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太阴病篇17 东垣法度–补中益气汤法

补中益气汤

黄芪(病甚,劳役热者一钱) 甘草(以上各五分,炙) 人参(去节,三分,有嗽去之)

大名鼎鼎的补中益气汤在《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人民卫生出版社32页。出方之前先讲了一段理论,还是容易看晕,又出现了诸如阴火的概念,还有“心不主令,相火代之”、“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不要纠结于细节的词句定义,把整篇理解了,然后再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的是什么,通篇整体的理解就迎刃而解。

中土虚了,本来心火是生中土的,现在中土虚了受不了心火,心火就没能让中土生成气血津液,反倒不断灼烧中土,把脾给烧热了,还把脾之里给烧热了,就这么个“阴火”。这些火是不会化生气血津液、不会化生正气的,所以称之为“火与元气不两立”。心火本来该生中土,让中土化生气血津液、化生阴阳,现在不去生了,“心不主令”,那这股火开始乱加热。“相火代之元气之贼也”,能往全身通行的这股火称为相火,一通行,走到哪烤到哪,上下焦都烤。灼烧上焦叫阴火上冲。中土一乱,肯定在表的卫气也不足,“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本方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方后加减,分别对治中土的那股火影响到什么程度、什么情形,怎么加减变化。这股火往上窜,往下窜分别怎么加减变化,壅滞气机了怎么加减变化。这股火还灼烧水谷精微津液化湿了怎么处理变化。各种变化条理分明,很容易学会。明白这个道理,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药物处理,不一定非得是东垣老人提供的这些药物。而且中土虚弱了,不耐火生,也不单只有补中益气汤证,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也能见到热不生土,反而飘着,那点热四处为祸。

补中益气汤的组方还是承接上文的思路,很容易看懂。怎么治中土的虚?黄芪、人参、白术、甘草。东垣老人的常规技能,柴胡升麻配点橘皮来恢复中土的疏泄力、通行力;配上当归,让其能够生血。如果想进一步加强生血的力量,加白芍;想进进一步增加生阴、生血,还可以加地黄。方后的加减变化都有。这股不能生土的热,祸害到哪就治到哪。比如大便不通、大便干燥的,多放当归就能润,如果还不行放玄明粉(炮制过的芒硝)。

如果这股热犯肺,闭郁加麻黄;伤津液加麦冬;肺气宣散过度收敛不足的,加五味子;头疼加藁本,藁本能除湿行气,还有个功效是擅往上焦走。如果头疼是寒疼,加细辛。又寒又湿又气机闭郁,藁本加细辛。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为什么补中益气汤证容易发烧?这点火不去生土了,往外飘。所以补中益气汤证,中土虚弱无力运转,火来生土,土却接受不了,不但能化出阴火,还能向外化出阳火。阴火和阳火是借用东垣老人的表达方式。阴火热在里憋着,还不一定发烧,而热不断的向外发散、消耗就会发烧。

本方用量相对较小,是为了微调中土。但本方还有另外一个用法,量用的相对大些,尤其是人参大量重用,有时能用来救命。那种中气大虚反复发烧,反复发烧又进一步消耗中气,使得中气要败亡的时候。在刚开始反复发烧消耗中气的时候,也可以用本方。那就不至于把中气消耗到能要命的程度。而有的时候,补中益气汤证会向外表现出一些,在伤寒一脉看来像少阳证的那些症状规律。但同时也知道中气大伤。我也用过小柴胡汤合大量的人参来救命。其实那个案例用补中益气汤加大量的人参也可以。一般治三阳病,不可能用小柴胡汤加大量的人参,那样容易治坏。如果没到要命的程度,不是危证,就是中气虚的发热,小孩也常见,都不用人参,党参药力就够。

补中益气汤还有个兄弟——调中益气汤。去掉补养的当归,换成芳香理气的木香。东垣老人的治法方子,看了这几个,很容易就总结出一种治法——治虚的方法。补益扶正的同时,加上疏泄通行的方法。这个方法贯穿金元四家所有的方法。因为补过了就是郁滞,无论是补阴还是补阳。同样的道理,咱们用大热、大寒之药,如果药力不能通行,不但不能治病,反受其伤。这都是非常简单易明的道理,难只在变化多端的时候弄混乱了,或讲述变化多端的时候讲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