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小儿发热——直面错误经验

​学生A:小孩睡觉一直爱踢被子,最近又外感发烧、哆嗦,这种完全相反的症象,如何确定当前的主要矛盾呢?
淼师:当前的主要矛盾不一定是患者最久远、最深重的矛盾,而是当前最为影响失衡的矛盾。比如,孩子发烧之前,就有常常踢被子,可能是肝郁化热,可能是脾痰化热,可能是积食化热,可能是热引发的,也可能是寒引发的······在此基础上,又得了外感而表现为发烧。当前主要矛盾就是外感,可以先治外感,也可以外感和内在问题一起治。当然如果一起处理,需要诊断更加深入,确定内在问题和外在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还不能同时诊断出二者,拆开处理也可以。

这种外感之势确实是解决内在问题的契机,所以一起治的方法更有利于引导内在问题向外解决。同样的思维,推演出来的解决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当遇到一个深重的病(如各种所谓不治之症),其外在问题与内在问题同时存在,但是正气又不支持同时处理两个或多个问题,就只能拆开处理,一起处理反而效果不好。

学习重点是在这种简单的病例上,训练这一系列思维。在这些思维的指导下,再分析临床信息,一下就明朗了。比如,你看到孩子发烧,哆嗦,基本上就能判断他怕冷。很少有人在怕热的时候哆嗦。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不怕冷的哆嗦,但多数情况下是寒战。借用方证的思路,确定了寒战,只需要再判断有汗、无汗,就能处方了。有汗,柴胡桂枝汤。无汗,柴胡桂枝汤加香薷、或苏叶、麻黄(小孩慎用)。兼咳嗽,加厚朴、杏仁。

进一步诊断内在问题,可以通过舌象。外感对于舌象的影响非常微弱,最多现出一层薄苔。至于舌红、舌淡,对于判断感冒几乎无用。之所以看舌象就是判断内在问题,从而判断这个外感的治疗难度。通过舌象最直观的判断,就是有没有积食。比如,看到舌头上有很多小点,苔较腻,基本上知道是之前的遗留问题。这个遗留问题无论是积食,还是痰湿停留,都可以在柴胡桂枝汤中加入四磨汤、或焦三仙,甚至只放山楂都可以。山楂、麦芽、鸡内金,这三味儿科圣药用在儿科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但能治以前的湿气停留,还能治以前的积食。用在大人身上,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咱们讲的核心并不是治病技巧,永远不要只追求技巧,而是要从中训练思维。只要有了这种思维,诊断时自然知道要收集什么信息,治疗时自然知道选择什么类型的药。治疗过程中出现变化时,自然也能跟的上。有些知识已经反复讲过,之所以常常被遗忘,是因为知识没能在理论框架内存放,而是处在零散状态下存放。理论框架内的知识,临证时能找到并运用,就是自己的知识。零散存放的知识,临证时想不到,或是想到了也不能用,就还不是自己的知识。所以关键是建立存放知识的理论框架,建立驾驭知识的思维方式。

积食外感,单治外感经常好不了。一治积食,大便一通,热就退了,这是儿科的常见问题。所以,当你发现各种方法都无效时,就要考虑积食的问题。用药大致分三个级别:轻度积食——保和丸、焦三仙中度积食——四磨汤重度积食(形成有形燥屎)——四消丸学生B:“积食外感”,如果外感不解,攻下会不会使得外邪入里,引起问题复杂化?
淼师:“里实兼外感”,外感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时,攻下确实会造成外邪入里;而里实为主要矛盾时,不攻下,外感就解不掉。“积食外感”属于后者,积食不除,表现出来的外感就解不掉。如果不治积食,单靠孩子的自愈力,几天后也能排大便,随之退烧。然而,如果在这个节点上,正好用了某些药,难免会认为是这些药治好的,于是就积累了错误的经验。

问题就成了,如何收集如理的经验?咱们的解决方法就是以理驭法。如果没有理论的统御,就无法判断治疗成效是真是假。学生C:积食和阳明燥屎证有何区别?
淼师:二者在燥屎闭结阶段表现相似,确实都可以用承气汤治疗。但二者发病机理还是有区别的:
积食——积食是因为过食,使得脾失运化,引起燥屎和气机相互闭郁。闭郁后可能化热、可能化湿、可能化湿热。闭郁严重了,还会形成有形燥屎闭结,再伴随发热,于是外在表现就和阳明燥屎证相同。治疗积食,前期应消积,形成燥屎后应消积通腑为主,清热为辅,热重的应清热通腑。
阳明燥屎证——此证的诱因不是过食,而是因为热引起的燥屎闭结。起因是阳明热证,结果是燥屎闭结。治疗阳明证,前期应清热,形成阳明燥屎证后应通腑,或清热通腑。

积食和阳明证,在后期都可以形成燥屎闭结伴随发热。所以后期治法常常可以一致,但是前期治法应有所区别,否则会消耗孩子的正气。这种消耗,一般情况下,孩子都能够自行恢复。临床表现上看,似乎有没有深入思考都能治好。问题就在于治疗后的总结和反思:1. 分析他为何会得病?2. 基于什么原理,用什么方法把病治好的?3. 这一治法有何不足?    ······

治疗后的总结就是在搭建你的理论体系。在经验积累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此时以何种心态面对现实,就成了学习的关键。

首先要清醒的认识到,咱们肯定会在构建理论框架中犯错。永远不可能,开始就构建出一套完美的体系。一定是在错误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接受“人只能先犯错”的这一结果。因为起初心态上的微妙差异,会使得以后做学问的态度截然不同。如果不能接受“人本该犯错”的价值观和心态建设。人就会逐渐出现一种极其古怪的心态——拒绝犯错,乃至于不承认犯错。

我们接受“自己会犯错”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得以改善。毕竟咱们不是机器,无论做什么事,其实都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心态和心理层面。要和别人打交道,就还得考虑到别人的心态和心理。没有深层的支持,构建出来的只能是空中楼阁,看似很美,实则无用,甚则有害。于是不断的达成与内在的默契,就成了做事、做人的关键,即用心做事、用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