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药解后,为何不会用药?淼师:对于药的解释,受限于语言表达的局限,所以不可能直接表达的极其透彻。无论是书上的药解,还是老师的讲解,都做不到。老师只能反反复复的讲,通过每次换一个角度,逐渐让学生对这味药有一个较为立体的感受,但也可不能把这味药的全部内涵都讲出来。
咱们学伤寒用药,最难的是那些书中出场率低的药。比如,贝母在伤寒论中出现较少,咱们就很难通过伤寒论来理解贝母。而白芍、桂枝这种药出现的特别多,就可以通过条文,以方测证的对这类药进行更深的理解。
不同的医家,对于不同的药理解也很不一样的。比如,赵老(赵绍琴)用葛根、荆芥碳来提升阳气,在火神派、经方派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事。学生:如果脉法练就的很精深,还是不会用药怎么办?淼师:这种情况显然是在脉诊方面深入的相对过多,而其他的方面没随之跟上。还是因为理诊治没能平衡的发展。
话虽如此,其实绝对的平衡并不存在。肯定是在某个阶段,先把某一项能力深入一点,以此为基点再联系其他方面,以达到整体能力的提升。自始至终的平衡向前,只是理想状态,不合乎于现实。咱们实际上是在不断的制造失衡,然后再力图使其平衡。永远是在失衡中找平衡。真的有点像人走路,两条腿其实是无法形成稳定结构的,至少得三条腿。人的走路就是在失衡中,不断达成平衡的过程。既然人走路都这么走,所以人的一生其实也是这么走的。永远无法真正的平衡,只能在失衡中力求找回平衡。
咱们常说的“追求平衡发展”也只是大的原则,并非具体的操作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用一段时间着重研究一个方向,比如花一年时间研究脉法,这是在制造一个失衡。因为咱们需要通过对脉的理解、突破和深入,来带动其他的方面。当然也可以先研究别的方面,比如理论、用药。
关键是咱们要清晰的知道,现在哪方面发展的比较好,哪方面没跟上。比如,咱们前期授课,更倾向于理论、方法论、价值观。接下来的课程就得更倾向于诊法和治法。如果未来我还在讲理论,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治病也是这个思路。病人永远是失衡的,治疗的过程是使其不断的达成平衡。而治疗的手段其实是先制造新的失衡,然后再让他在失衡中,逐渐恢复平衡。比如治阴阳两虚之证,语言表达的是让阴阳平衡的发展、平衡的提升。这是原则,并非具体操作。具体操作一定是要么阴恢复的快一点,要么阳恢复的快一点。恢复快点的,等一等恢复慢点的;恢复慢点的,追一追恢复快点的。绝对不能让恢复快的一方,继续更快的恢复。
大家肯定听说过“阳主阴从”的思想,认为阳恢复起来,阴肯定能跟上。但是临床治证,有的人能跟上,有的人就跟不上。所以当咱们听到一个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放到整体框架中,完整的审视。单独的理拿出来,是有适用范围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能用。
比如,古人治失血证。因为没有办法输血,所以有效的理论只能是“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通过救气的方式,让血别再损失,然后再生血。显然,有了输血之法以后,这个理论就不适用急救了。
所以把一个理论放到整体去看,才能真正了解它的优势、劣势以及优劣之间的边界。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放之四海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