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论 四、虚实正邪太过不及

人在健康的时候,阴阳各气平衡而通畅的运行,所以不会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偏颇。不会表现为寒、热、风、郁、湿、燥,也不会由此产生痰湿、水饮、瘀血等代谢产物。呈现为中正和合,流通、通畅之气。当因为内因或外因产生气机偏颇的时候,平衡被打破,表现为或寒、或热、或湿、或燥、或风、或郁。失去了平和、中正、流通,那么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太过称之为邪,不足称之为虚。不外乎就是什么太过,什么不足。哪太过,哪不足。说白了就是病位与病性的判断。

落实于临床治疗的分类,正气分为阴阳两部分,阳分为风、燥、热、气;阴分为津液、血、肾水。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有相应的药性与之对应。没把精和神归类到里面,因为没有药物可以直接补充精和神。精和神只能间接调养,不能直接补充。也没有把“元气”这个概念分类到里面,亦是同理。药书上那些所谓填精补元的药并不是真正能够填精补元,而是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或恢复阳或恢复阴,有一定收敛、补固的药性。药物可以实现补充津液、补血、补充肾水,但是无法实现补精。其实补血和补充肾水都已经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并不会有一种药物吃下去之后直接变成血,何况肾水、肾精、元神。

用药物把人体的偏颇扶正,不足的扶起来,太过的攻消下去,达成平衡,令阴阳能够通畅的沟通运行。那么就创造了补充精、元、神的环境,在这种身体条件环境下,才能把精、元、神乃至于血补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血虚、阴虚病人,用当归、黄精或者传说中的花生皮,血补不起来,因为内在环境不足以造血,用再多补血的药也无效。正气不足称之为虚证,或者阴不足,或者阳不足。

太过称之为邪气,邪气的分类是:寒热,这是一对;燥湿,这是一对;风郁,这是一对。这六邪气偏颇日久就会形成有形的病理产物。比如化成有形的痰、有形的湿、有形的水或者瘀血还有宿便。这些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药物进行处理、治疗。

阳气是能量,在人体以四种形式表现。风、气、热、燥。风是疏泄疏通之力,也是推动力。气是基础的能量,能量加强化为热,热的作用是温暖全身。燥的作用是分清降浊,跟人体的吸收、排泄功能息息相关。风、燥、热这三者其实都是气的一种化现形式,分别都有与之对应的药物。比如当热量不足的时候,用了增加推动力的风药,也会有效,但是效果不会太好。相反,推动力不足的时候,用了增强热量的药,比如附子、桂枝、干姜,也经常有效或者效果不好或者无效。这就是咱们为什么要把阳分为气、风、燥、热,虽说用阳气一词全概括了,真正发挥作用是四种不同的阳气功能,也有四种不同的药物加以治疗,这就是扶阳气的正气。

扶阴气的正气,主要就是分为津液、水液和肾水。固敛津液的药可以直接使用,因为津液是在整个阴分的生产链条上最短的一条,有了津液才能生血,血够了才能生津、才能存肾水。

正与邪的关系,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要邪气去了,正气会自然恢复;一类是邪气去掉了,正气也没法自己恢复,这就是伤的比较重,已经严重低于健康线了。同样的道理,换个角度说,当正气充足,邪气会自然退去。还有一种情况是正气足到一定程度了,邪气也不会退去,就必须要攻邪。邪退正气才能进一步恢复。就像是敌我双方的此消彼长。

邪气退后正气不会恢复,或者正气恢复了,邪也不会退的毛病,称之为损证。治疗损证需要更长的时间让机体自我修复。在机体自我修复完成之前,仍然会表现为偏颇之象。对于当代人来说,湿证是最难治的,因为无论是内环境还是外环境,饮食、作息,都在不断的增加湿气。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水分以及营养,不能正常的消耗使用掉,就会化为湿,留于血脉则会化为瘀血。湿、水饮、痰,都属于同一类的邪气,所用的药物也都有共同的性质,通常能治湿的药往往能治痰或者水。

无论什么病,不是实就是虚,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区别就在什么病位、什么病性、是太过、还是不及。所有的病,无论是正气不足,还是邪气太过,无论是阴还是阳,都在这一节的分类之中。

还是那句话,这种分类不是人为的分类,而是天地自然的自然规律。天地化生了万物,也化生了人类,以万物之性来治人体之病,所以这种规律是天地划分的,不是人脑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