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柴胡条文搜索八 柴桂方 柴桂干汤

一四六、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去皮) 芍药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柴胡桂枝汤的组合就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剂量减半。

单纯的桂枝汤证,不容易出现关节疼、身体疼,但是桂枝汤证加上柴胡汤证就有可能出现支节烦疼。从这能整理出一个感冒的治法,有汗,又有身疼痛,都合上柴胡剂,不管是热证还是寒证。要是寒证,就用桂枝汤合柴胡汤;热证可以用麻杏石甘汤、越婢汤合上小柴胡汤,或者白虎汤合上小柴胡汤,只要有身疼痛。为什么会疼?一定是郁滞住了,所以加上疏解剂的小柴胡汤,肯定是有用的,区别就是作用大小,但肯定有用。

这里其实有个疑问,为什么柴胡汤合桂枝汤后,药量减半?这不好琢磨,也没看到有前辈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而且貌似也不影响临床使用。因为现在临床基本不会真的把柴胡开半斤,100克。反复的临床证明,柴胡证开15克到30克的效果已经可以了。30克的柴胡剂,绝对不会比100克的柴胡剂效果明显的让你看出差异。我临床用柴胡剂的平均剂量是15克到30克,用的更多的是15克、20克,30克用的很少,除非是郁的明显或是体重特别重的人。一是考虑到汉代的时候,老百姓烧柴灶,热效率远不如明清时候的柴灶。清代已经开始普遍烧煤了,因为发明了烟筒,就不会煤气中毒,以前称之为炭气伤人。中国古代民间老百姓什么时候开始大量使用烟筒的,我也不知道,反正唐宋的时候,民间还没大规模使用烟筒。考证不出来,那就试着去搜一搜什么朝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煤炭,结果我还是没找到,只找到在汉代就开始用煤了。也能找到在唐宋的时候,使用煤来炼铁。但是精钢都不会用煤来练,因为里面有杂质,弄得钢不好,所以炼钢主要还是用木炭。

为什么柴胡汤桂枝汤的合方用量减半?用意如何?祖师爷不会无缘无故的减半,淼叔又不敢拿人做实验,咱们使用的有效剂量都是沿用的前人经验,前辈用什么量,咱们就还用什么量,所以这个问题我也给不出答案。有一些推理、猜想就不说了,因为不是确定答案。接着看条文搜索。

一四七、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岑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常用,尤其是此方的加减变化,用的非常多,因为这是一个可以同时治太阳、少阳、太阴并病的方子。因为太阳、少阳、太阴都有毛病,都堵住了,所以症状纷杂。上中下三焦都不通。下焦不通,所以小便不利。同时也是堵住水道了,所以用牡蛎,牡蛎能通行水道。如果小便不利症状比较重的话,可以加上茯苓,如果不重,单用牡蛎就可以。少阳经的经脉被堵住了,所以胸胁满。上焦被堵住了,所以单头汗出,所以心烦,心烦肯定影响心,这跟前几节讲的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一个道理。上焦不通,被堵住了,气降不下来,气就在上焦蒸腾。所以单头汗出。中焦也堵住了,热更降不下来。如果心烦的严重,可以合龙骨,道理上还可以合铅丹,只不过没地方找到铅丹。条文说口渴,但是不呕吐,实际上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有可能见到呕症的,就是恶心、呕吐。本方治太阴的药,只有一味干姜,其实也说明太阴病不重,没说有腹满、食腹自痛,大便溏软等等明确的太阴证的症状规律。方中也仅以干姜能入脾,能入太阴,所以太阴病一定不重,如果重的话,一定是要合方的。

所以此方给了一个特别好的构架和一种启发式的讲解教学,告诉咱们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加减变化。比如说如果有大便粘软、溏泄,可以加白术、半夏,说明湿气很重,有水湿,能拉稀说明津液还够。同样如果有呕证,恶心,可以把半夏再加回来。完全可以随证加减变化。如果有腹胀腹满,可以加厚朴。如果犯肺咳嗽,可以把前胡、杏仁,或者厚朴、杏仁用上。如果热象明显,用上芒硝、石膏。此方中的干姜,目的不是温中,取的不是干姜的热,取的是散性。栝蒌根也有一些散性。牡蛎也有一些开散性。这三个药的开散性都是兼职,主职不是开散。从这也能看出来,太阴在这里郁堵,是捎带被拖累了,并不是太阴本身运化不利、运化郁滞的毛病,否则单靠这点散性还不够。比如说如果是痰湿郁滞的特别重,那就不会使栝蒌根,而会用全栝蒌。如果太阴的燥热之力不够,明显不足,造成了太阴运化阻滞,那就不可能只是靠干姜二两来解决,可能干姜和白术的量就更大了。再如果是寒郁堵的特别明显,可以加蜀椒。蜀椒特别善于开解寒的郁滞。无论是气分的寒气郁滞,还是血分的血脉寒凝、寒入血分,都可以用蜀椒。为什么蜀椒能治拉稀?就是因为把寒解掉了,身体不用再一次又一次的通过拉稀来排寒。

本方还有一个特别微妙的地方,貌似少人参。小柴胡汤里是有人参的,这足以说明虚证不明显,否则虚证明显一定是有人参的,更甚者小柴胡汤原方都是有人参的。这个人参不是东北参。《伤寒论》中的人参不像东北参那么偏补、偏内敛。但即便如此,伤寒方中的人参,也多少有点补性,也是担心这点补性使得郁滞化不开,所以索性把人参给去了。但是也可以理解成是此证太阴不虚,所以不加人参,因为如果加了人参,哪怕是伤寒论中的人参,也有可能使得干姜、栝蒌根和牡蛎这点开散性就开散不够了。所以去掉一味药,这里面都有用意。读书要读到无字之处就是这意思,现在讲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脑补,脑补太阴病、太阳病、少阳病并病之后,还会有些什么变证、有什么症状。读伤寒论,一成原文,九成脑补,难就难在这。

接着脑补。本条文柴胡用半斤,桂枝用三两,这是原方用量,所以桂枝的量,说明太阳病桂枝汤证是明确的。在条文表述上,语境上,完全把桂枝汤证的症状给忽略了,让自己脑补。咱们祖师爷写书,就是这么省字,咱们得适应。这也没办法,汉代写书得写在竹简上,这说明在汉代中原地区有大量竹子。总不能说在那个时代,从蜀地四川大量往中原运竹子才能写本书。听说在唐以前,黄土高坡那一带还是一片森林,李白的老家碎叶城还水土丰美,现在都是干旱的地方。这说明咱们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砍树做饭,砍了不少,所以必须想办法怎么提高柴灶的燃烧率。所以说还是天然气好用,可是天然气也用不了几百年了。

有一件事特别感兴趣,人生在天地之间,以地球的天地法则指导的中医理论行之有效。如果人哪天到火星上居住,受到的是火星的法则影响,中医还管用吗?或是人类开拓太空,一走几十年、上百年,在整个太空舱里,受的已经不是地球的法则影响了,生的病或是身体发生的基因变化,那时候再用中医能管用吗?这还真不知道。

还是接着说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太阳、太阴并病,其变化主要就是在太阴,还有太阳,万一太阳之表得的是闭郁的麻黄汤证。或热或寒,那就得用麻黄来解表,或用麻黄桂枝,或用麻黄石膏,这里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太阴这块,因为太阴一病,变化多端。有气虚症的时候,不得不用人参。能气虚、阳虚就能阴虚,能化寒就能化热,能有气滞的毛病,也能有湿的毛病,脾主湿,这一下就变化多端了。所以祖师爷索性就用干姜二两给咱们一个启示,后面让自己脑补。

太阴如果阴虚了怎么办?用白芍。有湿了加白术。

气机闭郁加厚朴、苍术或陈皮。陈皮药效太弱,咱们用的不多。现在几乎没有陈皮,都是橘子皮。

如果太阴病运化力不足,出现了便秘,这个便秘不管是气滞造成的还是热造成的,都不敢轻易用大黄。热证还好一点,阳不虚的情况下,气不太虚的情况下,用大黄还扛得住。如果虚了,大黄就要慎用。这时候就用厚朴、枳实,再加何首乌。生何首乌的疏泄之力走胃肠道,有明显通胃肠道的功效,能下。不敢用大黄就用何首乌,不过也可以把大黄的量减半或者三分之一,用的时候慎重也行,把握一个标准就是别把人攻虚了。在太阴篇,祖师爷慎重的告诫咱们,太阴病用大黄要小心。

如果是湿热伤太阴,可以用茵陈或者土茯苓。伤寒论里不用土茯苓,可以用茵陈。这两味药的药性是一样的,都是治湿热、除湿热。证治不一样,一个善通关节,走小便;一个善除黄。功效用对了就会有效。

已经脑补了这么多,肯定不能全部囊括临床中所有的情况,然而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思维的启发。随着对药物的性味功效、证治的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加减变化就更加灵活,更加有目的性。随着对药物的功力进一步加深,就可以化繁为简,本来需要两、三味药,现在能找到一味药,同时有两三种功效,加这一味药就行。

比如,还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太阳、少阳、太阴并病。太阴病最复杂,如果气机被闭郁,同时水道被闭郁。因为太阴属土,土治水,水治不利索,有较为明显的水湿停留,还有气滞。本方中有牡蛎,多少能治湿;栝蒌根多少能治点湿,但是还有个气滞,而且水湿比较明显,其实这时候用泽兰不错。泽兰既能入脾,也能入肝,即能治水湿,也能治气滞。如果不用泽兰,要达到同样这些功效,得用厚朴、枳实来解气机的郁滞。治水湿得用茯苓、白术,也能达到类似的功效。所以用药是灵活的,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些药物的理解,经验、使用习惯、使用专长来变化运用。咱们不是非得要求使用原方,只是在学医的前几年最好都用原方,这样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对方剂药物其性的理解。因为一开始如果加的太多了,到底是哪味药起的功效,就不容易总结出来。

这一节搜索了两个柴胡条文,一个是柴胡桂枝汤,是太阳、少阳并病。一个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太阳、少阳、太阴并病。下一节接着搜索条文,把所有关于柴胡的方剂都找出来。

在整个课程中,这种搜索条文的学习方法的演示,咱们只做一回,其他的大家自己整理。如果什么都这么讲一遍,篇幅太长。也就是说很多功夫不是只靠听、学能掌握的,还得自己去加工整理,这个工作是必须的,是靠老师讲做不到的。师带徒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遇见这个病就说一回,遇见另一个病再说一回。同样的病不同的人得了,就不同的说好几回,一遍又一遍,不停的洗脑,直到把他掌握。这是一个最适合中医人才养成的教育方法,可是现在行不通了。因为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变成了一个经济时代,商业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就变得不那么实诚了,人跟人之间的信任,往往变成了一种商业规则,法律条文。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帮忙,也货币化了。上一代人结婚,都是朋友、亲戚过来帮忙,刷墙、打家具,都不用花钱,下次朋友办事的时候,你再去帮忙,彼此互相这么帮照着,所以以前的人互相之间感情深。现在都货币化了,本来是朋友帮忙的事,现在都找了装修队。就连家里的猫丢了,都有找宠物的服务,还不便宜。这种社会关系,势必就影响师徒之间的关系。以前老师带徒弟,教5~8年是不收学费的,把徒弟当儿子教,学成了在老师这服务三年,不收薪水白干三年,就当报师恩了。三年之后老师就开始给发薪水了,或自己出去开诊所。自己开诊所遇见什么问题不明白的,还可以回来问老师。那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现在都没了!根本找不到耳提面命,教5~8年还不收学费的老师。老师有没有时间?老师还得赚钱养家,如果专职教学,不治病养家,就得收学费。收了学费,师徒之间就是知识的传授买卖过程,是客户关系。又怎么可能学成之后,在老师那白干三年。少了这份师徒之间的感情,老师又怎么可能只是为了钱,花大心思教你,觉得对得起那点学费,教你点东西就行了。中医的传承就变成了这种形式,师带徒就根本不可能了。还有很多老大夫,的确想教徒弟,怕自己百年之后医术失传,哪怕白教,哪怕徒弟学完之后是白眼狼,至少学问传下去了。可问题又来了,没有自己挑学生的权力,都是学校领导给安排的学生,可能都看不上。师徒之间学习,互相能融洽至关重要。不说复杂的人际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学生是个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如果也遇见了一个同样思维方式的老师,老师肯定喜欢这个学生,这两个人同频率。可是如果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遇见了一个极度刻板严谨的老师,老师肯定不喜欢这个学生,反之亦然。实际上,无论是天马行空还是刻板严谨,都是可以成才的,就是你得遇见适合你的老师,这谈何容易。首先老师得是个名医、名师,是名医的同时还愿意教,还愿意在你身上花精力,还得投脾气,思维方式还得近似。然后在你身上花上5年、8年、10年,耳提面命,这还可能吗?所以师带徒的这种教学方式,放到当今已经基本被铲除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医人才青黄不接。老一辈的中医已经都是七八十岁的了,正常的是七八十岁教五六十岁的,五六十岁的教二三十岁的,十年、二十年为一代的代代传承下来。现在中间断了一档,咱们又要把这个学问接起来,怎么接?所以唯一可行的方法,确是成材率不高的方法就是通过看书,以理驭法的这套方法。这套方法注定是成材率不高的方法。师带徒的方法,耳提面命十多年,随证教学,只要不是太不想学,太没兴趣,基本都能成才。而以理驭法向古人书中求,这种方法成才率很低,我的经验是不到十分之一,大概是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之间,就是说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成材率。当然了,这跟我的学生大多数都不是职业医生相关。如果是专业的,不学不行,成材率会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