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迷脉起和脉落——分清思辨与实践

学生:指下的脉感来自于有形的血脉,还是无形气脉呢?淼师:二者都有。心脏鼓动血液前行的同时,气脉一定也同时参与推动前行。寸口脉以及全身各处的脉(如趺阳脉、人迎脉)反映的其实都是这两股力量。中医的理论是气助血行,所以更偏重于对气的思考。气可以视作一种能量,脉的跳动是这股能量的体现,反应到指下就是应指感。应指感还要考虑到血脉有形的层面。脉跳一定会伴随着一股血的流过。心脏一下一下的跳,后血推动前血不断的前行。这一股一股血的推动,是有惯性的。在两次推动的中间,会有一个惯性前行的逐渐回落的状态,就是脉落。于是脉落反映的就是血液惯性前行的力量。咱们摸到的实际上是血管被弹起之后,缓慢落下的过程。

如果发现脉起正常,脉落摸不着,有起无落,就说明这一次鼓动没带出多少血。指下摸不着,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下落的过程太快,惯性太弱。这就像骑自行车加速,使劲蹬的时候是脉起,不蹬时的惯性前行是脉落。这种有起无落是蹬完直接就停了。原因可能是产生的惯性不够(推出的血不够),也可能是在沙地上骑行(阻力太大)。

关于有起无落,脉书上的描述是“其脉如豆,其脉如啄”。其脉如豆说的是,跳起来跟豆子一样,弹一下就没了。而其脉如啄的病象更明显。啄象征脉的宽度变的更窄、更细,也象征脉起脉落的仓促。代表心跳一次,推动血液或者发动气机,所带出的血量不足。要么是因为气机推不动血,要么是因为阻力太大。所以虚证和实证都有可能。由此品味一下,学脉不可一一对应,否则永远学不明白。

临床给病人号脉,脑子里不要想哪个是弦脉,哪个是紧脉。而要去感受脉的气机情况如何,推动力如何,带过来的血如何,是否顺畅,是否柔和,脉位分布是否正常均匀······寸关尺各安其位,正常分布代表能够均匀的往全身输布血液。哪部异常代表哪部有问题。要么太多,要么太少,要么实,要么虚,要么不均匀,要么不平衡······平时用脉的时候,就这么去感受。不要去想哪个是弦,哪个是紧,哪个是滑,哪个是涩······那些名词反而会干扰你对于当前脉象的感受和理解。

“脉起为阳,脉落为阴。”是咱们的简单表述方式。但要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背后需要一整套相关知识来支持。在知识还未收集全之前,需要先收集知识。但永远不要陷入单独收集知识的状态。一定要一边收集知识,一边把收集到的知识整合入体系。于是收集知识的过程就是整合体系的过程,也是构建整体观思维的过程。

最初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复杂化,做一些复杂的延伸和联系。这些思考不存在对错的标准。经过复杂的构建之后,最终可以凝练成简单的线索。临床用的其实是简单的线索。但问题是,老师不能只教学生简单线索。只让学生复制简单的线索,学生就永远超不过老师。相当于从老师的一缸水中,舀了一桶,用着还很好用。但再用这一桶水教学的时候,就只能舀给学生一瓢。如此传承下去,中医就真的不能用了。

当构建复杂思维的时候,非常容易陷入混乱。问题容易想得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无法解决。所以咱们强调把知识分类。学习时注意分辨,哪些知识是帮助理解理论的,哪些知识是用于临床的。

比如,倪师(倪海厦)把奶水跟月经说成一回事。“月经上去变成奶水,奶水下去变成月经。”就是一个比喻。如果真的从物理、化学、分子层面较真,显然没有必要。

再比如,黄元御先师讲的“左升右降,肝升胆降、脾升胃降”也是比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型可以帮助大家构建理论。并不能直线的认为,肝、脾只能升不能降,胆、胃只能降不能升。如果非要把这个意思强加给黄师,结果就是自己学不到东西。这种思维固化就源自于没做好知识分类。

由此,大家就能品味出一个道理。为什么咱们说思维的训练才是学中医的根基。思维没练出来,学再多知识也无法突破。有人说“现在任何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的知识量都比医圣张仲景大”,这话不假。但是真比临床治病能力,毕业生岂能跟医圣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