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40~41 黄汗(十)

另外咱们提到了还有两张方子可以治黄汗:防己黄芪汤和防己茯苓汤,那么临床运用怎么区分?核心就是看津液是否亏的厉害。如果津液亏的不厉害,就可以考虑用防己黄芪汤或者防己茯苓汤。这两张方子主证上的区别就是皮肤水肿,但是兼见的症状,两张方子都是相似的。虽然在条文抬头有风水、风湿、皮水、这样的名词区别。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病气、病位虚实正邪传变各个的环节通称病机病理能够做到准确辨证。

防己黄芪汤和防己茯苓汤这两张方子与黄汗的两张方子,病机极为相似,区别只在津液还不那么亏,太阴有点虚。太阴主运化,运化力不足,在里有这个病根,在表太阳的排汗能力变差,汗出不彻,形成水湿气的停留,阻滞了肌肉皮肤,所以会觉得四肢沉重、身重。体表太阳卫气的力量弱了,阳气的力量弱了,所以会恶风、怕冷,这个时候可能已经见到黄汗了,但是他的津液还伤的不是那么厉害,还没有心烦躁、身上燥热。当然,从脉象、舌象和望诊观察皮肤的情况,也能得到相关信息。这个时候津液还不太亏,就可以使用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可能会表现为太阳的症状,也有可能会现出一些太阴的症状,因为太阴虚了。咱们通过分析通过方剂,来进一步理解防己黄芪汤证的症象规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白术七钱半,这个计量单位有点古怪,整部《伤寒论》也不用钱这个剂量。我们看医书,明朝、清朝基本都以钱为单位,汉唐以两做单位。

拆解一下方子的比例。防己和黄芪的量是一样的,白术的量少一点,甘草的量是防己、黄芪的一半。汗浊湿气停留在表,用猛药也攻不掉,所以用微量。

黄芪这个用量可以起到益气的作用,通过扶正,间接帮助驱邪。白术燥湿。

防己是一味具有利水效用的风药,当然也可以说成是具有风性的利水药,即有疏风散气之效,也能有行水、利水之功,所以防己一味药就具有两种除湿的功效,一是风能剩湿,一是利水除湿。再加上白术燥能化湿,黄芪益气除湿,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风、燥、利水加益气,所以用来治疗水湿之气在皮肤,还有点虚。

但如果水湿之气停留的比较多,产生了水肿,那祖师爷给的方子是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汤

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加了茯苓帮着直接利水,茯苓在防己的配合之下,利水的功效就增大很多。同时配以桂枝、茯苓这种组合,一边行阳,一边利水。还有黄芪三两、甘草二两。用汉代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12.625克,三两约是45克,这个剂量的黄芪不但能益气,还有一定除水湿的功效。

所以防己茯苓汤总结一下就是益气、行阳、利水。不用白术,所以少了一个燥的力量。

祖师爷写书在字里行间提示咱们药性的区别、病机的区别。两张方子在除水湿采用了不同的思路。

防己茯苓汤因为有了桂枝和茯苓,所以有温阳、行阳、利水、益气的功效,但是不用白术的性燥来利湿。

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和白术的组合,益气、风、燥利水。不用桂枝和茯苓,不用桂枝说明不用温阳扶阳,不用茯苓说明不需要那么强的利水功效。温阳利水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前提是有阳气不足的情况而造成的水湿停留。

看到这几味药的区别,就很容易想到苓桂术甘汤这个著名的方剂。

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简单的四味药包含了温阳法、燥能化湿、利水法除湿,三种化水湿的方法。

明白了这些道理,方子可以自由化裁。经方运用中,有的流派非常强调原方、原比例、原剂量。但咱们不是,因为咱们的研究方法是对比不同方剂,其症状规律、病机规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来研究每味药在每个方子之中起到什么作用。理解其作用,自然能够自行化裁运用。

打个比方,如果苓桂术甘汤证见到了气机闭郁的情况,不必那么麻烦的把苓桂术甘汤证合上四逆散,合上防己就可以,因为防己有行风的作用。水湿停留所形成的气机不畅而化郁,那么主要针对的敌人还是水湿停留,只要加一点风药就可以,又能行风、行气、利水湿的就是防己。

当了解不同药的组合所产生的功效,那么防己黄芪汤和防己茯苓汤自然能够区别应用。需要加大温阳利水的功效,就用防己茯苓汤,因为里面有桂枝和茯苓。需要风燥利水加益气,就用防己黄芪汤,如果都需要可以合方。因为方中有黄芪和白术,可以巩固太阴。白术能够增强太阴燥的力量,黄芪增加太阴气的力量,所以注意这两张方剂的症状规律:会有太阴脾或太阴肺的虚证证象。如果没有太阴虚证的证象,只需要除太阳的湿,用的是麻杏加术汤或麻杏苡甘汤,之前的课程中提到过这两个方子,如果印象不深,可以翻一下《金匮要略痉湿暍篇》。

讲到此,已经能够体会到临床辨证用药的一个诀窍,就是要熟记那些症状规律,各经从太阳到厥阴,每一经、每一藏、每一腑的症状规律,各种邪气的症状规律,比如风郁、寒热、燥湿、痰湿水饮、瘀血,都会有自己的症状规律。熟记这些症状规律是咱们学习的第一步,是一把钥匙。

插个题外话,说到防己,提一下马兜铃。马兜铃是反中医常用的一个说法,因为很多中药被化验出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被列为1类致癌物,甚至称是导致亚洲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说是会伤肝伤肾。对此咱们也需要关心一下,上网查一下相应资料。

我就想查一下马兜铃的中毒机理、中毒剂量、以及中毒所需要的连续服用时间。但是查完后很失望,比如在搜马兜铃中毒量或者马兜铃中毒剂量,根本就没有相关的关键词。因为咱们中医懂得,任何药物之所以能治病,一定有偏性,而这个偏性就是所谓的毒。看药书上说大毒、小毒、无毒,其实指的是偏性如何,偏性越大,药书上称为大毒。身体是偏的,体质是偏的,不用偏性的药材怎么给调过来呢?查中毒剂量的原因是想了解偏到什么程度,是否超过人体的承受力。

举个例子,附子,《伤寒论》里用的附子是生附子和炮附子。生附子出现不良反应的剂量:15克,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中毒反应。10克以下基本不会有太多人出现剂量过度的反应。半夏,有时候用到50到100克,只要配伍合理,都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即便没有药物过量的中毒反应,那咱们中医也知道,对于哪些人,哪些药是不能长久服用的,咱们自然也有一套属于咱们的理法、理论去指导中药。

我在网上找了不少资料,都没找到马兜铃用多大剂量、多长时间产生什么样以及多严重的中毒反应。这些资料都没有查到的前提之下,就让人很失望,甚至怀疑这是恶意行为。如果说某种中药吃完后有不良反应,那是因为只要辨证错,吃药出现不良反应太正常了。人参,好药材,没人说有毒,但是在临床中发现有好多人吃人参吃错了,本不该吃人参的,大多数也没什么太强烈的反应,偶尔遇见特别严重的会胸闷、气短、乏力、吐血。

一句话药性都是偏的,药性越偏,越能治偏的厉害的病,把这种偏性定义为毒,也没什么不对,可是把它定义为害人,那就不对了。药能害人,是因为错用。

看一下有马兜铃的药物,比如防己、木通、木香、威灵仙、细辛、山慈菇等等这些药。从中发现一些规律,这些药往往具备疏风行气、散郁、散水湿、攻郁的作用。肝主疏泄,肾主收藏,行散功消的力量过强伤到了肝肾,或是用的过久耗散了肝肾的力量。这真不怪药,毛病是出在对虚实正邪的把握不到位,明明是虚证还老攻散,那就越攻越虚、越散越虚,所以这些药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把握好攻和补的节奏。

至于这篇论文,他不懂中医却来解释中药,有严重的片面性,就像用化学来解释生物学,是不能彻底解释清楚的。拿化学解释中医就能解释清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篇论文被某些心术不良之人加以利用,就成了这么个结果。

反对中医的人,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是亲身体验中医治疗无效,于是得出结论中医治不了病。遇见这种情况,虽然他的结论有点片面,但是得自于他亲身的体验,做为医生,咱们该反思的是怎么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这些人并非出自恶意,而是出自于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人都是习惯以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论断世间事物的,所以只要改善他的体验,自然会得到另外一种好的结论。

第二种是人云亦云。其实他并不是非常在意这件事情,随性而说,并非出于恶意,也不是出于亲身体验,也并没有经过深入的了解思考。现在有一个词,管这些称之为水军。所以咱们的态度还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中医的疗效。

第三种人是出于某种利益,充满恶意的诽谤中医,他可以从中获利,这种人低劣。如果某一天他能在中医获利他就会挺中医,仍然是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