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太阴病篇7 太阴条文

太阴篇的条文还提到了发黄证。

二七八、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是小注。条文已经把病位确定了,太阴病的发黄证。症状是发黄、手足自温、脉浮缓。脾脉的本位应该是中取,现在浮起来了,有没有可能是桂枝汤证的脉浮缓?不是。因为桂枝汤证的脉浮缓,是以寸脉为主。有可能寸脉和关脉都脉浮。有可能是左手脉,有可能是右手脉,右手脉的概率更大些,但是不太会只有关脉浮缓,而寸脉不浮,那不会是桂枝汤证。

换个说法,桂枝汤证的脉浮缓出现在肺脉概率最大;也可以兼见肺脉和脾脉;也可能是心脉和肺脉“脉浮缓”;也可能是心脉或心脉兼肝脉,这个概率是依次降低的。再换个更简单的说法,桂枝汤证的脉浮,肺脉的概率大于心脉;两关脉可以兼见浮,也可以不见;尺脉不会浮。如果桂枝汤证把尺脉弄浮了,那说明此患者不仅桂枝汤证,本身就有一点肾气不固,然后又得了一个桂枝汤证,才会把尺脉给弄浮了。显然,治好了这次的桂枝汤证,急则治其标,回头还得想办法治肾气不固。十几年前,我给家中一长辈号脉,发现其双手尺脉都浮,而且浮的很有力,浮实之脉,半年后,这位长辈就心梗、脑梗了。还有一位邻居大爷,脉特别有规律的十几下停一下,慢慢治的不规律了,又接着治的不停跳了。联系一些脉,帮助辅助理解本条的脉浮缓。

本条的脾脉浮缓,一定是脾气被困滞住了。正常的脉路应该是土生金,脾生肺,现在脾被困滞住了,不能正常的生肺,原路不通就走歪道,就往上顶,顶的脉浮了。换个解释方法,脾被湿困滞住了,这股被困滞的湿向体表发越,把脉给顶浮了,所以此处的缓代表湿气粘滞难行的那种象。一个道理明白了,多个道理也就举一反三了,不一定非得缓,滑、濡。因为湿气困滞难行的象,表现在脉上,可以滑、濡、软,不一定非得缓。

细品一下这个道理,这是咱们解读脉象,万物类象的思维方式,读的是象,通过象推演其背后的气血运行状态,而不是直接把脉的形象定义为某个名字,比如脉浮缓、脉浮滑,把这个名字直接定义成什么证、什么方。这是学脉极重要的一点。咱们并不是把脉象直接跟病对应,而是通过这个脉所表现出来的象,了解其背后气血运行怎么个不正常。通过局部和整体气血运行的失衡和失畅,构建起整体用脉的脉法体系。

发黄证,不管其本如何,其标一定有湿热。湿郁化热或热蒸烧、灼烧成湿,那看是以湿为主,还是以热为主。即便在太阴其本是寒的,这个寒湿郁结也能郁出热,在某个局部郁出湿热。这样的复杂病机治起来就会更麻烦些。麻烦主要体现在,有的时候治本会把标招的更严重;光治标,本又好不了,本好不了病就好不了。怎么解决?赵绍琴老师给了一个化繁为简的招,就是透转。或者按咱们的解释体系,让其通起来。只要通起来,热药就不会把局部的热邪加重;寒凉药也不会把藏腑给寒滞了。其实无论是寒凉学说,还是扶阳学说,一定少不了通畅。如果不通畅,热药可能化成热毒,寒凉药化成寒毒,伤及藏腑。不通表现在外在,要么不出汗,要么不撒尿,要么不拉稀或者不大便。所以本条说“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其实还可能是若汗出者,不发黄。或者自己拉稀,从大便解了,不发黄。如果从大便解,下利而解,就是本条的后半句,到七八天了,突然开始烦,然后一天拉稀十几次,也能解掉,就像从小便解一样。

从小便解、大便解、汗解有什么区别?有的时候没区别,任何一路解了都能解。但有的时候有区别,比如这股闭郁之气就体现在闭郁了肠道,肠道不通,这股湿热退不掉,肠道通了才能退,这时候必须通过下利才能解。通过小便和出汗好不了。同理,如果闭在水道,这时候即便用攻大便的方法令其下利,也可能解不了,因为闭在水道,必须得通过小便或者出汗来处理。还得看细节,到底是闭在汗的功能,还是尿的功能,该发汗的发汗,该利尿的利尿。但是大概率药用对了,身体会自己找一个渠道把它解掉。除非是明确的或闭在胃肠道谷道,或闭在水道,有一个顽固病灶,有时候要经过一次或两次的试错才能把握,但是发黄证不外三个地方:大便、小便、出汗。

最后“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是小注。这个实指的是这股湿热,这股邪气的淤滞,淤滞为实,实去掉了,“腐秽当去故也”。当然这个解释不用很在意,毕竟是小注。伤寒论中的小注,很大一部分明显不是出自祖师爷的原笔。当然,也可以把脾家实理解为脾的正气恢复了,正气充实了,所以就能把邪气退掉了。或者说因为脾的正气足够用,那些攻邪的药扛得住。反正只要解释的通,理法自洽圆融,能够指导你临床实用,这个解释就可以。

太阴篇就这几个条文,远不够组成太阴病治法的体系,所以必须得加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