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48 太阳传阳明

四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康本原文:

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注:大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之为逆)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阳气拂郁)不得越(注: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注: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注: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濇故知也)若(注:厥文= 后面不知道多少字丢失

四八条文显得有点乱,而且有缺失。在康本上,能发现有一半的内容属于小注。而在宋本上,小注和原文并没有指明。所以在语序上显得有点跳脱。咱们先讲这个条文所蕴含的几个意思,然后再去逐句讲解。

讲述了从太阳病发展成太阳、阳明并病;

也讲述了太阳、阳明并病发展为纯入阳明,太阳病消失;

也讲述了郁证,郁而化热之证在太阳和阳明的表现;

还讲述了以汗法驱邪不透的情况。

条文中虽然没给出方子,但咱们不难思考其所用方剂。

我们知道太阳病的症状规律是怕风怕冷。阳明病的症状规律是怕热,口干、口渴,热扰心神之后心烦,热迫津液外越则会汗出。热邪把气机和津液闭住了就不出汗,不出汗气机被闭郁住就更容易心烦。气机闭郁位置不固定,所以症状错综变化。我在最初学习《伤寒论》的时候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太阳病,无论寒邪、热邪、湿邪、风邪还是闭郁,都会出现怕风、怕冷?如果受的是寒邪,怕冷好理解,受了热邪为什么也怕冷?受了热邪怕热好像更合乎习惯思维。还有寒邪进入了阳明,为什么会化热?寒邪伤阳,伤了阳气应该怕冷,这个寒怎么到了阳明变成了热?这一节,咱们就把这些问题整理一下。

太阳卫外固里,从物质层面就是皮肤是卫外固里的主要器官,咱们称之为卫气。卫气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有正气的阳和正气的阴,说白了就是这点阳气和津液在太阳层面要足够。寒邪来的时候用阳气去对付他,热邪来的时候用津液去对付他,因为津液属阴。太阳也称之为太阳寒水,这个寒水指的是正气的寒水而不是邪气寒水的意思。寒主巩固、收引、固摄,这都是正气的寒的意思,只不过习惯上咱们说寒的时候都是在指邪气,一般不会说正气的寒这种说法。可是人体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有正也有邪。正气好好工作,邪气不务正业搞破坏。

按照六经气化学说,太阳寒水、太阳之本为三阳、为巨阳,是阳气最强盛的表现形式,最强的阳气就该回头了,所以表现为向内固摄、收敛的特性。如果不向内固摄收引,就外越而散。万物升极而降、降极而升,循环不止、生息不断。发展到三阳就该回收了,回收靠的就是寒水。所以说三阳本为阳,而其表现形式却是寒水,就是收敛。也可以换个说法,只有当阳气发展到三阳最强的程度时候,才能发挥寒水收敛、收引、固摄的功能。于是他可进可退、可攻可防,既充满了阳气也充满了津液。因为太阳有寒水的功能,所以受邪之后会表现为发冷,受寒邪发冷最明显,受热邪也会发冷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么说仍然不太明白,打个比喻,两支部队在固守太阳,一支叫阳,一支叫阴。一股寒邪来了会伤阳,所以会怕冷。一股热邪来了会伤正气的阴,叫阴的这支部队挨揍了,所以怕冷,就是正气的阴受伤了,所以表现为恶寒。

战火继续蔓延,在边疆太阳失守进入阳明,阳明的特征就是热量充足。阳明本身就是热的,又来股热邪,正气的热加上邪气的热,所以阳明证是只怕热不怕冷。反之,如果来的敌人是寒邪,太阳没守住进入阳明,阳明多热,只有一个反应就是发出更多的热把寒给消灭掉。只要这人元气够足、不虚,就会发出大量的热,这点寒就被灭掉了,但是发出的热却太多了,就表现出一种阳明热证。

因为阳明不是边疆,没有卫兵哨所,做不到能发能收,一发就发过了。这股热本来是正气,现在成了贼兵流寇为祸,会灼伤津液,所以只能把它清掉。这股热在体表肌肉层面、在经络经脉层面蔓延的时候,咱们称之为阳明的气证或者阳明的经证。还没有进入阳明腑(就是胃肠道),所以还没有大便燥结、干燥。这时候自然不能用下法,用下法反而出现大便燥结。阳明热在经、在气,不能用下法,更何况太阳病,更不能用下法,这个道理咱们上条讲过。

寒邪进入阳明之所以能够激发过多的热变成热证,是因为这人有足够的阳气,如果阳气不够,寒邪进入了阳明,阳明扛不住,就会表现为寒证。所以阳明的寒证实际就是太阴的寒证,因为会直接进入太阴。因为阳明本来是应该很热的,现在热量不够根本拦不住寒邪,就会直入太阴。像这种情况,更多表现在三阴证的人身上,凉风一吹就拉肚子,一入秋、一入冬拉肚子、怕冷的症状加重,就属于这类情况,因为三阳根本拦不住。三阳的热量不够,一定要从三阴恢复起,只有三阴的热量足够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恢复三阳的热量。当太阳和阳明同时有邪的时候,治太阳是驱邪外出;进入阳明的邪气化热,要给清掉;进入阳明化寒的要同时扶太阴和阳明的阳气。

至于本条文,说的是太阳之邪进入阳明化热的情况,还提到化热之后闭郁。条文给出的说法是汗出不彻。可以把他理解成通过发汗法,已经不能彻底把邪排干净了。原因有这么几条。

第一:伤了津液,津液属阴,没有足够的阴是处理不掉热邪的。

第二:已经入了阳明,单去发太阳是驱邪驱不干净的。所以就要解阳明热的同时发越太阳。这个方子就是桂枝越婢汤。看是阳明的热多还是太阳的寒多,如果太阳的寒多,就桂枝二越婢一汤。如果阳明热多就越婢二桂枝一汤。

此时的热还是气分的热,气分的热闭郁在什么地方就发什么样的症状。所以四八条条文小注,说了很多杂七杂八的症状。比如“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气分证的疼痛特点就是位置不固定,这也是气机闭郁证的特点。还有一种情况会造成汗出不彻,就是出汗太多,但是本条文的语境显然不是说这种情况的。不过要知道这一点,汗出太多,损伤津液过多,阴不足怎么去热邪?所以汗多反而邪退不掉。

学习本条文一定要看康本伤寒论,上面把哪些是小注清晰的标了出来,但是在宋本上就把小注和原文连着写。所以咱们读的时候分辨不出哪个是正文,哪个是小注,语序显得有点乱,思维有点跳脱。

读康本原文,语序是顺的,先不看小注:

四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这句话说了从太阳病转化为阳明病的过程,条文给出的语境是因为汗出不彻,病从太阳完全进入阳明,完全进入阳明后,阳明之热逼迫津液外越,所以续自汗出。因为病在阳明,所以不怕冷。

往下看“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不得越,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为什么会脸色发红?条文给出的解释是“阳气怫郁”,阳气闭郁住了,热邪把津液和气机闭郁住了,所以称之为“阳气怫郁不得越”。闭郁住的气机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短气,身上乏力、没有精神。用“但坐”两字来形容,就是只想坐着的意思,就是累、疲劳感。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如此可以小发汗,“更发汗则愈”。

并且对于气机闭郁所出现的症状,在小注中也加了一些补充,比如“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咱们以前解释过为什么体表闭郁会出现心烦这个症状,简单的解释就是闭郁的热邪扰了心神,所以烦。因为人体表中里各气是需要沟通的,现在体表被闭住,表中里不通,不痛则疼,不通也烦,并且是热邪,就会更烦。这时候如果太阳证已经完全消失,就可以用越婢汤来发,如果有咳嗽加上杏仁。如果还有太阳证的话,就看情况合上桂枝汤,用桂枝二越婢一或者越婢二桂枝一。当然如果读了经脉篇,就可以更加透彻理解为什么阳明证会心烦,或者阳明经有热会心烦。道理很简单,因为阳明胃经绕着心,环心而行,所以如果阳明经有热直接干扰心。这是经脉篇的内容,以后会单独讲经脉篇,对于咱们结合理解藏腑学说的症状规律和六经的症状规律很有好处。

最后再看一下康本条文“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注:大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之为逆)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阳气拂郁)不得越(注: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注: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注: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濇故知也)若(注:厥文= 后面不知道多少字丢失

“若”后面没了,不知丢失了多少字。但是“若”字后面不知丢失多少字的情况,在宋本上就清掉了,在康本上能看见。所以说日本人把小注特意的保存下来,没跟正文完全融在一块,对于咱们后世研究《伤寒论》有很大的帮助。往后的条文会有更深刻的体会,那些语序不顺、跳脱的条文就都能解决了。所以研究《伤寒论》一定要参照康本,有一定基础之后,再翻出桂本看一看。以前说过,写桂本伤寒论的作者水平极高,虽然咱们不认为那是祖师爷的原文,但是仍然值得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