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御高血压——摆脱降压药

学生:中医如何理解“血压”?

淼师:用类象思维理解,“血压”其实就是人体推动血液润养全身的推动力。正常情况下,人体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就能把血输布全身。除非以下个环节出问题:推动力的后劲——后劲足够,推动起来就很从容,不需要一次使太大的劲。反之后劲不足,一次就得用更大的劲。就跟干活一样,气力充足的人干活不太费劲,气力不足的人就得拼尽全力。血的量——量不够了,就得使劲才能把量补足,才能满足全身的需求。血的质——品质差,就只能通过增加数量,使劲输送更多的血,来满足全身的需求。淤滞——无论是因为血的质量不好,还是其他种种原因,都会造成各种淤滞。淤滞造成路不通畅,依然需要更努力的推动,才能供应全身需求。

单一问题引发的高血压,无论虚、实,都好治,甚至有些能自愈。而那些顽固的慢性高血压,都是以上多个问题共同影响的。翻译成中医的术语就是,阳虚兼淤滞、阴虚兼淤滞、淤滞化风、淤滞化热······不同性质的虚结合不同性质的实,形成了各种不同证型的顽固高血压。

大多数久病高血压都已经形成了顽固体质,想改变这种体质,其操作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就形成了吃药就改善,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再吃药又改善的尴尬局面。因为过了人体的上升期以后,体质一旦形成,就无法再造乾坤了。五六十岁的身体无法恢复成二三十岁。如果是因为年纪大,身体机能自然退化表现出的高血压症象,就不是治疗能解决的。自然老化是不可逆的。这种情况就不可能治愈,只能改善、控制、维持。

我给我舅和舅妈治高血压,就是这个态度。改善整体机能,控制症状表现,使之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等到再次失衡,就再次治疗,这样一轮一轮的调。外在表现就是,治疗一段时间血压降下来了。保持一段时间后,血压又高了,就再调一轮······只能如此,因为做不到返老还童。

我舅的高血压属于太阴阳虚、运化不足、化生痰湿、痰湿阻滞、淤而化风。风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高血压。表面问题是淤而化风,更本质的问题是太阴脾阳虚、化生痰湿。每次照着这个路数调一段时间,血压就能降下去。

我舅妈的高血压属于多年阴虚,于是运载不足,继而形成淤滞,然后淤而化风。治法是随着脉色症显现的内在病机,来随证养阴、养血、活血、解郁、破淤。随着阴血恢复一点,淤滞攻消一点,化生的风就少一点,血压就能降下来一波。但是这个年纪的阴虚已经根深蒂固,无法从根本补强。所以根本问题一直在,风迟早会回来,血压就会再次升高。于是舒服一段时间后,还得再处理一波······

高血压是多重内在问题表达出来的一个外在症象。如果注意力放在这个象上,就成了一个单独的病。找到这个病的病因,就能治这个病。显然实际临床不是这样的,高血压不是单独的病,也不是只有一个病因。正是这种“单病”、“单病因”思维,使得此病无从下手。

把思维切换至哲学层面,在我看来“高血压”之所以难治恰恰是因为“血压”这个概念。因为如果试图用中医解释这个概念总是显得不伦不类。按照纯中医思维,没有血压概念,也无法测量血压。探知这方面信息,大部分靠脉诊。但是脉象和血压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只是治疗这样的病人多了以后,总结了一些经验,才把某些脉色症与高血压做出了一些模糊的对应。但毕竟不是一个视角,所以始终无法直接对应。尤其是人体机能退化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维持在规定的“正常标准”上。所以只要患者没有不适,血压高就是他的常态。此时如果非要按照固定的标准值降压,反而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脏腑供养不足。短期内看不出问题,久而久之问题就都一一显现出来了。于是因为“高血压”一词,造成很多不用降压的人也在降压。

有人说“血压高,血管承受不了,就会破裂”。这还是单一病因带来思维的困惑。血管破裂必须考虑血管弹性、心跳次数、压差等因素,乃至于这些症象背后诸多病机。这些问题岂是一个高血压能概括的。按照单一病因思维,终将发现这病没法治。

关于高血压的案例有很多,但上面这些问题很少提及。确实有些高血压能治愈,但更多的高血压是无法根治的。治好了,一段时间还犯,再治还能好······表面上和吃降压药无异,实则有本质上的不同。降压药是让身体达到一个理想的固定标准,中医是顺应人体实际的自然变化。因为老化的人体无法真的达到那个理想的标准,所以降压药只能实现表面上的降压效果。一停药,身体还会表达其内在本来的信息。而中医始终关注的是人体内在的状况,尽可能的把能干的事干好。通过如理如法的恢复内在功能,间接实现降压效果。内在功能因退化而无法稳定,因无法稳定而再次复发,只能再次重建内在······总之,前者是消除症象,后者是恢复身体功能。

如果注意力只放在血压上,就只能用降压药。而中医的治证目标是不断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五常(饮食、睡眠、二便、精力、情绪)、气血津液等人体自然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