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27 桂枝二越婢一汤

第二十七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份,越婢一份。

尚未讲到越婢汤,便要讲到越婢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如此条文安排,可以看出医圣仲景在告诉咱们:要想理解前面的条文,要有后面各章的条文作为基础,反之亦然。

伤寒论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可以自行注解,自己注解自己。

越婢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越婢汤五味药,有两组方根组成,一组是生姜、炙甘草、大枣,这个很熟悉了,甘草和大枣组合可以补固津液,配生姜可以使补的津液不会太呆滞。生姜性开散,善去水,因为这种开散通利的作用,可以使得姜和枣补的津液得以运化、运转。在补固了津液的前提之下,配上麻黄和石膏。

麻黄是一味很强的气分开散药,可以从太阴一直开散到太阳,开的主要是气。用藏腑学说解释,麻黄即可以开散肺气在里的闭郁,也可以开散肺主表、在表的闭郁。石膏善清气分的里热。麻黄和石膏的组合就可以从里到外、从里气的闭郁到体表的闭郁、从太阴到太阳,一路开散出来,一边清热一边散热。

所以越婢汤两个方根的作用就很容易理解:一边补固津液,说明津液有伤;一边清热一边透散热,说明热不但闭郁还伤了津液。由此也可以去推演越婢汤的治证范围,比如内热于里会有口干、口渴、烦躁,类似这种热象、燥象(燥就是津液伤了,干燥)。

在此提一下另外两个麻黄石膏方根的常用方:一是麻杏石甘汤,一是大青龙汤。联系和对比才能区别他的应用和病机病理。既然都有麻黄和石膏的组合,说明都有内热闭于里的病机。

麻杏石甘汤方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  炙甘草二两  生石膏半斤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麻杏石甘汤里加了杏仁,杏仁是有明确入肺倾向的药,还可以降气,也是一味偏散的药,其性润,偏凉,但不是很凉。热邪入肺会咳嗽,所以麻杏石甘汤的主证是咳嗽,而越婢汤的主证不是咳嗽,有咳嗽也不会非常严重。麻杏石甘汤不用大枣和生姜,只留了一味甘草,说明对补固津液要求不高。

大青龙汤是麻杏石甘汤和越婢汤的合方,再增加麻黄的量,开散药力更猛。属于麻杏石甘汤和越婢汤的重症。

提这两个方子做联系的目的是告诉大家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就是要区别联系不同的方剂的理法。

条文二十七必须用以方测证的方式来研究,原因是这一条史上诸家颇多分歧,分歧主要集中在“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咱们参照桂本、宋本和康本。在康本中,“此无阳也”加了个“注”,说明这四个字是小注。而在桂本中加了一句话“脉浮大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意思就是“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是桂二越一汤,得脉浮大才能用到桂二越一汤。这个手法修饰斧凿的痕迹很明显,所以咱们说桂本伤寒论是照着宋本修整的,迹象很明显。但是修正的水平很高,所以建议大家学习伤寒论,还是参照着桂本研究一下。

看条文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分歧,得了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说明表现出的热证比寒症明显。脉微弱,注释了一下“此无阳也”。“此无阳也”四个字是主要分歧所在。脉微弱也提示了阳气不足,然而症状上却是热多寒少。热都多了,热属阳,怎么称此无阳也?

几个原因:热是邪热,不是正气的阳,此处的此无阳也说的是正气的阳,在体表卫外固里的阳气弱了。因为在体表的阳气弱了,所以脉微弱。而在里又有热闭郁化邪。里面是热邪闭郁伤了津液,而在表的阳气不足以卫外固里,阳气升不到表,所以寸脉有可能会弱,浮取不明显或者没有浮取。

阳闭于里会出现什么脉?本象之脉是脉偏沉取最明显,中取、浮取微弱不明显;或者两寸偏弱,两关大于两寸,代表气机在里闭郁。因不同的人会显出不同的脉象。

比如此人先天就有肝郁脾滞的体质,那么当阳闭郁在里的时候,就会出现肝脾两关的脉比两寸的脉要大、要实。

另外如果一个人先天的体质是气机升发偏弱(木气疏泄力量偏弱),那么当阳闭郁在里的时候,脉偏沉,中取不太明显,浮取就更弱甚至没有。

如果患者先天有下焦瘀滞,肾、膀胱、胞宫、血室,总之下焦先天就有闭郁、隐疾的体质,那么当阳闭郁在里的时候,单独尺脉最明显,寸、关反而不如尺脉。正常的脉:尺脉最弱、最沉;关脉比尺脉稍微大一点,位置偏中取;寸脉可以主位偏中,但至少有浮取,力量又比关脉稍微大一点,就大一点,明显的大或者明显的弱都是不正常的。

桂枝二越婢一汤的病机、病理:阳气在里闭郁化热、灼烧津液,而体表的阳气不足,不足以卫外固里。明白这个道理,现出的症状就好理解了。为什么会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恶寒是因为体表的卫阳之力不足,但在里又有热,所以现出燥热的象,比如烦、渴。在临床中所表现的热多寒少,症状可以很纷杂。会同时有寒象、有热象,但是热象更明显。比如咱们在看感冒的时候,一定遇见过这样的感冒:开始怕冷,一发起热来反而不怕冷,还怕热,这个时候吹阵凉风会觉得冷,不吹凉风觉得热。这种恶寒、恶热的表现显然不符合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也不符合麻黄汤证,也不符合麻杏石甘汤证和单纯的越婢汤证。毕竟有怕冷这一条在,也有可能表现的临床现象是觉得冷,盖上被褥又觉得热,掀了被子又觉得冷,弄得也不知道到底是怕冷还是怕热。或者发烧温度一高,烧起来后怕热,等过一会体温降一点,不怎么发烧后又怕冷。在体感上不是明确的怕冷、怕热。症状上有明确的口干、口渴、烦躁这种热象,在舌象上会看到舌质红、舌苔白。苔白偏于寒,质红又偏于热,寒热并存。面相上有可能面红、也可能会看到太阳病的常见症状,比如头部、脖子“头项强痛”,因为内热郁于里,所以有可能出现口苦,苦为火之味,像咽干之类的症状,出现很正常。但是在脉象上一定不会现出明显以浮脉为主的实象脉来,比如脉浮大、浮紧。如果出现以浮脉为主的实象脉:浮紧、浮大,这明确说明邪在表。而桂二越一汤在表的太阳是虚的,所以多现出在表的虚象脉,浮脉是弱的,有的甚至没有;有的可能偏细或者弱而玄,都有可能。这些脉都是一种气机不足还被压制的象。而在里的脉,中取或者中取更下的沉取要大于浮取。

至于汗证,桂二越一汤有可能出现有汗、也可能无汗,不是明确的有汗无汗证。桂二越一汤也没有明显的太阴病的症状。比如不会出现腹泻、下利,但是气机被闭郁住,可能会影响食欲,不想吃饭,感冒多数人都不想吃饭。

前面提过所有的皮肤病都跟郁相关,所以桂二越一汤也是一张治皮肤病的方子。比如风疹,也叫荨麻疹。

因为热郁于里灼伤津液,所以有的案例上会出现大便偏干,阳明病的特点,但又不像纯粹的阳明实热证,干的又不是那么厉害。那么进一步推演一下,气机闭郁在里化热,在体表卫外固里的力量又不足。这种体质就极容易出现西医所谓的过敏性体质。所以凡是爱过敏的,只要有上面提到的证象信息,就可以用桂二越一汤治所谓的过敏性体质、风疹、皮肤病,但是这种皮肤病都是没有里症的皮肤病,都是轻证。还可以治重感冒好了之后的残留感冒。这种性质的感冒如果是温病派可以用银翘散、桑菊饮,如果里热重加上石膏。

二十七条用药的量都是以铢为单位。一两等于二十四铢,所以条文中石膏二十四铢差不多就是一两。一两在伤寒论方中剂量属于很轻的,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只有十八铢,连一两都不到。生姜用的一两二铢,量比石膏大一点,因为性散,以散治郁。整体的量都偏小,所以也可以知道这是轻证感冒。

最后总结一下:一个感冒症状,既有热证又有寒症,既有热象又有寒象,但确定就是个感冒;或者是一个在表的表证皮肤病,(因为症状很明显,皮肤病都属于太阳、属表。)但偏偏在表的脉象(浮脉)却是弱的甚至没有,不以浮紧、浮缓、浮大为主;在怕冷和怕热上,好像又怕冷又怕热,怕热的时候更多一点,或是发烧一热起来就怕热,没烧起来或者烧的温度不高的时候又怕冷,或者盖上被子怕热,摘了被子怕凉;舌象、面象可能会显出红色的热象来,当然也有可能不显;经常现出里热的症状来,比如口渴、口干、心烦,偶尔还有大便偏干,但不至于排不出便或者七八日不大便的程度;偶尔会现出咽干、口苦的症状,因为苦为火之味,火郁发出的苦。如此这般就是桂二越一汤。这个方子还是比较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