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太阴视角读条文1

如何理解太阴?咱们分别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脾胃论的角度、远公的角度,自然不能缺少伤寒论的角度。之后整理一下条文,看看如果从太阴证治太阴病的角度,怎么理解这些条文。挑几个条文做启发式的讲解。

常用的学习方法就是刷目录。看《伤寒论》的辨痉湿暍篇,还要参考《金匮要略》,上面讲的更详细,有方子。痉证是肌肉中的津液受伤,肌失所养,紧张拘急而角弓反张,发病位置背、肩、颈、腰,被称为痉证。同样是肌肉拘急痉挛抽筋,腿肚子抽筋就不叫痉证。品一品中医命名的问题,比如太阳风寒、少阴伤寒、太阴寒湿,名字后面就带着治法,治法后面带着方子。有些名字是对一种疾病的病因或是症状规律的概括描述,这种名字后面带不了治法,病因有很多种。说这些是为了梳理思路。经常会遇见拿一个病名思考怎么治,有的病名对应的不是明确的病机。也更不能把这个方子跟这个病直接进行对应,这都不是中医的思维方式。比如,刚痉,葛根汤主之。葛根汤就是治刚痉的吗?或者换个说法,葛根汤就是治太阳病的吗?再换个说法,痉证是肌肉中的津液受伤所致,那么此时肌肉伤了津液是归脾主肌肉管,还是太阳管?再进一步,葛根汤是治太阳、阳明、还是太阴?连环追问是为了整理思绪。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咱们知道桂枝汤是以调和营卫的方式增强太阴的运化力,其变方小建中汤。现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大了麻黄和葛根,葛根四,麻黄三,桂枝白芍二,按这个比例药力会往体表运行,引药走表。思考一个问题,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增强运化的力量,在麻黄和葛根的配伍之下,增强的力量是到体表增强运化力,还是在太阴增强了运化力之后,为体表提供了供应?思考这些用在加强理论,分析药方、驾驭药性,以理驭法。

看痉湿暍里面的湿,以三个方子为例: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芪汤。

麻黄加术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防己黄芪汤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先说麻黄加术汤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这两个方子结构简单。麻黄汤里加白术;麻黄汤里把桂枝去掉换成薏米,就这么些变化。通过分析药物组成、什么药劲,基本也能分析出这两个方子功效证治所用为何。麻黄加术汤温、燥、开表。麻杏苡甘汤就不用温燥,改用薏仁甘淡渗利、宣散。思考一个问题:这两个方子是治太阴还是太阳?麻黄、桂枝走表的倾向,说是治太阳没问题,可是貌似又有点犹豫,这两个条文一看,没有脉浮,没有太阳病。条文说“此病伤于汗出当风”,那也不能确定是个表证。尤其后半句:“或久伤取冷所致也”,久伤取冷至少大概率不仅仅是太阳病。其实麻黄加术汤和麻杏苡甘汤既可以治太阳病,也可以治太阴病。湿邪闭郁于太阳体表可以用这个方子开散,湿邪困了太阴,也可以用这个方子开散,只是用量上有所调整。

读伤寒论的方子,一定要看剂量、比例。麻杏苡甘汤的用量:麻黄半两;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甘草一两。麻黄加术汤中麻黄三两,麻杏苡甘汤用量也很小,如此这般就看明白了,治太阳怎么治,治太阴怎么治。顺理成章的引出下个方子:防己黄芪汤,就很容易理解了。治太阳的部分一带而过。太阳气不太够,通利水道的力量受阻,燥性不足,所以用黄芪益气,白术增强燥湿的力量,再配上防己这种通水的药。同样是这股力量,能治太阳就能治太阴。实际这个方子治太阴的时候用的更多。如果为了加强治太阳,在方中加点苏叶或香薷。麻黄也行,但量不能大,不能明显发汗,否则湿除不掉。按这个道理看方后“喘者,加麻黄半两”,治肺可以想到加麻黄,增加开表散湿的力量,自然也能想到。

桂枝附子汤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往下看桂枝附子汤就更容易了。明显是增加阳热之力来治湿的方子。桂枝四两,这么大的桂枝量,其升发达表的用意就非常明显,治太阳的。如果想治太阴,就把桂枝的量降一降。为什么把量降低,或是配上一些其他相对制约的药?因为太阴功能是运化,运化就得和缓的来。体表攻寒邪、热邪、甚至湿邪都可以猛一些,因为太阳是边疆,太阴是大后方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