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谜“六经称谓”

六经,从太阳到厥阴,在不同场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从格物的角度讲,今天讲的这些内容,是理论打磨,并非具体的临床开方的知识。今天讲解的方式,更适合有一定整体观框架基础的同学,不适合初学的同学。经常出现六经名称的场景:

1、伤寒六经。整本教材就是讲这个,所以今天不讲这个。
2、在脏腑前面冠名六经称谓,包括厥阴肝、厥阴心包、少阴心、少阴肾等等。下面我们将着重讲脏腑前冠以六经名称的含义所在。
3、在五运六气场景里,比如厥阴风木、少阴君火等等。六气中风木的木、君火的火、湿土的土、相火的火、燥金的金、寒水的水,像五行,而非五行。如果是五行,那应该是五项,而这里有六项。那寒和水,燥和金,风和木……是何意呢?就是万物类象,用两个象说一件事。燥和金相类象,水和寒相类象,风和木相类象。在脏腑前冠名六经称谓,用意有二:1、阴和阳的大小与强度。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厥阳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
2、表达阴阳相交、互生、交接的含义。比如:一阴生二阴,二阴生三阴,三阴生一阳,一阳生二阳,二阳生三阳,三阳生一阴······周而复始、无始无终。

六经循环图:

厥阴在最内层,太阳在最外层。太阳是巨阳,阳极生阴,生厥阴。然后由一阴积累到二阴、三阴。再从三阴开始,阴极生阳,一阳、二阳、三阳,然后再阳极化阴,不断循环。此处说的就是《黄帝内经》那一句“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由此可见,六经是个圆,循环不断、无始无终。

六经结合脏腑的称谓并非人为规定,而是遵循了天地自然的规律。天地要造化万物,必须令阴阳相合、阴阳运转、阴阳相生,这是天道法则。所以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也必须兼顾阴阳两个角度,对立、相生、相制、相爱、相杀、相敌、相友、相正、相邪。必须同时考虑对立的两个因素,而且还需在其中自如切换。如果只站在一边考虑的话,那说明中医的思维练得还不够。

六经和脏腑属性的叠加:

各个脏腑都有自己的功能。但是所有脏腑循环起来,必须符合六经相互关系的属性,即阳极化阴,阴逐渐积累化阳,阳到了极致再化阴的这种循环。六经称谓冠名脏腑、气机,就是为了表达这种属性的叠加,脏腑一定带着相关称谓的六经属性。

比如,厥阴风木。厥阴是一阴,阴刚被阳生出来,积累的还不够,所以是一阴。厥阴肝和厥阴心包,无论是肝还是心,无论是风还是相火,一定都带着厥阴的属性。厥阴第一个属性是一阴;阙阴第二个属性——阳化成阴,刚完成一次阴阳交接。

可以进一步品品其中的阴阳关系。一阴里面却藏着心包相火(心包相火是能往全身通行的火)和风木。风属阳,肝木主生发,生发一阳生,怎么是一阴呢?这么思考就陷入了“一一对应”导致的思维困境。所以这个思维转换不是那么容易的。万物类象,咱们先不类万物,先类阴阳,阴和阳需要一起类象。“一阳生”不能只生阳,阴也得生。就像葛根起津液,不可能只起津液,阳也会随之而起。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和合就涌现出生机。反之,如果不能够生发出去,无论是阴还是阳,那都是死厥之象。于是六经(此处是厥阴)和脏腑(此处是心包和肝),貌似是从两个角度切入来讲人体的规律,而实际上又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可以相互融合。这种融合的表达,在《黄帝内经》上就开始了。

一阴不断积累为二阴——少阴。无论心火,还是肾水,都必须带着二阴的属性,这个属性就是比一阴大一点,却又没有三阴(太阴)那么厚重,所以还不能吸收水谷精微,不能运化万物(这是三阴的功能)。少阴君火是能够收入、敛入、藏入的火。但是火是不能总藏着,藏的目的是为了拿出去用;而不藏,就没有可用的资源。所以少阴心的功能是藏而待发。在脏腑学说中,心火是全身最强的火,却在六经规律里面属于少阴。这背后体现的思路,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必须和合,必须能够一体,一但孤立起来就是病。六经冠名脏腑的规则并不是人为划分的,天地要化生万物,必须使阴阳相合。

二阴不断积累成三阴——太阴。当阴继续积累到三阴的时候,就足够厚重了。于是三阴(太阴)可以育化万物(育是生育,化是运化)。阴到极点,必然能生阳,所以太阴生出了少阳。三阴除了向外生阳,还得向内照顾好二阴和一阴。所以少阴和厥阴,太阴也得去养护。这就是后天之本的功能。脾和肺就带有了太阴的属性,成为实现太阴的主力军,带领其他脏腑共同完成太阴的任务。

阴极生阳,三阴生一阳——少阳。少阳之中有胆和三焦,胆木的疏泄力,三焦疏通水火之力,都带有少阳一阳弱阳的属性。

一阳积累为二阳——阳明。阳明之中有胃和大肠,于是胃和大肠的功能都带有阳明二阳属性的加持。

二阳不断积累为三阳——太阳。阳发展到极致,就该收敛了。就像气血运行到体表,就该往回收了,于是三阳就生了一阴。太阳是巨阳,气机上却用阴性的寒水来形容巨阳,也就是太阳寒水。寒和水都属阴,这也是阳中有阴的表现。太阳中有小肠和膀胱,说明太阳的功能实现,需要借助小肠和膀胱,且不仅限于小肠和膀胱,还需要其他脏腑的共同支持,比如肺。所以并不能说膀胱与小肠就是太阳。

太阳与二者之间以及其他六经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可以做一个通俗的比喻:居委会的大妈管一条街,这是她的工作。但不能说这大妈就是这条街,也不能说这条街就是她的。所以不能说小肠和膀胱就是太阳,也不能说太阳就是小肠与膀胱。如果硬要这么“一一对应”解释,随即就会陷入诸多思维困惑。

一一对应的理解膀胱是太阳寒水很容易,因为膀胱管水道。同样的思维,理解小肠是太阳寒水,就完全想不通了。小肠确实不带寒水之性,但不影响其支持寒水。对于初学者,想通这个问题还可以做个比喻:一个工厂车间,有一个正班长和一个副班长。这个车间就叫太阳,正班长就是膀胱,副班长就是小肠。不能说这个车间的活,就是俩班长干的。但是合格的正、副班长一定是干活干得最好的。如果这两个人不会干活,这车间就病了。

再次强调一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三阴里是有阳,三阳里是有阴。如果三阴只有阴,那么少阴证只需要用地黄就行了。这显然不是事实,否则少阴病里就不用四逆汤这种大热的方子。事实是少阴证既有阴虚,也有阳虚。归纳为一句话——三阴是站在阴的角度讨论阴阳一体,三阳是站在阳的角度讨论阴阳一体。

本次讲的大多是纯理论,借此启发思维。这些比喻不能直接帮助我们建立思维框架。要建立框架还需扎扎实实的学习六经、脏腑、气机学说,并且使三者充分的连接。未建立框架之前,肯定感觉似懂非懂。可以先暂且给自己一个能懂的解释,以此作为契机,通过不断的证真、证伪,终有一天会真正明白的。这显然考验的不是智力,而是脾气、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