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荨麻疹

学生描述案例变化情况:

  • 先用一剂:柴胡12克 桂枝9克 干姜3克 栝楼根9克 黄芩5克 牡蛎6克(熬)甘草6克(灸)当归9克 芍药18克 川芎9克 元胡9克。
  •  服后,当晚出疹子但冷汗减少。停药一周后,心慌、头沉、每晚哭后症状减,遂变方:党参20 黄芪30 炒白术15 炙甘草15 当归15 白芍15 川芎10 熟地10 升麻6 柴胡6 桂枝12 半夏10 陈皮10 茯苓15 大枣15 浮小麦30 枳实10 厚朴10 附子10(先煎) 龙骨牡蛎各15
  •  服药后心烦减,但乏力,遂变方:柴胡10 丹皮10 山枝6 半夏10 生龙骨30 虎珀0.5 防风10 北芪15  浮小麦30 五味子10 糯稻根30 甘草10
  •  五剂后:心烦减、冷汗止、腰痛、牙痛 、脖子痛 、食欲增。再变方:柴胡10  香附10 郁金 10 白芍15 党参15 丹参15 川芎10 北芪 15 防风10 浮小麦30 升麻10
  • 五剂后来例假,经量较上月减半,抽筋、稍起疹,饮水后即小便。晚上自觉身体热,即流鼻血,流完热退。

脉:左寸中取偏沉,左关中取不柔和,左尺沉缓       右寸中偏沉缓,右关中取缓,尺沉缓 淼师:根据用药后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诊断结果:

  • 六经判断:阴虚到了太阴层面,淤滞到了少阴层面。
  • 脏腑判断:肝脾淤滞,既有气郁,又有有形淤滞。

 用药后,例假量变少——不是因为风药伤血。风药短期内不会伤血,需要很长时间用药,才有伤血的可能。本案患者的情况是,血本受伤,自身的津血存量,不足以令例假正常,不足以滋养全身,也不足以支持排邪。 矛盾在于,淤滞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滋阴也补不进去。尤其是“喝完水后,很快小便”表明身体存不住阴。存不住阴,生津液、生血都没有原料。破解这个矛盾格局,关键在于解淤。与此同时津血不足,不支持用大攻大伐的方法解淤,所以只能用缓法来解淤。
由此得出治疗策略——解淤补虚。在里的虚淤解了,在表的风疹有可能自解,或者用药非常容易解掉。当然如果症状特别强烈,以至于影响到了饮食起居,那就不得不先暂时处理一下外部症状。痛苦减轻了,还得治本。这一格局中,需要平衡好两组矛盾:

  • 标本之间的矛盾——本治不好,标无从恢复;标影响到饮食起居,本也无法恢复。
  • 虚淤之间的矛盾——虚不补足,攻不动淤;淤不解决,虚又补不上。单治虚,单治淤,都好不了。淤和虚必须同时改善到一定程度,患者的体感才能明显改善。

 治疗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症状此起彼伏的情况。治一边的时候,另一边会起来。攻邪的时候,正邪相战,症状加重。为什么不是邪退使得症状改善而是正邪相战症状加重呢?因为正气不足以一鼓作气的把邪气除掉,于是非但没把邪气灭掉,反倒把邪气招惹出来了。不攻邪的时候,邪处在隐藏的状态,反倒症状不明显,所以即便治对了,在某个阶段症状也会加重。反而如果治错了,伤到正气,使得格局达不到正邪相战的条件,反倒会使症状停息。所以,必须要清晰的判断出症状加重背后的病势,到底是病进的加重,还是病退的加重。如果理论体系中没有相应的判定方法,见到症状加重,就不敢治了。 判断病情进退,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脉色症合参,结合五种生命常态。整体正气提升过程中的症状加重,就是正邪相战,就是好现象;整体正气退步,虽然症状缓解,也不是好现象。 结合本案,补充一些治证经验:

  • 这种病与情志关系密切,除了针药并用,还要想办法调整患者的情绪。
  • 腰冷——气机被敝郁,引起的阳气运行不畅,继而表现出的局部阳气不够。
  • 用风药后牙疼——正常的气血上升,是一股阴阳平衡的气。当血不足的时候,再用风药升提,升起来的是一股有阳无阴的气。这股异常之气上升过程中,犯在哪,哪里就会不舒服。 
  • 地黄——这种淤滞之证,因地黄之滞性,所以慎用。可以用石斛、北沙参、西洋参替代。
  • 脉——对比治疗前后,脉象还是有改善的。从开始的寸和尺摸不到,到现在的能摸到。

 借此补充一点脉法的经验:正气虚的时候,邪气也无法表现。当患者气血特别虚的时候,即使有淤滞也无法表现在脉上,甚至无法表现在其它诸证上,表现出来的是一派虚象。当气血足的时候,淤滞之象才能表现出来。于是咱们明白了一个规律——正气太虚的时候,邪气也显现不出来。咱们常说什么话都有其适用范围,这一规律的边界在哪呢?就拿此证为例,如果邪气进一步加强,达到一定程度,在某个阶段,邪气的象就又会反应到脉上。这就为咱们诊断带来一个技巧——同样是实象的脉,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比出现在年轻人身上,更难治。因为老年人的实脉很有可能是邪气日久积累出来的。由此判断,此证还不难治。唯一的难点是要解两个困局——虚实之困和表里之困。能够解此困局的关键是——判断当前的主证是淤为主,还是津血亏为主。攻淤要尽量避免伤津血,养津血要尽量避免淤滞,把握好治疗节奏,这病就能治。
 关于破这样的局,介绍一点经验,供大家借鉴:1. 养阴——这种情况,尽量不用麦冬、地黄、黄精这类药养阴,因为这些药都有滞性。这种滞性使得解淤颇为掣肘,虽然养阴是对的,但是增大了治淤的难度,这会更加考验你组方的能力。所以可以用一些淤滞小的养阴药,比如: 

  • 肺阴不足——百合替代麦冬。当现出皮肤干燥、鼻子干燥、咽喉干燥······诸象时,可用百合替代麦冬。百合不太滞,还有一定宣布津液的能力。
  • 脾阴不足——用石斛、北沙参、白芍、山药代替地黄、黄精。其中白芍、石斛这两味药的共同特点是,少用能滋阴,多用反而具备一点通行力。
  • 肾阴不足——“少阴之右,太阴治之”,所以治少阴肾阴虚还是用上面的方法补太阴脾。用太阴补少阴是必须要掌握的方法。因为临床中,很多少阴阴虚的病,直接用地黄、黄精补不进去。

用这些药代替偏性大的滋阴药,可以减少组方的难度。这种情况并非绝对不能用地黄、黄精,如果手艺精湛也可以用。 2. 解淤——鉴于患者年纪不大,气血尚足,可以适当用一些药力较猛的药,比如,三棱、莪术、五灵脂、水蛭、虻虫。用的时候可以猛药轻用,这样就不用过于担心猛药伤正。凡是攻邪的药其实都伤正,只不过邪气伤的更重,而正气被伤后有机会恢复起来。当驱邪的速度大于伤正的速度时,这一治法就是有效的治法。对于这种虚实夹杂的病,只存在利大于弊的治法,不存在绝对有利的治法。治病的过程不过是在利弊之间做选择,只能选择利大于弊,但无法完全避免弊的存在。     在用这些攻伐的药时,一定要随时观察正邪之间的平衡。如果发现攻邪过程中伤正了,就要变方,再加强养正的力量;如果养正过程中淤滞加重了,就要加强攻邪的力量。治疗这种病就是一个字“磨”,理上不难,治起来麻烦。 基于咱们的分析,治疗前要跟患者提前说清楚:“需要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症状加重”。这样,一旦出现了这些的问题,患者才不会慌乱,才能坚持配合治疗。 3. 风药的运用——患者津血不足的时候,用风药经常会发现“风起来了,津血没起来”,继而出现了一些风症。所以用风药的核心思想还是平衡,患者有多少津血就用风药调动多少津血。
顺便解释一下“为何用风药后例假少了?”——本来津血不足,再用风药提升,胞宫的血就更少了。于是津血现出顾此失彼之象。基于此理,当邪气退去的时候,正气恢复的速度就成了治证的关键。如果随着邪去,正气恢复速度快,则预后良;如果邪去,正气恢复慢,则预后差,并非不能治,只是治起来麻烦。
4. 风疹发作期,可以针刺治疗。比如,治证可以选择:

  • 间使——可以治在表的各种皮肤病。心包经上的穴都有通行的作用,可以通行血和热。
  • 血海——通过调动血来治皮肤病。脾统血,此穴是脾经上偏于统血的穴位。
  • 太冲、公孙——肝脾淤滞常用组合。

辅助增强疗效可以选择:

  • 外关——三焦经上的穴都能通行,以此穴为代表。
  • 膀胱经诸穴——膀胱经主表。

 5. 从比例和用量的角度切入,讲一下组方的一般规律:

  • 整体思维——比例揭示了药之间的力量配合,用量揭示了方子的主力所在。
  • 细节思维——有些药在药量的积累之下,会出现一些功效的变化,如黄芪、白芍······把握这个变化的能力,需要长期临床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