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苓桂五味姜辛夏汤里的五味子可以治虚咳气喘,但是它酸收的特性会不会牵制祛痰的药力呢?淼师:这个方子中的五味子一般的解释就是你说的这样——通过酸收治气逆。但是这种解释总让人感觉不够通透。解释不透又怎么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呢?包括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汤等等一系列治水饮的方子里为何都加一味五味子呢?可以说咱们查到的资料中,真的都没有能把这个问题说的特别清楚的。既然没有,咱们就去研究,探索出一种能够纳入你理论体系的解释,才能指导运用。学习方法论最重要,有了这个方法论,我讲了这一味药,你就可以用触类旁通的学习其他药。
苓桂五味甘草汤治的是偏凉的水气,欲化水饮或已化水饮,总之是偏凉的水气、水饮上奉后,或在中土,或在上焦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所以治法就是把偏凉的水饮加温、加热,并且输布开来。于是加桂枝、茯苓温散通行偏凉的水气、水饮,理论上就应该好了。但还有一个遗留问题——这些水气、水饮化为津液后,运行能力还未恢复,停留在患处。比如,水气、水饮上犯上焦,表现为鼻流清涕、口吐清痰、头出清汗。用了桂枝、茯苓后,这些水气、水饮已经改邪归正化为津液,但是因为暂时还没运化开,停留在上焦回不来。此时就需要五味子把津液收回来,于是整个方子的思路就是用桂枝把热量升上去,水气、水饮改邪归正化为津液后,再用五味子增强收的力量,这样有升有降、有发有收,恢复循环。
而五味子在小青龙汤里就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了。小青龙汤里用五味子是酸收治饮的思路。苓甘五味姜辛夏汤里的五味子,既有酸收治饮的意思,也有收敛归正津液的意思。
酸味之药酸到一定程度,达到“重酸之味”时,是有涌泄之效的。所以五味子这些酸收的药治上逆的原理,不是治气,而是治饮。在治饮的方子里,用五味子收回的是津液。在治气机上逆的方子里,五味子也可以收回气机,但收回气机的方式还是通过收敛水气、水饮。
辛则开散,酸则收引。当水饮之邪入里深入少阴的时候,就不用五味子了。因为在少阴之里的水饮,就不能再用收敛的方式治疗了。
五味子实际上是一味补药,有入五脏的倾向。比如,把人参和少量的五味子共用,可以把气补到五脏之里。同理,固摄里、收引入里的性质,就不利于排邪。所以用的时候,还要注意病邪被引入里的问题。比如太阴、少阴并病,都有水湿之邪,治太阴病时,可能会用到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或者小青龙汤(太阴、太阳并病),可是因为少阴还有水饮之邪,于是就得去掉这两个方子里的五味子。反之,当要治里邪的时候,本来需要用一些疏通、开散、通行的方式排邪,但是如果这位患者有正气不足、固摄不足的问题,忌惮这些排邪药更伤正气,此时就需要五味子这种药来反佐、保护一下正气。虽然这种情况用五味子会让驱邪的效率降低,但是能保护正气。所以咱们常说,没有十全十美的治法,只有当前利大于弊的治法。三阴久病的治疗一定是利弊相随,需要在变化中不断的调整。
于是用五味子的时机,就要视当时排邪和固摄的具体需求而定,而不存在一个永远恒定有效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慢性病常常治不好的原因之一。因为治慢性病都涉及到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把这些概念理清楚,治不了慢性病。因为任何一个方法都是阶段性利大于弊,再继续用利就会逐渐减少,弊逐渐增多,此时就得换方、换法。如果跟不上变化,还用这个方法,就会越来越乏效,甚至造成伤害。这些传变还是咱们常说的——虚实、正邪、病位、病性。学习这套理念,首先要在理论上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这个理论,增长临床能力。这种经验的积累,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的临床,一部分来自于医案。尤其是学习初期,肯定是以看别人的医案为主,以自身临床积累为辅。相反,学习七八年之后,可以以自身临床积累为主,以吸取别人的经验为辅。于是前期学习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咱们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以理驭法。先建立理论框架,再去丰富这个理论框架,直到它能够指导实用。
有了这个框架,无论你看哪个流派的东西,最终都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咱们另一个核心的学习观念:学习远公不是为了成为远公二代,学习黄元御也不是为了成为黄元御二代,完全复制别人是不可能的。何况咱们是通过书来学习,这种拜书为老师的学生,在古代称之为“师书弟子”。如果老师还在,跟师学习还有可能部分复制老师的医术,成为老师二代,然后再锻炼自己的能力。可如果老师已经不在了,只在书中求师,就不可能成为老师二代。如果照着老师二代的方向学习,会很低效。古人把从《伤寒论》中吸取经验叫做“六经注我”。显然咱们用的就是“六经注我”的方式。迟早有一天,你就有能力“我注六经”了。但前提是需要先“六经注我”。无论你学的是哪部经典,最终都要变成你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