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针法遇见脉法-龙归大海之默契

淼师:立春过后,天气转暖。我右肋却偶冒凉意,每次2到4秒。大家可以谈论一下。

学生A:拍打章门、期门,疏解一下肝气。

学生B:刺血足厥阴肝经的井穴——大敦,可开肝气郁结。

学生C:肝经的井穴属木,肝经的荥穴属火,既然有凉意,是不是刺属火的荥穴效果更好呢?

······

淼师:既然都是肝经的穴位,肯定都能调节肝的功能,无论是郁证,还是虚证。而不同的穴位又各有其所长。同时把握住共性和个性,就能理解得更加透彻。虽然学习阶段要求精益求精,但真到临床用的时候,不一定如此泾渭分明。临床取穴是非常灵活的,常常可以相互代替使用。肝经的井、荥、输、经、合各穴都可疏肝,就此做一下对比:

井穴(大敦)——之所以谓之“井”,取其从深井打水之意。深井打水,速度快了就会洒,所以必须缓慢地往上提升。由此比喻,可知此穴的力道是由藏的状态缓缓地升发出来。所以大敦疏肝之力必定是缓缓的,不像荥穴(行间)那么强烈。

荥穴(行间)——从藏的状态缓缓升发,到了通行力更强的荥穴,积蓄已久的力量在此得到释放,必然快速而迅猛。所以理论上,行间更适合快速高效的疏肝。

输穴(太冲)——阴经的输穴,即原穴。各经的原穴扮演的都是万金油的角色。虚、实、淤、热、寒都可以用它应对。所以太冲能替代肝经上任意一个穴位,发挥作用。

经穴(中封)——经穴的通行力也很强,因为出现在输穴之后,所以通行力稍逊于荥穴,但更稳定、更持久。理论上,需要持续稳定疏肝,就选择中封。

合穴(曲泉)——经气在合穴上,会有收敛、聚敛的作用。所以发挥肝阴(藏血、抑制升发)的功能,非曲泉莫属。

《黄帝内经》上总结出来的井、荥、输、经、合、络、郄、俞、募,这些特定穴的使用规律构成了咱们整个针法体系。无论想要达到什么功效,都可以在这套思路里找到解决方案。比如治肝的瘀血,用药就用丹皮、赤芍等。用针法就取肝经的郄穴,因为郄穴都能入血。想解郁,就再加上太冲。想更猛烈地解郁,就加上行间。这就是脏腑学说指导下的针法。

由此可以做一个思维连接:因为脉法对脏腑功能的表达非常直接,所以脏腑学说指导下的针法就可以直接联系脉法:脉法可以直接指导针法,针法也可以直接验证脉法。针刺在脏腑学说指导下选的穴位后,脉象的改变极其明显。于是你就可以迅速验证,只要脉象变得更趋于平衡、均匀、稳定、柔和,就说明诊断正确、取穴正确。相对于用药,针法对诊断的验证更快捷。吃药得几副之后才能看到效果,而针法立刻就能验证。甚至可以刺之前、留针时、取针时各号一次脉,对比脉象的变化。不但验证了诊断,还练习了脉法。久而久之,必然精进。

所以针法在咱们体系内,也是可以理论、诊法、治法相兼容的。这就形成一个特别有利的局面,只要理论通达,掌握针法将非常容易,因为穴位相对于方药要少得多。而且和方药一样,积累的知识都是“学得多、用得少”。为了构建理论,需要多学点方药和穴位。理论构建起来了,真到临床,常用的就是熟练掌握的那几个。再加上穴位的双向、多向调节特性,使得针法用起来更加从容。

就以我最近的肝郁为例,症状表现有心慌、乏力、腿软、头疼、头晕、眼花。因为是小毛病,所以就凑合吃了点成药——小柴胡颗粒加疏肝止痛丸。其他症状都好了,右胁部却开始偶尔冒凉气。显然残留的问题是个柴胡桂枝汤证。如果不想用汤药,用什么针法呢?完全是为了锻炼思维,咱们举几个思路:

1.肝经的穴位——冒凉气肯定得加一点驱寒的方法,就取荥穴(行间)。荥穴本身就有强烈的疏通功效和驱邪功效,而且阴经的荥穴属性为火。

2.三阳的穴位——由之前的肝郁犯里(头晕、心慌、眼花、腿软),变成现在胁部症状,说明病气正在往外走,欲出表,欲出三阳。此时调三阳的阳气的穴位就能帮身体驱邪外出。可以是三焦经的经穴(支沟)加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昆仑),也可以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荥穴(通谷)加足少阳胆经的经穴(阳辅)······只要理论上能调动三阳之热,任意组合都能起效。

再次强调一点,咱们研习医道,重理论框架下的思路练习。这种理论框架下的思维能力练出来,就根本不用我教了,你翻书都能翻到那些治病的方法。因为你已经具备了选方、选穴的能力。而如果只学“何方治何病,何穴治何病”,那可就学海无涯了。而且结果必然是时而有效、时而无效。有效不知如何有效,无效不知如何无效。在咱们的体系下治病,有效、无效都是能够清晰解释的。在解释下有效,可以直接积累经验;在解释下无效,可以总结原因,调整策略直至有效,积累更多的经验。所以,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临床可以让咱们更加从容、稳定地提升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