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微言》脾土篇

原文

少师问曰:脾为湿土,土生于火,是火为脾土之父母乎?岐伯曰:脾土之父母,不止一火也。心经之君火,包络、三焦、命门之相火,皆生之。然而君火之生脾土甚疏,相火之生脾土甚切,而相火之中,命门之火尤为最亲。少师曰:其故何欤?岐伯曰:命门盛衰即脾土盛衰,命门生绝即脾土生绝也。盖命门为脾土之父母,实关死生。非若他火之可旺可微、可有可无也。少师曰:命门火过旺,多非脾土之宜,又何故乎?岐伯曰:火少则土湿,无发生之机;火多则土干,有燥裂之害。盖脾为湿土,土中有水。命门者,水中之火也。火藏水中,则火为既济之火,自无亢焚之祸,与脾土相宜,故火盛亦盛,火衰亦衰,火生则生,火绝则绝也。若火过于旺,是火胜于水矣。水不足以济火,乃未济之火也。火似旺而实衰,假旺而非真旺也,与脾土不相宜耳,非惟不能生脾,转能耗土之生气,脾土无生气,则赤地干枯,欲化精微以润各脏腑难矣。且火气上炎,与三焦包络之火直冲而上,与心火相合,火愈旺而土愈耗,不成为焦火得乎?少师曰:焦土能生肺金乎?岐伯曰:肺金非土不生,今土成焦土,中鲜润泽之气,何以生金哉?且不特不生金也,更且嫁祸于肺矣。盖肺乏土气之生,又多火气之逼,金弱木强,必至之势也。木强凌土,而土败更难生金,肺金绝而肾水亦绝也。水绝则木无以养,木枯自焚,益添火焰,土愈加燥矣。少师曰:治何经以救之?岐伯曰: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补水则火自息,然而徒补水则水不易生,补肺金火气,则水有化源,不患乎无本也。肾得水以制火,则水火相济,火无偏旺之害,此治法之必先补水也。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脾土与胃土不同生,脾土与胃土生不同,虽生土在于火也,然火各异。生脾土必须于心,生胃土必须于包络。心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也,二火断须补肾,以水能生火耳。)

藏腑学说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土,中土分脾、胃。在《外经微言》卷四脾土篇和胃土篇高度概括了中土的治疗和运用的核心理论。中土脾胃发病不同于四维——肝、心、肺、肾。中土的“中”包含四维之气,同时蕴养、孕育四维之气。当然也借助四维之气来完成中土的功能。一句话,脾土的功能无所不包,几乎人体的所有功能都需要脾胃之气(也称胃气、中气)支持。它所有的活都得干,不像其他各藏,肝、心、肺、肾都有着各自相对特有且独立的工作。比如心,就管热、管血;肺管气、管津液;肝管升发、藏血;肾管藏——藏阴、藏阳。脾土正是借助这四种气来完成中气的运化,运化的同时还把营养、物质、能量分布给四维。   

因为也需要四维的力量运化中土,所以脾土什么病都能得,不像是四维。

比如心火发病倾向于热,或者倾向于血分的不畅,因为心主血。

肝藏血,所以肝发病也倾向于血。肝是主升发的,发病容易造成升发功能异常。

肾是主藏的,需要阴阳和合而化现为藏,肾发病了多数表现为藏的功能出异常。要么藏的不足,要么藏了邪。

肺主气机宣布、津液的宣布,所以发病就这两方面。

肝、心、肺、肾——四维的这些所有问题,在脾土上发病都能出现。因为脾主运化、脾主燥化,生成、运化气血津液,所以四维的邪能影响脾土。反过来,脾土的邪也能影响四维,化为四维的发病规律。这里说的是邪,正也是这样。四维所有的虚证,在根本上都需要治脾胃。脾能够生成燥化,四维就不虚。即便是虚了,也是暂时虚,很快脾胃就能把该给它的物资(能量和营养)运化输布给它,虚证就好了。所以从根本上四维久虚不愈的病,脾一定是虚的。所以无论是治肝病、心病、肺病、肾病,只要是久虚证,一定得治脾胃。脾胃治不好,四维的虚证根本好不了。如果是因为四维虚,而造成的实证,没有脾土的支持,实证也治不好。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还专门诞生了一个“脾土派”。没有“心火派”、“肺金派”,但是有“脾土派”。就是因为脾土是最重要的,所谓后天之本,活着就要靠脾胃之气。脾胃之气在,这人就死不了;脾胃之气足,什么病都能治。反之,脾胃之气衰败了,病就治不好;脾胃之气绝了,人就必死。明白这个道理,再看胃土篇和脾土篇就简单了。发病不外阴阳,伤阴、伤阳、或阴邪、或阳邪。就是从虚实正邪的角度来解读脾土篇,就全明了了。这些道理在临床中会反复运用,几乎每天都在用。

脾土篇开篇就谈到,脾土的火(脾的热量)是从哪来。远公说分别有:1.心火2.心包火3.三焦火4.命门火。这么一看就明白了,原来脾土的火如此重要,有这么多条路线来支持它的火。而且这个火还不能偏盛,偏盛了容易化热、化燥、化湿、化湿热,甚至化为又燥又湿。照理说,燥和湿是一对相对矛盾的病机,但是在中土病上它们能够同时出现。咱们就解释一下这不同的火之源有什么区别。

文中是这样说的,命门之火跟脾土最亲,这是个比喻。命门的火就是肾中之阳,就像消耗老本来补充脾胃,主要是补充脾。远公用“最亲”来形容。其实,当真的要消耗肾阳来补充脾阳的时候,说明这人的身体已经非常差了。咱们用六经来解释就是少阴跟太阴的关系。用藏腑来解释就是用储藏这点老本来供应脾土的运化。本来脾土的运化是从四维平均的获取能量,现在单独消耗老本了,说明四维不再正常的支持脾土的工作了。

心火生脾土,这是脾土最强的一股热量来源,那它需要其他力量相配合。如果只有火来生,却没有足够的血和津液来润,就是一股阴阳失和的热量。比如临床中表现出的心火、脾火等火邪炽盛诸症。

三焦通畅表中里、上中下,是水火二气通行之路。所以心包对于脾土的支持跟通行有很大关系。这股通行的热量、通行的火,一般称之为相火。相火能从肾储存的真阴真阳里的火到脾火,再到心包火,再向周围连接其他藏腑,形成这样的通路。所以文中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盖命门为脾土之父母,实关死生”。为什么说命门的火跟脾胃的盛衰,实关生死?命门里发出来的火和真阴都是老本,动用了就事关生死。远公对于命门的注解是,“命门者,水中之火也”。水中之火来自于哪?只有肾中之火可以称为“水中之火”。还有一句补充:“火藏于水中,则火为既济之火”。这也是个比喻,用《周易》来解释,意思就是阴阳和合。无论哪藏都需要在局部达成属于它自己的阴阳和合,再支持整体完成整体的阴阳和合。

脾的阴阳和合表现为既要有足够的热量来腐熟水谷,又要有足够的推动力将这些吸收的营养运输出去。运输就需要有载体,载体则是津液和血。津液和血则是脾的阴,热量、燥力、推动力则是脾的阳,这两股气必须和合,哪一边偏了都会生病。火旺了会出现诸多热证、燥证。火不足、或者阴过剩,就会出现各种湿证、寒湿证。火过剩之后,或伤肝、或伤心、或伤肺、或伤肾,发什么病就治什么病位。

“脾土无生气,则赤地干枯,欲化精微以润各脏腑难矣”。说的就是阴不足,脾土则干燥火热——赤地干枯。用这种火润养各藏腑,反而会灼烧各藏腑。怎么治呢?“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补水则火自息”。这句话表面的语境是,阴阳要平衡,不能让阳太盛而阴不足——火太盛而水不足。中医等中国文化(包括算命、风水、占卜)的核心就是三点——平衡、通畅、稳定。这三个要点其实就是一句话——稳定的平衡流通。光平衡不流通也不行,所以远公后面用一句话来补充:“然而徒补水则水不易生,补肺金火气,则水有化源,不患乎无本也”。此处“化源”——化,运化;源,源头。此句是说,补的水必须运转起来。具体反映到用药上,就是补津液的、脾阴的、肾阴的、肺阴的药硬补不行,必须让补上的这些阴能够运转起来。比如补中土的津液,必须让津液能够升降运化起来。补肾水的药,比如地黄、黄精也必须让它们运化起来。如果运化不起来,则这里称之为“土补水,则水不益生”。如果补的力量大——地黄用量特别大,或长期的使用,超出了脾胃的运化力,就不叫“水有化源”,就叫“土补水,则水不易生”,反而补出一堆水湿、水邪。

大家记住一个核心的原则——无论是滋阴派、寒凉派、攻下派、火神派,还是什么派,想要做到补而不滞、滋阴而不滞、寒凉而不伤脾、扶阳而不伤阴,其中一个最关键的要诀就是“让它通行起来”,必须得通。由此,你能领悟出很多临床的治法。比如,很多热证并不是直接靠寒凉药来清热的,只要通行起来,热就运转起来了。一运转起来,热就去它该去的地方,就改邪归正了。

比如说,人为什么会上热下寒、外热里寒、或者反之?就是因为这股热,或者这股阴不能流通了。阳不能走到阴的地方去加热阴,阴不能走到阳的地方,去给阳滋润、平衡、降温。热的地方自己越堵越热,寒的地方自己越堵越寒。这种病称之为“隔”。隔到一定程度就是“厥”,厥到一定程度就是“脱”。举个例子,比如遇到一个病情,心火盛,而肾寒,怎么治?有这么几种思路,大家品一品:

1.用附子剂温肾,同时把多余的心火清掉。

2.令不得收敛回藏的心火,回藏来温肾,所谓心肾相交。

好好品一品这两个方法,你就能理解在临床中遇见的,用了附子就热;用了寒凉药清热就寒;用了滋补药就滞;用了攻邪药就虚的那些病,该怎么治了。就是让心火由干烧的状态,变为降藏回来去温肾,则肾寒自解。但问题是,如果各藏腑功能正常,心肾之间的通路也通,中土也通畅,三焦也通畅,心火自然会回藏温肾。现在心火不回藏,一定是有原因,关键是找到心不交肾的原因,或肾不交心的原因。

咱们常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几乎百分之百就在问题本身,刚才的说法中就已经带着治法了。为什么心火不能降下来温肾?必然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

1.想降,但路上堵了,无论是三焦不通,还是中土不通,还是肾被封住了,都造成心火回不来,回不来则往上飘,现出一股热。一气周流学术称之为右路不降。

2.除了右路还有左路——有一股气不断的往上升,就是不回头,升的太猛了,称之为风火相煽。左路升的太猛就治左路,右路降不下来就治右路。

3.因为阻滞堵住了,寒、热、风、郁、燥、湿、痰湿、瘀血等各种邪气堵住而降不下来,就治各种邪气。把邪气攻散了,心火就回头了,或者肾阳、肾水就能升起来了。

4.由于升发不足造成的肃降不利。人的循环应该有升有降,必须升的足够才能降,升的不够也是降不下来的。可以比喻成要做生意,得先投资,只有投资到位了,才能产生收益。投资不到位,就赔钱了。或者换个理解方式,一个环形的联通管往上顶水,左路顶到头了,右路自己就降下来了。但如果左路没升到最顶端,水是没法跨过顶点,从右路降下来的。所以老升不起来,右路就没的降。左路得有足够的力量把气血升到顶点,过了这个平衡点,它自己就下来了。这就是因为左路升发不足造成的右路肃降不足。

这个不太容易理解,咱们举个例子。有一种人失眠是这样的,晚上睡不着,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亥时、子时、丑时特别精神。到了早晨该起床的时候,睡的正香。中午,阳气该运化的最旺盛的时候,他身体的气机处于刚开始升发的状态。就是整体比正常人慢半圈,正常人该升发的时候,他还没升发;正常人已经升发到极旺盛,该回敛了,他刚开始升发;正常人阳气该回藏了,他升发到最亢奋的状态。所以他从升发开始就比正常人慢,整个过程都比别人慢,整个生物钟是乱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左升不足造成右降不足,以至于整个生长收藏混乱。这种问题咱们中医是有办法治的。而西医就用“生物钟紊乱、或植物神经失调”几个字给概括了,吃谷维素多半也治不好这种病。甚至都不认为这是病。如果不是病,而纯粹是生活习惯的问题,那调整生活习惯病就能好。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从中国飞到美国,时差颠倒,有两天时差就倒过来了。如果总倒不过来,那就是病。因为他身体气机运行的节律出问题了。

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能治了。所有的解释一定带着诊法和治法。治则就是在白天,他昏昏沉沉,阳气升不利的时候(正常人的早上,对他来说是半夜的时候),用升发气血的方式,加强他的生发力。到了下午、傍晚、晚上,就要加强他的收藏力。他的时间轴比别人慢半拍,咱们帮他推一把,往前赶一赶,无论是用药,还是用针灸。稍微麻烦的是,上午和下午或白天和晚上得用两套治法,上午、白天帮他升发,下午、晚上帮他收藏。