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太阴视之四圣悬枢方3

《四圣悬枢》卷三·太阴经证“腹满、心痞、呕吐、下利”。看下是治哪种太阴病,太阴的什么病。

茯苓参甘厚朴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干姜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一钱  厚朴一钱

苓桂参甘椒附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桂枝一钱  茯苓三钱  蜀椒一钱  附子二钱 芍药一钱  粳米半杯

参甘姜苓半夏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一钱  半夏二钱  生姜一钱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干姜二钱  附子二钱  茯苓三钱 赤石脂一钱,生用

先分析共性,再分析个性。有几味药是相同的配伍:人参、茯苓、甘草、干姜。分析一下这四味药配一起是什么功效。人参补气,量小益气,量大补气。本方的配伍中,干姜性热横散,茯苓利水,又利又散,再配上人参,这是益气。益气和补气有两种用法,益气是让气参与全身的运化,增强气机运化;补气是令气向内固摄,发挥气机固摄的功能。用哪个则看患者的情况,随证治之。这四个方法显然是益气法,加强运化的力量,令运行更加通畅,太阴主运化嘛。

什么原因造成的运化不利就治什么原因。用桂枝、干姜,显然热力不太够运化,还有点气虚,所以加人参。人参的量用大了,气就会偏补,偏内敛固摄,所以量不能大。注意人参的用量和比例。人参的量不大,加上升发运化的药,补的气就参与运化、参与升发。这块说的是用量跟配伍的关系。不同的用量与配伍适用不同的情况,随证治之。

这种随证的变化运用,看似无穷无尽,究其根本就是病位与病性。病位和病性就那几样,不外是复杂的组合,还有用什么药来实现它。比如现在这个条文,腹满用厚朴,气机郁滞的腹满,肯定还有点虚,所以加人参。太阴气虚兼运化升发不利,所以用理气的厚朴、开散气机的干姜,温热的开散性。这四个方中都有利水的茯苓,因为土本来就是管水的。并不是必须得加茯苓,教的是理法,加不加利水的茯苓就看患者是否需要。

第二个方,治太阴腹痛者,加了附子和蜀椒,一看就知道是治寒。两个或三个问题一起治,还是分成主次,依次治?并没有标准,还是根据患者当前的情况,如患者一周才能面诊一次,肯定一起治。

第三方,治太阴呕吐,加上了生姜和半夏。这个很熟悉,能看出来呕吐是因为水湿之邪上逆。如果是寒证的呕吐,用吴茱萸。

第四方,治太阴泄利,加附子和赤石脂,一看就明白是寒证造成了大肠固摄不足,还有点气虚,因为人参量翻倍用了二钱,前三个方都是一钱。所以说要注意量和比例。病机是有气虚证,有寒证,造成了太阴虚寒固摄不足,然后拉稀。上一个条文的呕吐是太阴有点气虚,同时还水湿上犯,恶心、呕吐。再上个条文是太阴寒证兼虚的腹痛。第一个条文的腹满就是太阴虚郁的腹满,气机有点郁,还虚。治太阴虚郁,伤寒论上用的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简称厚朴半夏汤。

把这四个方子总结一下,表现了太阴的哪些功能?从得病之后的状态反推常态是什么功能。太阴如果想正常运行,需要足够的气,得自己先有气或气血。如果太阴的气不够,就得向少阴要,少阴的气也不够,那就是少阴病了。在概念上永远要记得,无论六经的哪一经,太阴或少阴,本为一体,是一体的不同功能,而绝对不是分开的不同单位。六经为一体,藏腑为一体的概念,一开始即便不理解,也生生记住,然后慢慢品味。

有了这个概念,再看本章节的四个方子,那它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四个方法。太阴生成运化需要气机,对应方中的人参。太阴本身就得负责运化疏导治理水,对应方中的茯苓。运化疏导水湿,需要热量,对应桂枝和干姜,如果热量还不够,就得用附子和蜀椒。热量和气机不足以化水湿,水湿泛滥了,要么拉稀、要么呕吐,拉稀拉的肠子固摄不住了,一边要恢复热量、气机、恢复利水的能力,同时加上赤石脂固摄。方中没用半夏,其实这种拉稀加上会提高治疗效率。有阳虚就有阴虚,阴虚的几个方子,之前已讲过。有水湿就有可能有瘀血或其他问题,方中各有其法。

太阴病的特点是所有病位、病性都能得,一个个的都讲清楚,教材没法写。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学太阴病都是学理论、举例、方法,剩下的就可以自己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