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少阴条文317 通脉四逆法

三一七、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本条通脉四逆汤证跟白通汤有相似之处,都是阴阳不能相通。虽然本质是寒证,但却现出一些热象,很虚弱的脉象,甚至“脉微欲绝”,厥逆无脉。而且在方后,也有加葱的。

药量上稍加注意,通脉四逆汤的药量比白通汤大,附子“大者一枚”,说明通脉四逆汤的附子用量大于白通汤。干姜也是,白通汤只用一两,通脉四逆汤用三、四两,还可以看情况加葱,令阳气通行力量更强。这一对比会发现,如果给通脉四逆汤加上葱,无论是阳热的力量还是通行的力量都会非常强。是加葱白还是全葱,根据情况,可以用五藏与五色的关系进行思考。白通汤附子的量稍微小一点,不是大者一枚,这暗示咱们用附子扶阳量的取用。白通汤干姜一两,所以通阳、行阳的功效是用葱白来实现的,而不是取干姜的性散,所以重视阳气通行的力量而弱化阳气开散的力量。当需要开散就增加干姜用量,就这么学会加减变化。

这两个两个方子:白通汤和通脉四逆汤,很多症象是一样的。乍一看不好分辨,把握一个要诀,于理是要散还是要通。如果单从症状上区分,确实不容易,都有里寒外热、当下阴阳不相交,下利、腹痛这类的症状又很相似。从条文语境看脉象也很相似,一个是厥逆无脉;一个是脉不出者,不好区分。理上还容易区分,落实在诊断上呢?

读医书的时候,遇见这种疑问怎么解决?通常的方法是先在理上梳理清楚,就像咱们先理清楚了白通汤是通;通脉四逆汤是散。然后查案例,至少得十几个、几十个。总结案例的时候,两个重点:一是总结其共性,二是区别其细微差异、个性。确实通过读医案,一部分问题能总结出来,但还有一部分问题是通过案例都总结不出来。剩下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通过大量临床逐渐积累,需要多长时间就不确定了,什么时候真正领悟也不确定。二是以理驭法,自洽圆融。别忘了这个时候首先已经在理上梳理清楚了,同时又阅读了大量医案,这时候再去思考推演脑补,就不会再无的放矢,避免了凭空想象。

当需要用散的时候,肯定是寒邪聚集在某个病位,对一个点的爆破,这是比喻。当需要通行、宣通的时候,一定是让阳气、热量,全身、全距离、长距离的通行。一个点的突破和长距离的通行,沿此方向下去,可迎刃而解。比如第一步分不清楚用哪个方子,所以即便这两个方子用颠倒了,大方向一致,药就会有效,细节有所差异,效果不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容易吃坏了。因为已经扶阳了,脉会回来,由厥逆无脉、脉不出者变成有脉,有脉就能判断了。气机是在某个地方被闭住了,还是长距离的通行不利,靠脉就能分辨出来。而且并非只要是通脉四逆汤或白通汤都是脉微欲绝、脉不出者,祖师爷用脉微欲绝、脉不出者说明阳气被压制的很严重,极其微弱。所以在思考品味这种条文的时候,要思考还有可能是其他什么脉。

说到脉就要想到舌象,阳气阻隔于里,不得向外通行和阳气通行的力量被寒气整个压制,反应在舌象有什么区别?掌握万物类象的思维。寒邪在里阻隔,那么舌象就会表现为阻隔之象。寒邪压制了整个阳气通行不利,舌象就会整体的阳气不足。当然,这是指舌象能够准确的表达其内在信息,因为有时候舌象并不能准确表达。表达这个象又掺杂着别的象,或真实的象被另外的象掩盖了,这就是诊断的难度所在。还是那句话,如果内在发生的问题,向外传递到脉色症的时候,都是简单直接清晰明确的传递,那中医的诊断就会非常简单,中医就会非常好学。恰恰不是,难就难在这里,临床最难的是诊断。当里寒外热、上热下寒这些象都渐渐淡去,只剩下里寒的时候,只用四逆汤就可以。这里讲的是从病情的变化动态中求。

还是记得看方后,我就不讲了。比如,通脉四逆汤“加葱九茎”,白通汤才加四茎,为什么?答案呼之欲出,留给大家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