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封髓丹”

学生:封髓丹是如何养阴的?

淼师:对一味药的描述,有的是直接功效,有的是间接功效。比如附子,温里散寒是直接功效,而回阳救逆则是间接功效。因为附子不是直接使得阳气回敛,而是打开了邪气阻滞后,阳气自然得以回敛。

按照这个思路理解封髓丹养阴,就很容易了。一边用黄柏清肾热,一边用龟板来收敛固肾。由此可知此证的肾阴虚是邪火所伤造成的。封髓丹养阴是间接实现的,把伤肾的邪火解决掉,肾阴自然得养。

由此再体会一下,直线思维和多角度思维的差别。咱们有时是“见证治证”,而有时却“见证不治证”。比如,有的痰湿用化痰药就是治不了。因为痰湿背后有一个别的问题。那个问题是因,痰湿是果。因不解决,直接解决果,解不掉。由此品味,中医最关键的是思维方式,而不是“见证治证”,不是一个个知识点对应一个个临床。那些知识点只是积木块,如何搭积木才是重点。同一盒积木,能搭出不同的造型。

封髓丹内加入芳香开散且辛温的砂仁,说明此证造成肾不得固的原因,还有中土气机困滞。此处砂仁用意有三,一是辅助打开困滞;二是帮助下气、导气,辅助归元;三是避免龟板、黄柏收敛清热力过强,寒凝封藏过度。伤寒论体系中,这种反佐思路处处可见。比如,咱们最熟悉的姜枣草组合。大枣、甘草容易滋腻,加一味生姜,散导一下中土的津液。

此方加入附子就成了潜阳封髓丹。以方测证可知,此时邪火不但伤了肾阴,持续的灼烧还把阳气消耗了。如果真是这个病机,咱们肯定会降低黄柏的用量,避免黄柏的寒性继续伤肾阳。

又热又阳虚的病,大家现在都能理解。而如果停留在直线思维就很难理解同一个病位、同一脏腑的又热又伤阳。其实只要转换一下思维,就很好理解。无论哪脏都兼具向内藏和向外发(支持全身)的两个功能。用白话说就是有老本,才能靠老本向外展现功能。老本不足,可以表现为向外功能低下,也可以表现为向外亢奋。比如虚张声势的热、外强中干的热······

学生:砂仁辛温开散,为何医书上说它能纳五脏六腑之气归肾?

淼师:所有种子或多或少都有入肾之效,但砂仁直接入肾的倾向并不明显,需要其他药的引导。砂仁作为芳香药还是以入脾为主,下气入肾为辅。好多药书上都说入肾,却没有明确说明,入肾到底是主要功能,还是次要功能。临床中把次要功能当成主要功能用,效果就不好。古人的表达方式就是如此,默认咱们能理解。如果需要入肾开散肾气,我一般选择补骨脂、骨碎补、益智仁这些药。学生:如何理解开散肾气?淼师:肾主藏,亦主藏而待发。肾收藏不足,自然得收藏。而如果收藏太过,升发不足,肾就会失去活力。所以藏得太过就是邪。要清理此邪,就用到了开散肾气之法。通过增强肾的疏泄力(风性)把邪气疏导出来,比如补骨脂、羌活、独活这些药都可以入肾疏泄。当然清理肾藏之邪,不止这一种方法。肾主水,可以通过利水来疏导肾。如果是寒邪,还得用附子这种热性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