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67 苓桂术甘汤 阳虚并水湿上行

六七、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此方简称苓桂术甘汤,用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咱们先剖析一下条文症状,再解析一下方药结构,然后再讲运用方法。

条文抬头“伤寒,若吐、若下后”。以“伤寒”二字说明不是哪一经的独立问题。

“若吐、若下”要表达的意思是正气受到了一定的损伤。这种损伤,吐下可以造成,久虚久损也可以造成,甚至情志问题也可以造成,祖师爷只是以吐下做为举例。

其症状规律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就是胃口这块觉得憋闷,还往上顶。往上顶的这股气,一直上冲到胸,造成头晕,这股头晕跟气上冲看来是有关系的,肯定是这股上冲的邪气引起的。

不过又说“脉沉紧”,脉沉说明病位偏于里;脉紧说明这股邪气阻滞的还很厉害。因为邪气阻滞,所以会出现心下逆满。因为正气要发动攻散这股邪气、攻散这股瘀滞之气,可是一时间又不能取得全攻,而这股邪气也有向上冲行、蠢蠢欲动,两厢叠加之下造成上冲明显。这一上冲,于是气上冲胸、头晕、身体摇晃,站不稳,头晕。

本条放在奔豚后,是因为两种病是有相关性的。苓桂术甘汤上冲的是一股阳气不太够的、偏凉的湿邪,怎么知道是阳气不太够?因为方中用了桂枝;怎么知道是水湿之邪?因为用了茯苓和白术,尤其茯苓四两,量最大,说明以利水为主,用白术的燥辅佐茯苓利水。一分析方子便知道,有一股水湿之邪,偏于水饮,堵在中焦,病位可以是脾胃、可以是太阴、可以是阳明、也可以是少阳三焦。堵哪都有可能,所以条文抬头不用哪一经来称谓,而用伤寒二字统称。

伤寒家称桂枝能治上冲,治的就是这一类阴寒之邪上冲。本方显然就是寒中加了水湿,并且以水为主,所以茯苓的量最大。津液亏不严重,所以甘草只用二两,并且没用大枣,所以他想补固津液的意图并不强烈,不像苓桂枣甘汤。两方都是处理寒水湿的上冲,但是因为一味药的变化,使得药力明显不同。大枣去掉换成白术,白术则有健脾燥湿之力,白术的健脾主要体现在他的燥性,白术量用大了,有一点聚集脾气的功效,但是力量不强。祖师爷将两条前后排列进行对比,奔豚和气上冲。

当茯苓配白术的时候,茯苓量大,白术量小,就以利水为主,燥湿为辅。这种利水燥湿的力量,再配合上桂枝的提升力,就可以将药力由中焦提到上焦。为什么说是由中焦提到上焦,太阴是起点?太阴脾属土,土是治水的,茯苓治水,茯苓甘淡渗利,这种药性就有种天然归脾的倾向;更何况白术,白术更是明确归脾。脾本身是湿的,所以喜燥,需要以燥力来平衡之,而白术就是燥力。更何况还有炙甘草二两,所以本方的结构,入中土的倾向较为明显。自然是一股利水燥湿的力量入了中土,再由温热性的桂枝将药力提升,所到之处一边加温,一边利水燥湿。

明白了这股药劲,自然就好理解苓桂术甘汤临床上怎么用。条文给出了头晕、气上冲等症状。这股水湿夹寒的邪气能够影响心或脑出现头晕,自然也能出现心慌心悸。这股邪气都冲到胸上了,也就可能会影响肺气的主呼吸功能,所以不但出现心下满,胸中满也有可能。这股水湿之气伤了脾阳或者胃阳,那么也可能出现脾胃上的症状,不光是痞满,还有可能长口疮,胃中有胃酸;这股上升之气如果带着胃酸上行,还有可能出现胃酸上逆或者酸气上逆。所以心慌、心悸、气短、胸闷,咳嗽、鼻流清涕等等症状都有可能出现。

临床运用只用抓住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气上冲。这股上冲之气犯胃,可能就是胃酸上逆;犯肺就出一些肺家症状;犯心就出心系列的症状。

同时能够发现明确的水湿之象。比如舌苔滑腻,水滑苔白。比如脉滑、弦,尤其是两者兼见的时候就可以当机立断,确认无疑就是水湿之象,不管临床症状多么千奇百怪。

虽然条文只说了这么几个症状,但是其诸多症状都可以推演得知,实在推演不知,也可以上网去查。比如可以很容易查到用苓桂术甘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水湿之邪跑心脏去。冠心病、高血压,或是心脏供血不足,只要辨的是水湿之邪阻滞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都可以用苓桂术甘汤。

如果表现在胃上,就是一些胃病,比如胃溃疡、胃下垂、胃炎、呕吐,甚至有人喝完水,水在肚子里化不去,胃里有咣当水声。

肝主升发,这股水湿之邪完全有可能困滞住肝的生发之机,有可能表现为肝经系统的疾病,比如协痛滞满。犯肝、犯胃,人都容易恶心。苓桂术甘汤证的恶心,喝水会恶心,不喝水会好一点,所以在《金匮要略》将苓桂术甘汤用来治疗心下,有的医家称之为肝饮,就是肝里的水饮。也有的医家称苓桂术甘汤可以治水心病,这股水气犯心了。

其中百般运用只要抓住两个核心。第一有一股水湿之邪,第二这股水气之邪阳气不够,并且邪气上行。邪气上行才叫气上冲,正气上行不能叫气上冲。所以说桂枝能治上冲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桂枝能把上行气中的热量补足。热量一足,凡是因寒造成的上冲,都得以平复,所以是这样的桂枝治上冲。并不是桂枝本身有肃降之力,并不是以肃降之力治上冲,而是调和了上行之气中阳不足的问题。

那么气上冲的脉是什么样的?可以是两寸偏大,或者两寸之一偏大、偏实、偏弦、偏滑。

也可以是从关脉、寸脉现出了同一股邪气,比如同时是弦的,或者同时是紧的,这也代表从中焦有一股邪气直冲上焦。

此证也有可能在脉象上并不那么直接表现为气上冲,而是表现为一种上焦阳气不足的象。那么就会变成同样是滑象,两关可能更明显,两寸不足,两寸有滑象,跳的又弱。那你知道这是一股水湿之气伤了上焦的阳。

水湿伤了中阳、胸阳,自然也会想到用苓桂术甘汤一边恢复阳气,一边化水湿,当然最好合参再做一下确认。比如再看一下舌头,尽量不要单凭着脉或者单凭着舌就开方,这是咱们的态度。

需要以作鉴别的是,此方针对的是偏于水饮的湿,而不是那些特别粘稠的粘痰、顽固久远的痰湿。粘滞的有形邪气,单靠苓桂术甘汤化不掉。苓桂术甘汤还是从功能上,从气化上去解决问题,并不是直接攻其有形,即便茯苓用了四两,攻有形还是显得不足。想一想《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攻有形的水饮药物,之前捋过:芫花、大戟、甘遂,这是攻有形的猛药。木防己、葶苈子力量稍微弱一点,也可攻有形。在这做一个鉴别对比,帮助大家整理思路。

同样的道理,如果患者的津液比较亏虚,那么苓桂术甘汤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比如一看舌象干燥,或是嘴唇干燥,干燥都有裂纹,或是大便干燥,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津液帮着去把水湿之邪给排出来。从分析此方的结构上可以看出来,是以通利水为主的药力,是水气多了而不是水少。津液明显亏虚则无效或者乏效。如果出现津液亏虚,又有水湿,水湿还困心,怎么办?大的方向要养阴、养津液,具体的方法只能在讲到那个条文的时候再讲。

每个条文只能说一个问题,说一个问题自然就是不够周全的,把这一个一个的问题结合起来,融汇起来,才能培养出掌握灵活变化运用的能力,应付各种不同情况的能力,所以讲只能拆开了讲,用却得融合着用。怎么融合成了至关重要的关键的问题,怎么融合?就是平时多想、多思考、多联系,咱们在课上只能做一个举例演示怎么思考,却不能代替思考。所以中医这门技术也好、学问也好,不可能通过填鸭的方式学会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没去做主动的思考,主动的联系,不同的条文、方药、症状、病机之间的反复联系、反复推敲,那么这些知识都是片段的,一个一个的片面知识,而不是融汇一体的知识。就像刚才说,看到苓桂术甘汤是攻水饮的,是不是自然联想到如果津液不够,这个水饮能不能攻掉?看到了桂枝是热性的,肯定用来治疗阳气不足,如果是阳太足化成热,热跟水饮互结,该怎么治?另外咱们还举例,这个水饮是清晰的,但如果是黏着的胶痰,那该怎么处理?

比如本方原方剂量茯苓四,桂枝三,如果患者表现的心阳不足非常严重,阳不足的情况极其明显,那是不是可以把桂枝量增大?同样如果患者阳不足已经不单是太阴层面,已经到少阴层面,寒到少阴了,那单用桂枝力量就不够,该怎么处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这样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后在每个线索上去追究,提出疑问,找到答案。如果提不出疑问,那么你的研究和学习是没有方向的,仅仅是知识的堆积,没法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