先这个热肯定不能特别强盛,如果强盛形成严重的燥屎,不可能不难受。反而用温化水饮,利水道的方式来处理的。是阳不足以温化水饮,在标上可能有一些结热。本条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注解,根本就没热,本来就是阳虚证、伤阳证。因为是阳虚证,不是阳明燥热证。显然后一种解释更为简单。既然本证是阳虚不化,水饮停留,水气停留,那也得喝水,所以只能“少少与之”,喝多了照样化不开,同时再用温化水饮的方式处理。

因为已经有小便数,影响到膀胱水道,所以用五苓散。如果没有影响膀胱水道,用苓桂术甘汤就可以。在这稍微联系了一下苓桂术甘汤,没有讲到的,需要自己联系。熟悉条文,打开思维,无限联系,永远能从伤寒论里读到新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