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葛根既然是提升津液的药,为何在医案中能见到用葛根治疗脚干的案例呢?淼师:用葛根加茯苓剂治疗体表津液不足诸证,如脚干、手干、皮肤干,是常用的方法。葛根提升津液治疗皮肤干燥,好理解。而脚在人体最底下,为何还能用提升法治呢?品味一下,中医“升降”的含义,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中医的概念里,从下至上称为“升”,从里至外也称为“升”。比如,心血带着心火输送至脚,于是脚得温。虽然解剖位置上“心在上,脚在下”,但供求关系上“心在里,脚在外”,所以由心至脚的气血输布仍然称之为“升”。同理,葛根提升的津液,实现了从里到外的升,于是脚干、手干、皮肤各处干,都得以解决。
理解了从里到外的“升”,再来对比理解一下从下到上的“升”,典型的情况就是“葛根止利”。津液本应往表输布润表,往上焦输布润上焦,如果津液不往表走,也不往上焦走,偏偏惯性的往胃肠道走,往膀胱水道走,此时就需要用葛根来提升。以葛芩连汤证为例,如方中不加葛根,只清胃肠之热其实也能好,只不过没提升津液,残余的水邪还需要再排几天,也就是再拉几天稀。清热解决了津液不得上奉的根本问题,症状上的残余水邪问题还得人体自愈力来慢慢解决。由此可见葛根的升提力在方中的重要作用。
临床中解决问题时,需要准备几个备用方案,以应对各种情况。比如,调拨津液法治拉稀可以提升津液,也可以“利小便,实大便”。治疗拉稀民间有一偏方——大量用车前子,水从尿里出来,大便就干了。这一方法应对的一定是小便不畅,水不得不从大便排,而引起的拉稀。但如果是津液上奉不足、或者津液向外输布不足引起的拉稀,就又得用提升津液的方法治疗。
提升津液除了用葛根,还可以用“温和的发汗法”。把发汗药用量控制在不能发汗的剂量,同样可以达到提升津液的目的。通过这种方法,品味一下同一味药,不同剂量所产生的不同功效,对应不同的证治。所谓“传方不传量”,就是因为“药量”的学习非常繁杂,需要长期的临床积累和摸索,并非一点就通的。
何为“理法方药”?“由理成法,由法组方,由方遣药”是中医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而咱们当代,普遍“轻理法,重方药”,今后这一现象有可能继续加重,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勿忘中医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