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何方子里加入大枣后,有些人会有化热倾向?
淼师:有些人用大枣会化热,是因为大枣性滞。这种情况,常见于那种淤滞后容易化热的体质。也有人淤滞后,会化湿。所以开方时,大枣的用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调整。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大夫给患者开当归四逆汤,其中甘草、大枣用的原方的量。服药后,患者寒湿不退、舌苔反增。复诊时,大夫恍然大悟,原来是甘草、大枣放多了。于是减少这两味药的用量,疗效就出来了。这种能迅速发现问题的症结的大夫就是好大夫。因为面对一个陌生的病人,不可能迅速对他的体质情况特别了解。成为熟悉的患者后,才能慢慢了解。在此之前,及时作出调整就是功力的体现。
我个人在使用甘草、大枣的时候,也遇见过类似的情况。化滞后的表现则因人而异,有的化湿、有的化热、有的化寒、有的化气滞·······只要先有了这种理论上的构建和认知,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能想的到其中原因。
以上只是就甘草、大枣化滞的这个点而论,整体疗效并不会有过多影响。比如,一个附子理中汤证,按照原方的量用甘草,患者化滞。但是这剂附子理中汤对患者来说,依然会有某些方向的改善。这些改善之象你能看得见,那些因为过用甘草化滞之象你也能看得见。同理,大枣也是如此。关键的问题在于,看到的这些象,能否与理论相连接,能否给出相应的诊断。于是又回到了那个老生长谈的话题——治疗取决你诊断的功力,诊断的功力取决于支持这套诊断的技术的理论体系。
我遇见过甘草、大枣放多了,舌苔变厚的,也遇到过腹胀的。最麻烦的是,很难提前确定什么量是“过量”。不过,出现这种情况能及时应对就可以了。比如,你的方子明明是治湿的,用完后,反而舌苔变厚了。就得分两种情况思考:1. 如果只是舌苔变厚,其他的湿象反而改善了,说明整体的湿在改善。所以暂时还不能确实是甘草、大枣过量造成的。也许只是邪退的过程中,邪气之象上浮于舌的表现。所以病情的进退也不能单项独断,需要合参。 2. 如果舌苔变厚,同时肚子变胀、大便不畅,说明整体的淤滞更严重了。由此再开始怀疑方子的问题,乃至于甘草、大枣的问题。
之所以这么啰嗦,是因为本文主讲甘草、大枣有可能造成淤滞。如此这般就有可能对有些同学造成误解——甘草和大枣不能多用,用了一定会出现不良反应。并非这个意思,出现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甘草和大枣该怎么用还得怎么用。真的发现甘草和大枣化滞,再做应对也不迟。
用一个反例来给大家做一个思维反佐。比如,炙甘草汤、甘草泻心汤大量的使用甘草,都是针对性的调节人体功能,并无不良反应。所以中医的思维,不能是点状的(点状思维)、线状的(线性思维),而应该是整体思维。这个思维习惯需要慢慢建立起来。学生:同样是滋阴,大枣、甘草补充的津液和地黄、黄精补充的肾水有何区别呢?地黄、黄精进入人体是直接转化为肾水,还是先转化为津液再转化为肾水?淼师: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为非常简单的理论,去进行推演和理解。
太阴主运化,所以太阴津液的功能就是用来运化的。而少阴主藏,少阴津液(肾水)的功能就是用来储藏的。津液得经过充分的运化,才能把其中的一小部分储藏起来。经过充分运化而收藏的津液是少阴的津液;未经过充分运化和未收藏的津液是太阴的津液。如此这般问题就简单了,只需要理解了太阴和少阴,运化和收藏,就能理解“甘草、大枣”和“地黄、黄精”的区别。
咱们总是能用最简单的理论来理解千变万化的运用,并且指导运用。所以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地黄滋补的肾水是不可能跨过运化的。如果病人的运化力不足,地黄也补不了肾水。后天功能不行,也补不了先天。
咱们用的理如此的简单,无论怎么千变万化都离不开这些简单的理。所以学习传统中医的困难,并不在于掌握大量的知识,而在于把大量的运用(知识)如何统御在简单的理上。一个理论构建的越来越复杂,也就代表着越来越迷惑。找到自己的简单,就会渐渐的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